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一年最大的节日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提前先祝同学们Merry Christmas!
加拿大的圣诞节气氛非常浓厚,从12月开始,不管是走在超市,商场还是咖啡馆内,随处都能听到耳熟能详的圣诞歌曲,比如三大男高音的千禧年悉尼圣诞演唱会歌曲,在商场内能看到圣诞老人给孩子们发糖然后一起合影,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想尽方法的用彩灯装饰自己的房子,而店铺也已经早早的把boxing day 的折扣海报贴出来了……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小心得
加拿大学习生活小贴士
首先是学习生活小贴士板块(本科硕士都适用)
1.学习小组组队真经
相信大家都略有耳闻,国外学习基本门门课都要组队完成作业,也就是我们说的group work, 选择队友真的太太太重要了!俗话说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
作为一个吃过大亏的老学长(一把辛酸泪),我强烈建议每一位即将踏上留学征途或者在准备留学的同学记住一条,分学习小组时尽量主动去选择白人学生占多的小组,再就是选择开学第一节课坐教室前面的同学,这类学生具备两个优点:第一,爱学习!第二,他们英语为母语!你宁愿当一个优秀小组的吊车尾也不要想着当一个差小组的组长,一个人优秀没有用,因为小组的成绩是捆绑的。为了你的GPA,还是厚着脸皮用一口蹩脚的英语和白人学生们切磋问题吧(口语提升飞快),最后的presentation的成绩(演讲展示)一定不会太差!
2.Gym,最佳Social的场所
健身文化在北美非常的流行,那边的人崇尚力量的美,不管是女生还是男生,最健康的体魄才是美的表现。锻炼一个强健的身体让你在学习过程中更能抗住压力,也不容易生病。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开始无休止的应付各种DDL(deadline)的时候就会有明显感觉。一个好的身体都能多熬几个夜,赶Essay!去健身房锻炼还有一个很不错的功能,那就是结交朋友,收获一个男女朋友也说不定呢~大家一起健身,一起学习,多好!
3.学院Mixer,免费甜点+工作机会
每个大学的各个学院都会时不时的举办一些Mixer的活动,就是把在职的优秀毕业生们请回母校,和在读学生进行联谊,并建立联系。大家聚到一起吃吃点心聊聊天,一个美好的下午很快就过去了。这是一个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结交专业人士的良好机会!最重要的是,说不定能获得推荐,并在毕业后进入相应的公司。我曾经就在一个Mixer上就获得过一位工程师的推荐,并参加了他公司的面试(虽然很不幸由于专业不对口fail了····)。
建议出国前打印一套自己精心设计的小名片,那么当你递出精美小名片的时候(我曾经非常想这么做,无奈没有准备),你就是学生中最靓的那个仔!
4.学术开小灶- StuDocu.com
分享给大家一个很有用的学习网站,StuDocu.com。这个网站可以搜索在读院校的课程代码,很多学姐学长会分享他们的学习笔记和作业思路。包括以前的期中期末考试的题目及答案。这对提升学习效率非常有帮助,可以说是一个学术小灶论坛~当然,每年的作业及考题是不一样的(时不时会碰到个把一样的问题),所以学会利用工具是可以的,但是知识一定要自己吸收好,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做作业及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5.选课小帮手-Rate my professors
很多同学在选课之前都会很纠结:这个教授人好吗?作业考试难不难?上课的课件好懂吗?有没有口音?给分nice么?学不学得到知识?讲座有趣么……这一堆问题是不是很困扰你呢?
别担心,给同学们推荐一个网站:Rate my Professors。在自己大学的界面搜索教授的名字就能看到教授的信息和学生给教授的打分,通过学生们的普遍评语就能获得一些宝贵的信息,上面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所以当你很迷茫该选哪个教授的课程的时候,可以到这个网站来找点灵感。当然还有一些教授评分网站,同学们可以自行探索总结。
加拿大授课型硕士申请
1.专业选择及跨专业建议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展开的内容特别多,如果本科专业和硕士申请专业是一致的,那自然不必多说,匹配度是最高的,正常申请即可。不过有很多学生在硕士阶段其实就是想重新选择一次,如果本科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则强烈建议硕士的时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继续攻读,人生重大意义之一就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是么~
那么跨专业申请有什么考究呢?什么专业能转什么专业?额外要求是些什么呢?
