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职业规划-买方市场
1) 基金 & 资管 (Fund & Asset Management)
养老基金、退休基金、社保基金等(Pension Fund)
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养老、退休基金和社保基金(全国社保基金保障理事会[1])。前者是各省市的社会保险基金,基金主要来自单位和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由各地政府管理,投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存银行和买国债,目前只有少数省市的少部分社会保险基金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运作。后者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是一种国家战略性储备基金,资金主要来自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等,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投资渠道比较多样,还可以投股票、基金等。
这些基金大多属于国家事业单位,报名应聘一般均需要通过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考试,如果要从事金融相关的投资类岗位需要硕士及以上学历。
共同基金(Mutual Fund)
共同基金在中国国内叫做证券投资基金,它通过发行的基金份额以公开募集的方式吸收投资者的资金,将这些资金交由基金托管人受托管理管和投资。而在大陆的确,人们平常所说的基金主要就是指这样的证券投资基金,即基金公司。基金公司主要的投资标的为股票、期货、债券、短期票券等有价证券。这样的基金自十八世纪在英国首次出现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国,如今其实各国各地区都存在这样的基金,只不过称谓略有差别,比如“单位信托投资基金”是英联邦国家地区(我国香港地区也使用这种叫法)的常见叫法,而 “共同基金”则是在北美地区的常见称谓,在日本根据当地日语叫法翻译成中文则是“证券投资信托基金”。
就这类基金公司的职业规划而言,除了常规职能部门和销售岗位类工作之外,比较高端的职位例如产品经理助理、产品经理、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等都是涉及买方(Buy-side)的工作,从上文提到过的买方与卖方的比较可以看出买方对人才的要求普遍要高于卖方。成为这类基金公司内的基金经理是大多数卖方研究员的终极目标,现有的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券商研究所的行业研究员出生,基本门槛是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另外,在作为卖方研究员的时候,需要在研究报告领域有所建树才能成为合格的基金经理后备人选,研究员能否在国内“新财富”榜上有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共同基金的基金经理一般需要具备以下的背景和能力:
1. 六年以上基金或投资行业相关业务的从业经验;
2. 扎实的金融与会计基础,比如灵活熟练运用会计与财务分析、统计分析、投资分析能力,对于许多金融专业所学的基础课程如金融市场、相关法律、公司金融、金融衍生工具、货币银行学等都有深入的理解。
3. 对于特定的几个板块要有充分的基础知识积累和非常深入的理解,比如如果要投资通信板块,那么对于该领域就要有足够的了解,比如那些3G,4G,GSM,CDMA等都要有基本的概念;再比如你要从事生物科技、制药方面,那么对于生物、药品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不然可能对一些公司的产品介绍都看不明白,更不用提对市场的供求以及增长率判断了。对于这些特定领域,往往许多工科学生在自学一些CFA、CPA后会比纯金融经济类学生更有竞争力,而金融经济类学生往往更擅长分析与投资金融板块的公司。
作为买方,基金公司作在各个级别的岗位上的待遇都要优于作为卖方的各个职位,以基金经理为例,其收入受其负责的基金业绩影响,但均在百万人民币以上,甚至千万。[2]
对冲基金(Hedge Fund)
我们把采用对冲交易手段的基金称为对冲基金(hedge fund),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
Hedge Fund可直译为对冲基金,但当今更多的对冲基金很少从事纯粹的风险对冲业务,更多的都在做投机(speculation,也就是hedge相反的动作),在国外没有贬义,只是指高收益对应对等的高风险(More risk, make more profits)。Hedge Fund的对立面就是Mutual Fund,由于MF是公开募集的开发式基金,而HF在私下募集资金(一般为资金量大的投资者)的封闭型基金,所以国内也有人认为HF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才是“私募基金。”
对冲基金的投资收益
