2020
录取
录取院校:斯坦福大学 全美综排第6
录取专业:PHD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电子专业
成绩背景:GPA3.9+ 托福100+ GRE325+
指导老师:魏丽(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美研咨询组长)董亚楠(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美研后期经理)

案例难点
斯坦福2019年研究生的录取率是5%,竞争非常激烈,其电子工程系始建于1893年,历史非常悠久,每年在中国大陆的硕士录取人数在10人左右,电气工程专业位居全美第2,其硕士难度已经极高,PhD项目申请难度尤甚。了解录取详情>>>
顾问解析
01、早规划,抓住暑研机会
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时就给自己立了flag:要去美国名校继续深造。出于对新东方的信任,他在大一暑假就加入了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团队,并且按照规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准备。
从小就是学霸的他,大学的成绩稳定保持在年级第一,托福和GRE经过不断尝试和努力也都考到了满意的分数,让后续的准备工作没有了标化成绩的后顾之忧。
深知只有优异的硬件条件还不够,学生没有放过学术比赛和校内实验室的机会,在感兴趣的科研领域积累了多段深入的高水平的科研,科研素养得到一步步提升。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发表了两篇论文,而且其中一篇发表在了领域内全球最大最权威的学术会议上。
机会总是降临到有准备的人。学生凭着优秀的成绩和丰富的科研经历成功申请到了斯坦福大学和圣母大学的暑研项目。他再接再厉,在暑研期间身心投入到项目当中。他在圣母暑研中表现突出,做出了一定成果,暑研结束后不仅拿到了高含金量推荐信,还获得了圣母大学教授的口头全奖offer!
02、乘风破浪,终获斯坦福抛来的橄榄枝
定校阶段,学生担心自己申的高录取不了没学上,团队老师带领他非常详细的研究了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普林斯顿、加州理工等将近30所学校的EE和计算机的硕博项目。 考虑到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科研相对薄弱,根据他的研究兴趣和职业规划,以及套磁情况,团队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申请经验和新东方前途历年的申请数据,鼓励学生采用top名校主要以EE博士为主,其余名校可以适当申请计算机的硕士或者博士的申请方案。
在文书整理的过程中,学生跟着团队老师一起梳理了科研经历,对于文书中如何以清晰的逻辑层层深入地展现研究能力、科研兴趣和对专业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对不同的项目特点更加明确。
在收到斯坦福的3位教授的面试邀请时,学生非常激动,但一刻也没有放松。他知道,最后的考验是非常关键的,多年磨练,在此一举。因此,学生和申请团队的老师们一起研究每一位教授的研究内容,准备面试,尤其是对于方向不匹配的教授的面试。在这个过种中,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研究决心更加坚定。
03、正值申请季,对中国学生申请的建议
因为国内学生要刷托福和GRE,所以英语学习要尽早安排,才可以在大二大三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抓住暑研的机会。国内理工专业校内的科研机会比较多,又是母语开展研究和沟通,是在暑研前很好的锻炼机会。
在文书提供素材时,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写很多介绍专业行业的话。PhD申请者的套磁和面试过程,对口语表达,尤其是专业的英文表述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同学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我要咨询这位老师
录取院校申请要点
美国名校对学生的考量是综合性的。高GPA是一定能够说明学习能力的,托福GRE达到标准线别拖后腿,海外高质量科研机会要尽早安排,积极拿到推荐信,对理工科来说顶 级会议论文更是锦上添花。为了更好地冲击名校,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尽早启动留学规划,早做准备!
2019-20年,斯坦福大学位列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2、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2、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3、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世界第3。
斯坦福为硅谷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众多高科技公司的领导,其中包括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罗技、Snapchat、美国艺电公司、太阳微、NVIDIA、思科及LinkedIn等公司的创办人。此外,斯坦福的校友涵盖30名富豪企业家及17名NASA太空员,亦为培养最多美国国会成员的高等院校之一。
评估自己的申请实力
顾问介绍

魏丽老师 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美研咨询组长
7年留学行业工作经验,新东方资深优秀顾问,TOEFL&GREGMAT认证规划师,商、理、工、文、艺等领域的专业均有深度涉猎,深谙美国大学选校及申请流程,善于针对学生综合背景和性格特点设计申请方案和职业规划;熟知申请过程中的难点和要点,能够清晰把握学校特色、申请要求、录取特点、以及就业走向,多次帮学生拿到哈佛、斯坦福、耶鲁、MIT、宾大、芝加哥等名校的录取,深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尊享导师,多年来专业针对高端理工科硕博申请,多次帮助学生拿到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康纳尔大学、加州伯克利等名校录取。精通专业背景挖掘,在与学生进行大量学术交流的同时,致力于提升自己来更好地帮助学生,迈向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