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今年英国卫报的英国大学排名也随之延期。但就在这临近UCAS申请开放的时间点,2021版的卫报英国本土大学排名终于也出炉了!
作为英国大学版“大众点评”,此次排名结果,给人的感觉就是4个字:大跌眼镜!
这个排名和传统的QS,泰晤士排名不一样,甚至与我们印象中英国好大学的排序都不太一样:圣安比剑桥高,杜伦超过了LSE,帝国理工在巴斯、拉夫堡、华威的后面!
总之,这是一份“与众不同”的排名——最大的原因还是卫报的排名标准和其他排名不一样!
排名指标
《卫报》是一份被英国学术界广泛阅读的报纸,他们做的大学排名历经多年检验,应该是能反映大学的某些特质,可以给学生和家长做参考的。
那么,到底为什么《卫报排名》的结果如此奇怪?
之前提到过,眼花缭乱的各家排名结果很多时候大相径庭,究其根本原因,其实是每个排名评判标准不同,结果自然就不一样。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大学排名,如QS、THE排名,主要评判的都是大学的科研水平。
Guardian《卫报》是在英国仅次于TIMES《泰晤士报》的影响第二大的报纸,是中产阶级媒体,其排名明显与TIMES研究方法不同。
《卫报》参考的指标不涉及学术研究层面,而是基于来自NSS的反馈中,学生对学校及课程最真实的课程、教学质量、反馈满意度,以及学校对学生的投入,入学门槛,学校的教育效率,就业率,继续就读率等学生十分关注,且较为实在的指标而定。
具体指标
1. 课程满意度:根据最新NSS全国学生调查对毕业生进行的调查得出评分。
2. 教学质量满意度:同上
3. 反馈评估质量:同上
4. 师生比
5. 大学在学生身上的人均投入(不含老师工资)
6. 平均录取成绩:录取学生的 Ucas 成绩
7.学位附加值(入学要求和最后获得学位间的对比)可以理解为,入学要求低的大学,拿到一等和二等一学位的难度更大,如果拿到一等和二等一学位的学生数量超过了预期,该大学在这一项的得分就会比较高。
8. 毕业15个月内的就业率(读研、读博也算就业)
9. 可持续比例:大一学生辍学率。
其中第8个指标——“就业率”——的标准今年刚刚更新,往年采用的都是毕业6个月的就业率,今年改为15个月。
根据其官方描述:
与其他排行榜不同,《卫报》的排名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我们不关注学术研究,而是考虑到对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比如你会受到什么质量的教育?在校学生对他们的授课体验评价高吗?哪所大学能提供最好的工作机会等等。
...
不过凡事都有双面性,由于排名指标中,33%的指标来自NSS调查,占综合评分25%占比,虽然确实来自于就读学生的真实体验反馈,但难免可能过于主观。
接地气,对于卫报排名来说,可能即是优势,又是劣势。
总之,《卫报排名》只关注本科生的成绩和满意度,完全不考虑大学的科研水平!(怪不得被称之为英国大学版“大众点评” )
说人话就是:其他排名关心你的学校学术水平好不好,而卫报关心你在学校过的好不好,以及你未来是否好就业!
看懂了排名标准,再看排名就好理解了!
英国大学综合排名TOP100

牛津大学“绝地反击”,在经历了去年的被逆袭事件后,再次回到TOP1的位置。剑桥大学则跌至TOP3。圣安德鲁斯大学牢牢占据TOP2的位置不动。
最后,排名只不过是一个参考,大家择校时要综合考量一所大学,单凭一个排名其实根本无法真正的了解到这所学校真实的样子。
当然,除了看排名,最重要还是看自己是否适合自己,想清楚自己参考的目的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和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是否相匹配,种种匹配之后,总会有那么些梦校是心中所向往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