从投资收益角度来看,对冲基金根据投资方式不同存在一些收益上的区别,比如以做多和做空为主的、低风险的对冲基金则收益比较稳定,通常在10%至15%之间;而另一种以最大化收益为驱动的对冲基金的年收益率可以达到30%以上。
对冲交易的方法和工具很多如卖空、互换交易、现货与期货的对冲、基础证券与衍生证券的对冲等。对冲基金通过对冲的方式避免或降低风险,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由于潜在风险较大,因此对冲基金被界定为私募基金的一种,而不是公募的共同基金。目前中国大陆已有数千家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的精髓
如果你有投资学的基础,如果知道阿尔法[3]和贝塔[4]系数的意义,那么可以继续往下阅读。在另类投资(Alternative Investment)兴起之前,所有人都不相信阿尔法的存在,所有投资都是围绕着贝塔系数进行的。而另类投资(Alternative Investment)专攻阿尔法的投资,也叫做替代投资、非主流投资。另类投资种类繁多,我们往往根据投资标的的不同来分类,比如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就是专门投资于非上市企业的股权以及一些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的股权的基金公司。——P.S我们耳熟能详的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风投、创投)、天使投资等也是私募股权投资的一种。
而对冲基金的投资目标一般都是有价证券,对冲基金通过买卖交易过程中的差额来获取收益,不论市场总体情况如何,只要个别证券、期权等有价证券或衍生品有涨有跌有空间操作理论上便可以持续不断地获得收益。用较专业的话来讲,这样的投资不考虑贝塔的因素,没有市场系统性风险因此收益率也不受市场走向的影响。为了使得这样的对冲基金有能力去驾驭资金谋求纯粹的阿尔法,基金的出资人往往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General Parner)与专业团队去管理,一般支付給这些人约占到基金总规模2%的管理费,对于投资最后的收益部分按照约20%的比例分给这些投资分析团队成员。
注意:目前国内还不准许私募基金同时开展一级与二级市场业务,但国外很多私募基金往往股权投资和证券对冲都同时在做,因此许多学生难以鉴别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建议没有必要一定分得太清楚,对于一些传统的基金,我们倒是可以姑且遵循这么一个判断标准:把不做股权类投资、但仍然专注于获取“阿尔法”的私募基金就看做是对冲基金。
由于对冲基金在投资收益的提成方面非常可观,其从业者的收入的确非一般行业可比。但事实上,与共同基金相对稳定的投资策略相比,采取了过于灵活运作方式的对冲基金淘汰率极高,除了累积经验较丰富,有成熟运作框架支撑的少数大型对冲基金外,大部分的对冲基金都难逃被市场洗牌出局的命运。[5]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4月末,国内在运行的对冲基金已经超过130只。
2) 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与天使投资 (Private Equity & Venture Capital & Angel)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在国内也被叫做“私人股权融资”或“非上市融资”,是以私下募集(非面向公众)为形式集结投资资金,以投资非上市企业的股权以及一些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的股权为主要投资标的、参与这些公司战略规划、提供各类便于该标的成长的资源与建议、做大公司后以通过IPO上市、兼并、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售股套现获利为模式的投资基金公司。
另外由于PE具备私募(Private)的性质,它可以不用公开它的财报和投资项目。在国内,许多人容易混淆私募基金(在国内主要还是私募股票投资基金[6])和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其实老百姓常提的私募指的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如果是企业家的话如果提及前者是以“私募”来称呼,而后者则是“PE”。
私募风险投资基金(Venture Capital)和PE类似,但主要投资于其他公司发展的早期,而PE多投资于有稳定现金流的成熟公司,操作方式上VC和PE也有不同。另外,“天使投资”(Angel Investment)也被看作是风险投资的一种,它是权益投资的一种形式,指富有的个人出资协助具有专门技术或独特概念的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一次性的前期投资。天使投资的几个特点是,一是投资金融往往较小,二是往往投资于公司的创业最初期。一般来说,一个公司从初创到稳定成长期,需要三轮投资,第一轮投资大多是来自个人的天使投资作为公司的启动资金;第二轮投资往往会有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为产品的市场化注入资金;而最后一轮则基本是上市前的融资,来自于大型风险投资机构或私募基金。PE/VC等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一般可来自于个人、FOF(专门投资基金的基金),在国外也可来自于比如养老金基金和社保基金等。
