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100种可能
威斯敏斯特公学(下简称:威敏公学)和哈罗公学是英国著名九大公学之二,其中威敏公学偏重学术,哈罗公学则偏重全人教育。
哈罗公学距离伦敦市中心开车需一小时,史建于1572年,是一所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全寄宿制男校,学校共有800名左右的学生。在这里,只要是在上课的间隙,就会看到一群戴着哈罗标志性草帽、身着深蓝色西装的孩子抱着书籍匆匆走过。
“哈罗学子”是学霸的代名词,七位英国前首相毕业于此:阿伯丁、珀斯瓦尔、戈德里奇、皮尔、帕默斯顿、鲍德温,还有大名鼎鼎的丘吉尔。
每年都有99%的A Level毕业生会直接升读大学课程,15%的毕业生升读牛剑,近20%的学生进入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学,包括耶鲁、斯坦福、芝加哥大学等。
威敏公学则坐落在寸土寸金的伦敦市中心,紧邻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查尔斯加冕之地),距离大家熟知的唐宁街10号仅需步行仅五分钟。该校在校学生约有750人左右,常年保持近50%的
牛津大学和
剑桥大学的录取率。
作为以学术著称的世界公学,据《金融时报》发布的数据,威敏公学的学术成绩位居全球第一,在最新私立中学A-Level成绩排行榜中,仍保持前三甲的地位。在历史上,共孕育过7位英国首相,以及无数诺奖得主、著名建筑师、作曲家、作家等。
威敏公学的课程设置十分丰富,既包含中学基础课程,还包括古希腊或古拉丁相关课程、计算机设计科学、戏剧、电子学等各学科的课程。
Pre-U(大学前的预备课)可选的考试科目高达70多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至少3门进行考试,可选科目包括物化生、政史地这种国内高考科目,也包括会计、经济学、商科、计算机、心理学、哲学等等国内在大学阶段才开设的课程。
其中,哲学、批判性思考等等是威敏公学十分重视的教育内容,在探访团体验的文学课和英语课上,会听到一群15、16岁的学生在认真讨论生与死、时代与个人的话题。
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还会不断更新思考问题的视角,进行更为深度的自我批判思考。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培养出“好成绩”的学生,还会培养出真正热爱学术、具备创新、开放性思维的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威敏公学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那么多学术人员。
相较于威敏公学学术性的严谨风格,哈罗公学的课程与业余活动就显得有些眼花缭乱了。在这里,孩子们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平衡学习和课外活动,以及遵守严苛的着装礼仪和纪律要求。
周一到周六孩子们都有课程安排,周六上午上课,下午进行学校体育或其他活动,在休息的周末,学生们也不能睡懒觉。House master也会在下午巡视每间宿舍,确保没有学生无所事事地睡懒觉、玩游戏。
入学的第一年,每个学生都要学习艺术、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设计技术和工程、戏剧、英语、历史、地理、拉丁语、数学、音乐、物理、神学和哲学,以及需要从古典希腊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汉语、俄语或西班牙语中选择两种语言。
之后三年的核心科目是英语和数学,并选择另外7个GCSE课程科目(一门现代外语和至少两门科学),还要准备考取专业证书。六年级毕业生们的课程也不轻松,要从A-leve难度的课程中选择4个科目,同时还要申请大学。
除了通选的课程外,学生们还可以选择一些“超级课程”。“超级课程”包括(但不限于)广泛和习惯性的阅读、扩展的项目工作、辩论、公开演讲、研究、竞赛、讲座、考察旅行……以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例如辩论、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以及创造性思考。
而且,由于哈罗公学地势相对开阔,有更为丰富的体育用地、体育设施,所以哈罗的孩子们都会花很多时间用于运动,并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比赛。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还能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更坚韧。
在这两所公学中,学习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学生们拥有十分充足的选择空间,尝试真正吸引自己的兴趣和科目,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学校要求选择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擅长与兴趣所在。
文学、艺术、科学、语言、音乐、体育之间的学科界限被打破,孩子们也许能够撬动兴趣点、打通次元壁,甚至找到大学的专业和未来职业的方向。
02
“十项全能”
虽然威敏公学和哈罗公学在学生培养上各有侧重,但两所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的培养,方式就是丰富的课外活动。
在哈罗公学,以宿舍为单位的比赛非常多,小到新生们第一学期的新生表演、丛林越野比赛,大到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演的合唱比赛、戏剧表演。
