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国内学子们心中的求学圣地。同样的,哈佛也是美国千千万孩子追求学术至高点的梦,人才选拔万里挑一。当千军万马对上一枝独秀,这两所学校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如果抛开教育系统、人口基数差异等因素,单从录取率分析来看,中国孩子考清华VS美国学生考哈佛,究竟哪个难度比较大?
美国学生考哈佛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学生考哈佛,录取机率有多少?根据哈佛大学官方数据,2020届有39041名申请者,录取2106人,实际报到1667人,其中国际学生比例11.4%。这样算下来,美国本土新生录取人数大约在1477人。那么,美国每年有多少高中毕业生?根据全美教育数据中心(NCES)的统计,这个数字在350万左右。
因此美国学生进入哈佛的比例大概是: 1,477 / 3,500,000 = 0.0422%(万分之4.22)。
中国学生考清华
按照相同的公式,我们再给中国学子们算上一笔账。根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6年,清华大学录取本科新生3300余人,而同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40万。所以,中国学生进入清华的比例大概是: 3,300 / 9,400,000 = 0.0351%(万分之3.51)。
从清华大学在全国的录取人数上来看,前三名依次是:北京、上海、天津,人数上北京遥遥领先,占清华在全国总录取人数的9.39%,几乎是在沪招生人数的3倍,天津录取人数占清华录取总人数的2.19%,仅是北京的1/4。反之,部分省的学生想要就读清华难于登天,比如吉林省,录取率约万分之1,贵州约万分之3,云南、甘肃省都在万分之4左右。
总结来看,单从人口比例角度分析,中国孩子进清华比美国孩子进哈佛还要“难”上那么一点。默默地为广大中国学子们抹一把辛酸泪。
中国学生考哈佛
残酷的是,对于广大学子们来说,考清华还不是最艰难的,更艰难的是中国学子申请美国哈佛!!!!想要申请哈佛,排除软素质背景,学术成绩是必备的硬性要求。

10月College Board 官方公布的SAT全球分数统计中显示,总分在1000到1190、800到900之间的考生占比最大,比例分别为36%、30%,占去整个考生群体的一大半。如果SAT分数拿到1400,相当于打败了95%的考生。然而,漫漫的哈佛申请路上,SAT1500+已成为标配。(注:SAT满分1600)
不局限于哈佛,纵观常春藤在中国的招生录取率,大家就要心凉半截。目前,据民间不完全统计,藤校今年在大陆高中内共录取186人。而根据美国招生办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大陆申请常春藤的学生约为4万人。这就意味着,2017年藤校在中国大陆录取率约为0.46%。
造成录取差异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不同护照持有者所在的申请池(application pool)不同。美国很多学校对华招生有名额限制,拿本科举例来看, 哈佛每年大概7、8个,斯坦福和耶鲁都是15个左右,普林斯顿则是在10个左右。简而言之,纵使申请季人才济济,能够获得名校垂青的就那么几个。
常春藤到底更偏爱怎样的学生?
《普林斯顿评论》与《时代周刊》合编的年刊 《适合你的最佳大学》,结合《普林斯顿评论》公布在网上的评估方法,说姐总结出了一套“美国大学标准录取公式”, 供各位考生参考:
学生“录取指数”= 就读高中(0-4分) + 课程难度(0-21分) + 年级排名(0-3分) + 平均成绩(0-16分) + SAT成绩(6-25分) + 国家荣誉学者决赛者(0-3分)+申请论文(-3-5分) + 推荐信(-2-4分) + 课外活动(-5-30分) + 种族多元化(-3-5分) +体育活动(8-40分) + 超级录取(40分)+加分项目:父母(3~8分)+家住远处(3分)+教练征召(5-10分)+极其特殊性(3-5分)
所以!好好学习吧!
过硬的成绩只是敲门砖,不是杀手锏,而包括体育竞技、学术竞赛、课外实践在内的综合实力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从2015年开始, 申请名校的考核重点逐渐从校内成绩,标化成绩,文书等转移到了课外活动的比拼,申请参加含金量高的课外学术活动提高背景软实力非常有必要。
美国大学看重课外活动,不论活动规格大小,重点突出这些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人品、个性、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等特点。因此,你所参加过的课外学术活动,以及你从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就会成为有别于其他申请人的重要资本。
哈佛大学招生官曾说:“分数,其实并不重要。”这句话听上去假大空,但实际是有道理的。过硬的成绩只是敲门砖,常春藤更看重的是学生包括体育竞技、学术竞赛、课外实践在内的综合素质。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深圳新东方美国留学专家。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精准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