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无论是即将成年的大学生,刚刚毕业的本科应届生,还是已经工作创业的年轻人,
他们选择暂时放下之前的角色,
以学生的身份踏进英国大学,
这里有不同背景的导师,
有偶尔碰面的朋友,
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
他们享受着各自不同的生活,
相同的是:他们对于学习都更加渴望和珍惜了,
会抓住每一次线上线下上课的机会,
也会利用在地铁上的时间偷偷看书,
总感觉在英国的日子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换来的,
是一个重新出发,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
所以一点都不想浪费,
他们都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暂居者,相比于“生活”,他们更喜欢把英国看做一个暂时的“落脚处”,
可能有些人会说,留学生的生活不就是看展,探店,逛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吃从来没有吃过的食物,打卡各种网红店铺和景点吗,
并不是的,这只是他们体验另一个国度的文化与浪漫的一种方式而已,留学相比于国内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确实多了很多高度自由的时间,选择权和决定权都在自己手里,但是根据新东方对于去英国的学生的进一步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而非尽情挥霍,因为最终的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没有人的生活是一成不变,一马平川,顺顺利利的,留学生们在初到英国的时候更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为了让大家对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为了让即将去英国的小伙伴们更加顺利,小编在这里针对留学生初到英国遇到的困难,跟大家分享一些学习和生活的小Tips:
语言
对于留学生来说生存的第一大难题,就是语言关了,而我们语言的问题基本上就是:上课不能完全听懂,跟其他学生交流时不能完全表达观点,阅读原文书籍时理解困难,写论文时难以使用完整的句法这几个方面。
对策一就是不要害怕交流,尤其是不要错失和当地人对话和交流的机会,英国的教学模式是这样的:首先会有一节大课,Lecture,接着是workshop或者group tutorial,课后每个教授每周都会安排一次跟学生交流的时间,一般是2-3个小时左右,教授的时间表会在教学楼的楼道里张贴出来,你根据时间提前邮件预约教授的时间就好,所以千万要抓住每周和教授交流的这3个小时,既锻炼了语言,又解决了学习上的问题和困惑。
对策二是反复听学校提供的课堂录音,每次听懂的都会多一些;
对策三是阅读和写作遇到困难时,可以借助翻译工具,但是切记不要只是翻译过就完了,一定要总结和复习,否则适得其反。
交际
现在年轻人中间流行着一个词--“社恐”,顾名思义就是“社交恐慌”,“社交障碍”。国外的大学,国际化程度会更高,而与其他国家留学生交流,不仅仅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体味另一种文化,以及接触更多彩的生活方式和更多样的看待世界的眼界。
英国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国家,重视多元文化的发展,每个大学基本上都是由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学生组成的,和其他国家的国际生交流,只要我们秉承着尊重对方文化的态度和礼貌用语,他们都会非常接纳和理解的,都是非常友善的。
时间管理
留学生活确实会享有高度的自由,但是这就要求你做到同样的自律。没有人会固化的给你规定好,什么时间必须要做什么事情,所以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包括课程、论文、作业、考试、旅游等时间的分配,细化到每个月,每周,每天的时间管理,充分利用好每一天。
留学规划
在学业上要给自己定好目标,定好自己的成绩均分要达到多少,是否要在上学期间发表论文,在本专业要掌握多少实质的知识,要掌握多少门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等,尤其是对于读硕士的学生,因为英国的硕士大部分是一年制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要提前考虑毕业之后的去向,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升学读博,自己如果没有想法的话,可以提前跟顾问老师沟通好,以便有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清晰二者分别要经历什么程序,提前做哪些准备,并遵照程序提前准备。
尤其是我最近接触过很多,工作或者创业之后,准备去英国读书的小伙伴,选择在二十五六岁,放弃国内原有的积累,重新成为一名学生,他们背负的压力和争议,都成为了他们努力向上,努力汲取的动力,毕竟他们跨越山海,不是去奢侈人生,玩一回的,他们更多的是把自己看作一个“观察者”,这段留学之旅,不仅仅是关于学习,更是他们与世界的一次探索之旅,文字,语言,建筑,实践,能在不同的地方感悟文化,与不同背景的人交谈。
看过世界之大,自然更懂同理之心,感受不同的文化之间的每次冲撞,每次理解,每个点滴,都是在丰富自己的羽翼,成长的路有千千万万条,各人皆有不同,但我相信,每一个留学生,都不是因为不爱而出国的,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在线咨询~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