不论是PE还是VC,内部的职级设定都非常类似,一般Entry Level(新人)职位开始由下至上依次为Analyst(分析师)、AS-Associate(副理)、VP-Vice President(副总)、ED(常务董事)、MD-Managing Director(董事总经理)。Analyst升至AS一般需要两至三年时间,随后基本的每一个升迁都是平均三年一个跨度,许多外资PE对VP开始的职位要求都是MBA学历或以上。现在很多PE都做Alternative Investment(如果有学过CFA的同学都应该知道),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玩阿尔法的,因此投资非上市公司只是“该公司是PE”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这边主要讲一下传统的PE投资方式,首先通过无限合伙人(或叫做一般合伙人-General Partner,一般的GP在对外以董事总经理MD-Managing Director)和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的资源去探寻有前景的公司,随后将潜在的投资项目分给副理们(Associate)去进一步的分析,如果发现确实适合投资则要与其它分析师(Analyst)一起去协调各类公司分别去做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7]简称DD),比如找咨询公司负责市场方向的尽职调查;找会计师事务所负责Financial Advisory的人员去开展财务尽职调查(Financial DD);找律师事务所负责法务的人士开展法务尽职调查(Legal DD);有时也会找科技类咨询公司负责开展技术方面的尽职调查。
各类尽职调查完成之后,综合分析后还需要通过访谈深入了解和分析该公司的管理层的经营理念、管理风格、与过去的业内表现;金融财务方面,PE团队也需要对项目进行例行的估值分析。最后将各类分析报告汇总整理后交给几位GP,商议决定后交由董事会与LP一起最终决议,如果通过便会开始最后的投资实施。
目前PE和VC在国内已有1500家左右,被普遍认为是金融业金字塔的领域,也是许多金融人才最向往的领域,这两个领域被寄予如此之高的评价的主要判断标准还是从薪资角度出发的。面对为数众多的PE、VC,但真正优秀的有实力的仅占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规模较小的基金资金不够多,几个项目的投资后便失去了再投资的资本,在已投项目成熟前只能每天和既有客户交流,而没有其他投资的机会,如果在这样的PE、VC中工作,其实对于在职者是非常不利的,一是行业经验积累局限,二是奖金(Bonus)少,因为项目做得少且成熟周期和间隔都长。而优秀的PE与VC则稳定地每一两个月就有新的项目可投,不断地投资新项目、不断地募集到新一轮的投资资金、不断地收获着之前项目退出获得的收益(现金流),这便是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
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些优秀的求职者在面临多家机构抛出的橄榄枝时迷茫于如何判断对方的真正实力如何,通过调研,我这里列出一些PE、VC业内人士对此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其一,尽管如今PE/VC已不像2007年之前那样的神秘,数量也激增至数千家,但不论其中的大基金或是小基金,其中的人员构成仍旧比较固定,由以下一些角色组成:神秘的“基金出资者”,即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这些基金的出资者是谁很多时候只有基金的MD(Managing Director)[8]级别的人才会知道;“基金的管理者”,即General Partner,通常由Managing Director担任;一部分拥有IBD(投行)或相关领域多年工作经验的精英;一部分拥有“背景”和“资源”的人士;极少量天赋异禀出类拔萃的无背景人士。
其二,往往只有拥有IBD(投行)多年工作经验的精英人士才能拿到PE/VC的入场券,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挤破头想要进入这个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IBD(投行)做的业务收取的是承销费(国内通常为承销额的1%至3%,而欧美通常为承销额的5%左右),作为通道业务和风险实际上并不大的承销,收益是多少呢?
上文有提到过,以承销10亿为例,取个中间数,大概是2000万的收入,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分500万,剩下自己拿1500万。若是PE/VC呢,比如投资一个项目10亿收购某公司股权,一定时间后帮助该公司成功上市融资后原本10亿价值的股权价值20亿了,通过转让出售收益则为10亿元!
