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得到许可在紫禁城内拍摄的电影,成为了传世之作!导演居然是位意大利人
2018年11月26日,意大利知名导演伯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去世。贝托鲁奇于1941年3月16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尔马,终年77岁。
Il regista aveva 77 anni.
Bernardo Bertolucci导演享年77岁。
Ha attraversato la storia del cinema mondiale concapolavori come 'Novecento' e 'Ultimo tango'.
他的代表作如「1900」,「巴黎最后的探戈」在世界电影范围内享誉盛名。
'L'ultimo imperatore' ha vintonove Oscar, compreso miglior regia e sceneggiatura.
还有他的「末代皇帝」,一举拿下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9大奥斯卡大奖。
Il personaggio Bernardo Bertolucci – poeta, documentarista, regista, produttore, autore per eccellenza del cinema italiano, star del cinema internazionale.
Bernardo Bertolucci,他是一位诗人,纪录影片编导,电影导演,制作人,是杰出的意大利电影的编剧,是一颗闪耀的国际电影之星。
Il regista di capolavori come Novecento,Ultimo tango a Parigi, La tragedia di un uomo ridicolo, Piccolo Buddha e L'ultimo imperatore, il film da nove Oscar.
他留给了我们很多代表作,如「1900」,「巴黎最后的探戈」,「一个可笑人物的悲剧」,「小活佛」和拿下9项奥斯卡大奖的「末代皇帝」。
Nel 1987 Bertolucci conquista a sorpresa nove Oscar con un film veramente epocale, un trionfo di diplomazia e creatività, di gusto scenografico italiano e di abilità narrativa,L'ultimo imperatore, un grande successo a livello mondiale che apre le porte del mondo cinese e consacra Bernardo Bertolucci come un grande regista internazionale.
1987年贝托鲁奇出人意料地凭借一部影片摘得了奥斯卡电影的九项大奖,这部电影就是「末代皇帝」(L'ultimo imperatore),这称得上是一部史诗级的电影巨作,是一场外交与创造力的胜利,意大利式的舞台布景手法,高超的故事记叙能力,让「末代皇帝」这部电影获得了世界范围的成功,打开了了解中国的大门,也让贝鲁托奇跻身国际一流导演行列。
1987年由贝托鲁奇执导的「末代皇帝」是历史上第一部获准进入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电影,也是第一部进入故宫太和殿拍摄的电影。至今为此,后无来者!
很多人对于「溥仪」的了解都源于「末代皇帝」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算是对「溥仪」从万人之上中国最后的一位皇帝到最终成为一名普通公民之间60年跌宕一生的撰写。
「溥仪」3岁被迫登基,面对文武百官的跪拜朝贺,更吸引他的只是大臣手里的蝈蝈。贝托鲁奇在电影的设置上很有意思,用蝈蝈象征着稚嫩的孩子,壳身嫩绿,被囚禁在瓶器中。
电影后半段,已经暮年的溥仪回到自己登基那天藏的蝈蝈罐子。当年稚嫩的孩子和嫩绿的蝈蝈都已不在...蝈蝈像极了自己当年无法掌控和认人摆布的命运...
关于拍摄溥仪登基大典的那场戏有个戏外小插曲。据说当时一共有2000多名临时演员扮演"文武百官"的跪拜朝贺,导演贝托鲁奇紧张到喝酒壮胆。
故宫的宏伟建筑即使是现在也丝毫不阻挡她的气势恢宏!放在1987年,当贝托鲁奇第一次走进故宫拍摄,进入太和殿的时候,震撼的不仅仅是皇家帝王的磅礴气势,更有红墙黄砖,雕梁玉栋的富丽堂皇。
这部电影获得了1988年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始音乐等九个奖项,成为了导演伯纳多·贝托鲁奇的巅峰之作。
1908年,光绪帝驾崩。执掌中国政权半个世纪的女人慈禧太后处理完最后的遗嘱之后归天。年仅3岁的溥仪懵懂登基,开启了自己60年跌宕的一生,也开始了自己前半生无法掌握的命运...
在紫禁城的溥仪被告知自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万人之上的地位,受人膜拜和尊敬。
同样也是在紫禁城的岁月里,他遇见了自己的人生导师——来自英国的庄士敦。庄士敦教会溥仪骑车、读外语、打网球,还给年轻就近视的溥仪配上了眼镜。
溥仪的尊贵也随着自己的成长慢慢缩水,第一次,是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溥仪质问大臣:"我还是皇帝吗?"
第二次,冯玉祥发动政变,率军进入北京,命令溥仪等人搬离紫禁城。溥仪带着自己的一后一妃,终于踏出了紫禁城...
第三次,溥仪成为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回到紫禁城。他再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他是傀儡皇帝...
溥仪的命运就像是被动的活着,从三岁登基到被赶出紫禁城到再回到紫禁城,一切都像是自己毫无主见的踏上了别人安排的路。
成为傀儡皇帝的溥仪,被迫签订一个个条约,委曲求全。直到皇后的孩子死于日本人之手,溥仪终于明白,他的一生可能就是这样,从进入紫禁城的那一刻,便注定由不了自己。
紫禁城的门关上的是溥仪的自由,提线木偶般的过着别人想让他过的日子。从前有多至高无上,后期就有多卑微无奈。
解放后,溥仪在抚顺接受改造,成为了新中国的一名公民。在改造结束后,成为北京香山植物园一名普通的园丁。溥仪最后回到紫禁城的时候,是买了一张故宫的门票:才回的家。
贝托鲁奇用视听语言和镜头语言展示了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一生,在细节上处理大胆前后呼应。这位导演留下了一部经典故事电影。感谢贝托鲁奇用他的视角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部优秀的传世之作。大师一路走好!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