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国留学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很多高净值家庭,为何喜欢送孩子去英国留学?去
英国留学有哪些好处?
很多高净值家庭,为何喜欢送孩子去英国留学?
其实不只是高净值家庭,许多星二代也格外钟爱此“路”,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则新闻。
标题为:英国私立学校利润“狂飙”,急于海外扩张。
核心内容:英国 40 所的私立学校,2021-22 年在全球“吸金” 2,900 万英镑,中国家长其中的贡献,能算作“大股东”。
根据 Guardian 的最新消息显示,英国私立学校正争相在海外开设利润丰厚的附属学校,包括一些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他们早期主攻的市场也有中国内地和香港(52%)和中东地区(19%),现在则转向柬埔寨、孟加拉国和越南等国家。
关于这个角度,以前看过咱们米公子直播的应该都知道,但是这个话题有点儿 over,今天咱们在这里就不细讲了。
私立教育政策论坛(PEPF)的研究 发现,具有 慈善地位 的私立学校正从其海外子公司和附属机构中获得创纪录的利润。
40 所英国学校在 2020-21 年的收入为 2,900 万英镑,而 2020-21 年为 160 万英镑 2011-12 ,同比增长了 1712.5% 。
英国私立学校通常具有良好的办学声誉,以精英教育的名头著称,备受高净值家庭“追捧”。
而允许私立学校注册为公益性“慈善机构”是英国私立教育的一大特点。
通过此项政策私立教育机构可以把自己和一般私人企业区分开,从而减免税收。
图源:the guardian
很多父母会送父母直接去英国留学,也有的中产家庭会送子女前往东南亚地区的分校,在享受纯英式精英教育的同时,相对划算的物价和房价也不会带来过重的成本压力。
01
目前英国私立学校和工党的主要矛盾
因为肉眼可见的获益飙升,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学校与寻求建设豪华开发项目甚至整个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合作。
一些私立学校表示,他们担心即将上任的工党政府会在学费中增加增值税,并剥夺他们的慈善地位,从而给他们带来财务困难,从而促使他们增加收入。
而工党方面现在从两个方面担忧:
1.明明有着慈善地位,贫困学生占比极低,学费却越来越高,是否存在道德问题;
2.将在发展中国家取得的巨额利润返还给英国可能在道德影响上受到质疑,外国政府及其民众会对这种做法感到不满;
而且,由卫报独 家出版的报告显示,40 所英国私立学校获得了约 1,870 万英镑的税收减免,他们利用慈善身份通过捐赠来避免公司税。仅在 2020-21 年,就有 550 万英镑的未缴税款。
如果你对英国留学感兴趣,可以扫码加上专业顾问,
02
英国私立学校的
过去/现在/未来
在 2022-23 年间,在 100 所成绩较高的英国私立学校中,有 38 所学校运营着 122 个海外分校。
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再建出 28 所校区,这将使拥有海外校区的英国私立学校总数达到 44 所,其中 40 所具有慈善地位
虽然目前一半以上的私立分校都集中在阿联酋、中国大陆和香港。
但为了争夺新市场,英国私立学校在肯尼亚、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开设了分校,而印度和越南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与泰国、新加坡和阿联酋的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布莱顿学院(Brighton College)今年将在越南河内开设一所学校。
图源:越南 Brighton college 官网
03
英国学校获益中国家庭的贡献
像什么税啊,分校啊,慈善机构地位啊,对单纯关注“名校”的大多家庭来说都太“干”了,听起来累得慌。
咱们大概了解一下,主要来看英国的私立学校如何向来深受国内家长和学生的青睐。
ISC(英国私校协会)发布了《2022年英国私立学校报告》,咱们就从此入手。
其中包含了英国许多私立学校的最新情况,对有留学规划考量的家庭来说,是有参考价值的。
1、2022 年英国私立学校人数“狂飙”
在经历 11 年短暂的低谷期后,英国私立学校申请数量“高开高走”。
目前 ISC 学校有 544,316 名学生,高于 2021 年的 532,237 人,超过了 2020 年最 高的 537,315 人(彼时正值 COVID-19 影响)。
2、中国仍是英国私校最大生源国
以下图表显示的是英国私校中非英国籍的学生来源,总数 56,108 人。
其中,中国内地生源 8,002 人,排名 第一,中国香港生源 7,383 人,排名第二。
3、越来越多的 ISC 学校在海外运营校园
图21显示,目前有 93 个这样的校园,共教育 59,739 名学生。
这比 2021 年的 81 个校区和 52,975 名学生有所增加。