可以看得出,PE/VC是玩大的!所以从金钱角度出发,读者们应该能想明白PE/VC的魅力在哪了。其次,正是因为PE/VC的操作方式风险比投行的模式要大,因此理所当然地需要相关领域精英中的精英,和一些有背景有资源的人士协力运作基金才行,这从一定角度解释了为什么PE/VC的人员构成。
其三,“如果你对金钱没有超乎常人的渴望和执着,请你离开这个行业。”这是我从一位业内资深MD口中听到的一句话。上文提到过的高待遇的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包括投行(IBD)、PE/VC在内的高收入领域往往都是一个员工当成多个员工用,这样的分配也是导致人均收入高的原因之一。在这样的分配下,对于从业者的抗压能力是极高的,需要为了工作而放弃大部分生活。简单地从工作时间上来看,和上文提到的IBD(投行)的工作类似,PE/VC的工作时间虽不是那么的固定每周都100小时,但是遇到项目的时候,频繁出差和连续几天住在办公室奋战也是时有发生的,因此如果你想有朝九晚五的生活,想要稳定的每周有时间陪伴家人,那么或许PE/VC领域的工作并不适合你。
其四,虽说不论大小PE/VC都需要非常高素质的人才,但大家在选择PE/VC的时候也需要谨慎,基金规模大的PE/VC项目轮转turnover顺畅,衔接紧密,如果在这样的基金中工作往往可以迅速地积累实战经验。
相反,如果在基金规模较小的PE/VC工作,则很可能钱迅速地投进了各项目,而大部分每天的工作则是在维护与所投资企业的关系和跟着进度上,这样的工作状态是不太理想的。那么对于网上的招聘信息、或是猎头的推荐及相关熟人朋友的介绍,我们如何来判断这些PE/VC的含金量高低呢?我们假设想从事这一行当的人士平时多少都关心一些相关的报道和内容,那么你可以询问对方下列问题。
a.一般都投什么行业?
如果答什么行业都投,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对方的基金真的很有实力,那么这样的实力型基金你应当听说过,若没有听说过,回头搜寻一下相关的新闻和信息或询问朋友,如果还是没能证实其“业界名望”,则很可能说明这基金相对较弱,因为相对专业的基金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是由特定几个领域的人才镇守的,对相对特定第几个行业内的资源和消息有最一线的获取能力,因此投资的行业也相对比较特定;而一些小基金则不同,很多时候可能偏向于“杂乱无章”的从各方渠道获取信息进行“投机”。
b.你们项目怎么找的? 有限合伙人(出资人)是谁?
这样的问题根据对方和你关系的远近,大多数时候对方不会直接明了地一一道出你想知道的答案,但要注意能不能从对方的只言片语中听出他所“暗示”的“实”的内容,如果能听出大致上对方的基金有较确定的社会资源寻找项目,或出资人名声在外(说明这些出资人聘用的基金管理团队也会比较靠谱),则说明该基金实力不差。
反之,如果通篇虚的大的或是告知你他们寻求项目的渠道很多很广之类的话,加上道不出出资者的背景的,则有两种可能,一是说明基金不行,寻找项目的渠道较杂乱、不稳定,说明资源能力不稳定,二是可能对方就是不愿给你说,另外关于出资人的情况,很多情况下只有MD才可能比较清楚。
c.一般投对方多少比例的股权?
如果对方答“灵活的”(flexible),则说明多数这个基金不太靠谱,除了少数人民币基金,否则几乎所有的大型正规PE/VC都有特定的投资策略(investment strategy),比如会设定单个项目最高投资金额、控股百分比等。严格地按照这个策略操作。
3)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 & Wealth Management)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通常指由资产管理人根据客户的要求为其进行资产管理、提供各类金融产品的投资管理的服务。从这个意义上看,凡是主要从事此类业务的机构或组织都可以称为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在国内,资产管理公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进行正常资产管理业务的资产管理公司,没有金融机构许可证,比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都通过设立资产管理业务部或成立资产管理附属公司来进行正常的资产管理业务;另一类是专门处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银行业监督委员会颁发的金融机构许可证,比如: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第一类:各类金融机构的附属资管部门或公司
以券商的资管为例,其管理业务一般包括集合理财、定向理财与专项理财,集合理财产品仍然是资管收入的主要贡献者。若券商取得全牌照,投资取向有准现金类产品、权益类产品、信托、债券等,也有实业投资。据统计,目前集合理财大约占资管的70%左右。在上述办法实施后,定向理财以及专项理财在资管收入的比重也将有望得到提升。
由于券商资管业务受到监管层的鼓励,而之前的银信合作则受到更多的政策限制,所以券商资管业务会有更大的发展,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银行已经主动向券商抛出了橄榄枝,探寻合作事宜。
今后一段时间,券商尤其是银行系的券商其资管业务会有一个大的提升。由于信托具有天然的风险隔离优势,在产品设计上也非常灵活,所以更多情况下,会出现银、证、信三者携手合作的局面。信托和券商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而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可能会受到很大的挑战!
