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布朗的幸福
在布朗读书无疑是幸福的。很多学生表示,开放的课程体系和充分的学术自由是学校获得第一名的主要原因。
在布朗,除了自己的专业课之外,没有“必修课”或者“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在美国被视作大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在2000多门课中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有权拒绝自己不喜欢的课程。
布朗也没有“专业”(major)这一说法,取而代之的是“方向”(concentration)。对于学生感兴趣但是学校不提供的研究方向,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课程,自己设计出一套课程体系,得到部门认可后方可开始学习并以这个“独立方向”毕业。
很多国际学生表示:在对本科教育的热情与资源投入上,布朗做得非常好。在这里,往往不乏低年级便成为重要课题的研究助理的事例;所有的教授都以投身本科教育为己任,有充足的耐心与经验慢慢带领年轻的研究者们探索全新的领域。
在学术之外,学校也会尽全力把所有的资源给予学生。举例而言,布朗每年会请到一些著名政治人物来做大型讲座,包括美国前副总统乔·拜登、美国前国务卿约翰·克里 以及 2020年美国总统候选人伊丽莎白·沃伦等。
几乎所有与媒体、lobby group、赞助人、以及政治家本人和团队打交道的场合,都会放心地交由学生来主导,真正为学生提供世界优秀的社交平台。这样的信任与支持,很难不令人动容。
所以,在布朗大学就读是一种什么体验?
布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会告诉你该如何度过大学四年。布朗无疑是所怪咖学校,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脱离于主流的爱好,并且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传统意义上的挣钱行业在这里鲜少能受到和其他学校齐平的热烈追捧,人们选择上的课、做的活动、加入的社团大概率是出于自身的探索欲,而非任何物质回报。时常会觉得布朗是一座富有梦幻色彩的巴别塔。
03
美中不足
很难解释为什么调查中接近90%的学生都觉得幸福,为什么布朗大学被公认为一个令人快乐的地方。毕业于布朗大学的政治科学和幸福研究方向的Peltz认为,为了促进和理解学生的幸福,像布朗大学这样的学术机构,在构建学校环境和制定政策时,应该将“幸福感”考虑在内。
这种开心的体验并非它有。若要说开心,小而美的文理学院的学生通常也非常开心,师生之间和同辈之间有更紧密的关系和更团结的社区,而这种程度是人多且杂的综合大学很难达到的。
在布朗不会有什么社交压力,你可以选择做一个死宅,不参加趴体活动,就连宿舍里面、宿舍之间都没有“必须要搞好关系”的氛围。不过这种“社交自由”的反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松散,缺乏紧密而合一的精神。如果自己不主动接触其他人,很容易活成一座孤岛。
“我们生活在一个将个人幸福放在首位的国家…我的研究表明,幸福的许多组成部分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Peltz说,“不快乐不是个人的失败,对于布朗社区和整个美国社会,如果人们能意识到他们的不幸有时并不是自己造成的,他们会变得更快乐。”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
出国留学相关资讯
,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扫描二维码,领取留学大礼包,如需进一步了解
,
或有任何相关疑问
,
欢迎
在线咨询
留学菁英导师。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
,
欢迎参与前途出国
免费评估,
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