一般来说文商科想转理工科是很难,因为文商科计量课程太少,比如微积分,概率统计,线性代数,高等物理,理论力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是理工科基础,却很少在文学院和商学院开设,自然此类转专业难之有难,如果想成功,那至少需要辅修想转专业的二学位。
如果是理工科想转文商科则要容易得多,比如工程专业想转商科,很多学校都开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其实就是让理工科学生学习商科知识所开设的专业,由于强大的计量基础,理工科学生在学习以数学为底层逻辑的商科课程(金融,风险管理,精算,商务分析等)时会显得游刃有余。只需要在申请前补充相应的先修课程就好,也就是学习一下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分析方法及看懂基本的财务报表即可。
所以转专业的核心逻辑就是,你需要先修知识体系,如果你的可认证知识体系覆盖所申请的专业,那么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
2.论GPA的重要性
问一个学生GPA多少就和问一个工作的人工资多少是一样的,你的GPA越高越能说明学习能力越强。向大学展示你的成绩单就和向雇主展示你的简历一样,一个漂亮的GPA才是收获名校offer的最有利的武器。要记住你是一名学生也是一名战士,你的GPA就是你的核心武器,一门门课程的高分就是你的子弹!当然,我们的武器并不止于GPA,后面我们会讨论软性实力的重要辅助性。
GPA3.0是申请北美硕士的基本要求,3.3是所有名校硕士的申请要求,3.7是你自称自己是一名优秀学生的筹码,4.0是学神级别,能达到满G的学生应该是万里挑一的学术奇才吧,不接着读书都浪费了。引用一位学神同学的话:“我的满级GPA都是一刀一枪拼出来,我牺牲了多少别人打游戏,谈恋爱的时间才收获这张满G的成绩单,我骄傲我自豪。”
3.Statement of Purpose(PS)的几大核心板块
这是研究了众多世界名校(麦吉尔大学,UBC大学,多伦多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的招生要求汇总的最核心的一些关键词。
你为什么要申请这个大学,你的申请动机(motivation)是什么,你对于学校的发展战略(strategy),招生偏向(Prospective Students),学校价值观(Vision,Value)能否产生共鸣。你对选择的专业的认知度,小分支方向(specific interest area)是否明确,包括你的申请优势(strength)及亮点有哪些;你有没有强大的学术经历(academic experience)及丰富工作经历(work or project experience);你有没有专业天赋(subject aptitude);你对未来的短期及长期的职业规划(short-term and long-term career plan)是怎样的,你想从申请项目中获得什么,并且能怎样为学院项目的发展做出贡献(contribution)。
当你能很好的回答以上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便拥有了完成一份高质量PS的能力。PS作为文书中最重要的一环,值得每一位申请者用心去揣摩思考。
研究型硕士&博士申请
如果想走学术路线的同学则可以考虑研究型硕博士的申请。研究型项目对于有科研经历及能力的学生来说更有竞争力。除了在本科阶段增加自己的科研经历、努力发paper、做项目以外,了解目标院校的项目及潜在教授的研究,也是申请准备的关键一环。所谓知己知彼,百“申”不殆。下面老学长来和大家分享下我的教授当年对我说的一些话,再附加上这些年研究的名校研究型项目招生心得总结。最后梳理得出研究型项目申请的三个必要环节,即研究项目匹配,教授匹配及资质匹配。
以上就是今天圣诞寄语的所有话题。希望对各位学弟学妹的留学准备有所帮助,最后老学长用一句话作为今天的总结:“学习一定是自己的事情,你想收获多少,你就要做好付出多少的准备,留学不是一条走得最舒服的道路,但是一定是一条很有意义的道路,多学多思考,多总结多归纳,多尝试多经历,多交友多实践,让自己的留学生涯过得充实,高效,富有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