因此,在海外校园接受教育的学生比在英国 ISC 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多。
04
纯英式私立教育因何吃香
相对于英国公立学校的普通教育,私立学校的精英教育所占用的资源要多得多,钱不是白赚的,多少会“反哺”回工作上去。
1、教育工作者
ISC 学校共有 57,841 名全职教师。
在教学行业(整个教育部门):
女教师的比例要大得多,但这种不平衡在 ISC 学校要明显得多。
ISC学校 37% 的全职同等教师是男性。相比之下,公立学校的这一比例为 26 % 。
ISC 学校共有 10,246 名全职助教,占课堂教职员工的 15% 。
而在公立学校,这一比例为 37% ,是前者的两倍多。
ISC 学校的学生与教师的比例是 8.9:1 。
相比之下,2022 年所有公立学校的平均入学率为18.0:1。
更少的学生能得到更多老师的关注,教学力量比较集中。
2、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
从英国私立学校毕业的学生未来规划也很亮眼。绝大多数ISC学校的毕业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只有少数人选择了其他途径,如学徒和就业。
今年 2.3% 的毕业生在 2021 年直接就业。
在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中,有 93% 的在英国境内。
其中,大多数人(58%)继续进入 排名前 25 的大学,其中 4% 的人继续进入 牛津 或 剑桥 。
还有 19% 的学生进入了排名 26-50 的大学。
其他的不过多赘述,咱们直接上几个案例,看英国一些“顶 级”私立学校,都曾培养出,或吸引过哪些人。
Harrow School:哈罗公学著名的校友包括了诗人拜伦、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学者马默杜克·皮克索尔、摄影术的发明者福克斯·塔尔博特等等;
Benenden school:博奈顿女校,最好 的英国女校之一,全寄宿制,李湘女儿王诗龄就读于此;
而国内的外籍学校,也有不少星二代就读,主要集中北、上,比如: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北京顺义国际学校等等。
都是公开的信息,大家稍稍检索下就能知道个全乎,其他的咱也不多说,只是告诉你【高净值人群的选项偏好之教育篇】。
而这些高净值家庭和他们的孩子,大多有第二身份的配置,因为这些外籍学校大多只招收外籍学生或港澳台学生。
很多人聊起英国,大都是伦敦,聊起伦敦大都是阴郁的雨天,无非是影视剧的影响,而还有人看的更深,了解的更多。
他们欣赏英式精英教育、传统的贵族理念,同时兼顾格调和品味,能让孩子在学术和文艺方面都得到提升。
不仅仅是试卷上的成绩,而是培养出能游刃有余的社交,在高谈阔论中尽显自信,有着个人追求和爱好的“人生艺术品”。
他们的兴趣班和体育运动大多是:马术、高尔夫、冰球等等。不是出于鄙视链,只是单纯的日常安排。
图源:ISC
但是咱们把 求生欲 摆在这里,本篇只是单纯的分享 英式教育 和 最新的英国私立学校报告分析,以及 部分家庭和星二代偏爱的原因。
这谈不上什么崇洋媚外,好学校国内国外全球都是,所以拒绝“上纲上线”,真正有颗赤子之心,应该更有自信去追求,去进步,再将所学“反哺”回来才对。
不过,虽然人生处处好风景,但你总要先知道,才有选择的机会,了解过后的放下,比懵懵懂懂的错过好太多。
总之一句话:多看多了解,不给人生留遗憾,去哪个国家留学都好,去哪个国家配置身份也都好,没有所谓的“完美项目”,适合你自己的,就是对你来说最好 的。
英国留学有哪些好处?
1⃣️高质量的教育水准
英国教育以历史悠久、标准严、质量高著称于世。各大院校享有良好的声誉,所颁发文凭含金量高,不仅得到国际公认,而且工资薪酬也名列世界第1。英国教育制度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世界各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英国是世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研发基地之一,几乎涉及所有科学领域。
2⃣️文凭硬、学制短
英国文凭不但广受世界认可,且其课程设置紧凑而严谨,获取学位的时间相对较短,读学士学位一般需三年、硕士学位一年,而其他国家的硕士一般都需要2―3年。这就意味着去英国留学能更早参加工作,收回投资,从而降低了留学总费用。
3⃣️签证易成功,积极主动吸收国际学生
近年来,英国政府对中国教育市场的重视有增无减,并表现出大量吸收中国学生的积极态度,所以在签证方面,要比美加等国显得多了一些“宽容与偏爱”,容易办成功。入学条件宽松,不受年龄限制,高中或同等以上学历的学生均可申请,特别是高三学生可直接申请大学的语言和预科。
4⃣️社会福利高
英国是一个社会福利有极 高保障的国家,留学生可以享受免费医疗,免费Internet、优惠交通、购物、娱乐福利等。
5⃣️合法打工,减轻经济负担
英国法律规定,无需申请工作许可证,留学生在读期间可以每周打工20个小时以内,假期可任意打工,陪读的配偶或父母,可以无限制的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