第二类:专门处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20世纪80年代起的10年间,在美国曾爆发过一场举世震惊的金融银行业危机,近1500多家银行、1300家储蓄和贷款机构陷入了困境。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政府的举措类似的是,当时的政府与相关机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邦储蓄信贷保险公司同样全力进行了补救,就在那时美国设立了重组信托公司对储贷机构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置。
随后几年间这些特殊的不良资产处置公司在维持金融安全性与创新等方面都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当时美国政府的这一举措与设立的重组信托公司因此被认为非常英明,从而在之后的若干年间被许多国家效仿,用来应对处理各类金融风险与不良资产。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即上文提到的“四大”——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建立之初分别接收了从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
这些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公司将利用其特殊的法律地位和专业化优势,综合运用债务追偿,资产置换、租赁、转让与销售,债务重组及企业重组,债券转股权,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实现不良资产的价值回收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保全国有资产。
对于求职者来说,这些公司每年在各地的办事处所在区域都有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学历一般要求硕士及以上。
[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是负责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独立法人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管理中央财政拨入的资金、减持或转持国有股所获资金、划入的股权资产及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制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经营策略并组织实施; 选择并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进行投资运作和托管,对投资运作和托管情况进行检查;在规定的范围内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进行直接投资运作; 负责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起草财务会计报告; 定期向社会公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产、收益、现金流量等财务情况; 根据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下达的指令和确定的方式拨出资金; 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摘自“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官网http://www.ssf.gov.cn/jj/qgsbjj/201205/t20120507_3993.html
[2] 基金经理是这样成长起来的http://asimu.jmeii.com/Guan/InfoContent/4682/48972.html
[3] α系数是一投资或基金的绝对回报(Absolute Return) 和按照 β 系数计算的预期风险回报之间的差额。 绝对回报(Absolute Return)或额外回报(Excess Return)是基金/投资的实际回报减去风险低投资收益(在中国为 1 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回报)。绝对回报是用来测量一投资者或基金经理的投资技术。 预期回报(Expected Return)贝塔系数 β 和市场回报的乘积,反映投资或基金由于市场整体变动而获得的回报(有关预期回报更多的计算请参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 )。
[4]β系数也称为贝塔系数(Beta coefficient),是一种风险指数,用来衡量个别股票或股票基金相对于整个股市的价格波动情况。β系数是一种评估证券系统性风险的工具,用以度量一种证券或一个投资证券组合相对总体市场的波动性,在股票、基金等投资术语中常见
[5] 《国内外基金产品创新现状与展望报告》
作者:杨涛、赵学昂、葛新元撰写日期:2009-06-25
[6] 基金按是否面向一般大众募集资金分为公募与私募,按主投资标的又可分为证券投资基金(标的为股票),期货投资基金(标的为期货合约)、货币投资基金(标的为外汇)、黄金投资基金(标的为黄金)、FOF fund of fund(基金投资基金,标的为PE与VC基金),REIT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房地产投资基金,标的为房地产),TOT trust of trust (信托投资基金,标的为信托产品),对冲基金(又叫套利基金,标的为套利空间),以上这么多基金形态,很多都是西方国家有,在中国只有此类概念而并无实体。
[7] 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 Investigation)又称谨慎性调查,一般是指投资人在与目标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经协商一致,投资人对目标企业一切与本次投资有关的事项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的一系列活动。其主要是在收购(投资)等资本运作活动时进行,但企业上市发行时,也会需要事先进行尽职调查,以初步了解是否具备上市的条件。尽职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目标企业所在行业研究、企业所有者、历史沿革、人力资源、营销与销售、研究与开发、生产与服务、采购、法律与监管、财务与会计、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等。尽职调查的团队一般由项目负责人(交易促成者)、行业专家、业务专家、营销与销售专家、财务专家、法律专家等组成。
[8] MD-Managing Director,董事总经理,一般是金融业从业人员的一个层级,多见于投资银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从层级上来讲,董事总经理低于合伙人(如果有),高于执行董事(executive director)。从业务上来讲,常常领导其所在金融机构的一个部门,但也有一个部门多个董事总经理的。一般外资投资银行的层级,由低到高依次是:分析师(Analyst)-经理(Associate)-副总裁(Vice president)-高级副总裁(Senior vice president)-执行董事(Executive director)-董事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董事总经理是一个层级职务,而非行政职务,在一些金融机构中董事总经理也担任公司的一般合伙人,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公司都有多个董事总经理,诸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大型投行甚至拥有近千名董事总经理。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