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为宿舍荣誉而战,是每一个孩子的骄傲,每个孩子都想做到最好,让自己的宿舍取得第一名。
这些活动基本上是由高年级的学生全权负责,比如戏剧、合唱和交响乐表演,高年级的学长会挑选出才能出众的新生们进行排练,从零开始训练,直到可以登台演出。
组织协调好每一个学生,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常常状况百出,让主导的学生焦头烂额,老师的“严格”也常常让队员们“苦不堪言”,总结起来就是“互相折磨”。
哈罗对这些所谓的“业余活动”,那可是相当专业,不会因为这是学生参与的活动,就放低要求,有些比赛甚至会在社会上公开售票,学生的表现代表了学校的荣誉。
学生们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练习上,每一次比赛都是全力以赴,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绝不允许让自己的宿舍丢脸。
同时,学校也会引导学生们把握竞争的度、营造良性竞争的氛围。应当如何与团队协作、处理问题,如何面对竞争的压力,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是哈罗想要通过一次次的比赛教给学生们的。
与哈罗公学相同,威敏公学也开设了二十余种体育艺术类的活动。学生每周都有20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来自行选择,体育的地位与学术课平分秋色。
每周二和周四的下午是学生们集中进行体育训练的时间,当然学生们也可以在其他时间进行额外的训练或参加比赛。
目的在于,通过体育改变学生内在的精神面貌,孩子们可以在运动中学会规则、合作、沟通与倾听,更学会了友谊和互相支持、艰苦训练和良性竞争。
两所公学对课外活动都十分重视,在一次次团队协作的比赛之中,孩子们对集体越来越有归属感、荣誉感和安全感,他们也在团队中发现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得到了实现自我的机会。
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以及贡献全身心的热爱,最终成就了“自信、团结,且领导力出众”的珍贵品质,而这正体现了个体的核心价值“勇气、荣誉、谦逊和友谊”。
而在实践的过程中,领导力、合作能力、自信心、语言表达、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各种综合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起来。
03
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孩子未来的成长、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哈罗公学与威敏公学教育目标的横纵坐标,二者缺一不可。
哈罗的生活与教育是融为一体的,“关注每个人的成长”贯穿于整个教育之中,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被重视、被关注,个人是哈罗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每个孩子都能在哈罗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即使毕业多年的校友,也会在特定的活动中回到哈罗,和学弟们重温学校的回忆,在宿舍墙上找到自己的合照和名字。
新生入学时,宿管会特别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和情绪,每晚都会到寝室和孩子们交流学习、生活上的困难,鼓励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每一学期结束,宿管会让孩子们填写《学期自我评定单》,包括学习、体育、文化、艺术、戏剧各个方面的进步,还可以给学校提意见。
在哈罗的学习,也是在哈罗的生活,在童年到成年这个阶段,哈罗为孩子们打下未来人生的坚实基础。
由于局限于网络世界和功利化教育,现代孩子最缺失的“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与具体的人的关联”,在哈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而威敏公学更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塑造,威敏的现任校长派特里克也向学生强调:“重要的是你为他人做了什么。”
从低年级开始,威敏就开设有特别的公益课程,老师会让孩子们针对一个具体的公益问题提出小组的方案与宣讲,这样,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帮助暂处困境的人们的意识。
他们甚至会让学生参加教师招聘的面试(这是学生行使管理参与权的重要环节之一),来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学生以后才会真心地、主动地去参与社会,改变社会。
通过哈罗与威斯敏斯特公学的教育,我们可以看见:
严格的管理和要求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并非不能兼容,适应社会需要与发展学生个人素质也能寻求到最大公约数,在有序又自由的引导下,培养影响学生终生的能力:
学术——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例如辩论、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以及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局限在知识的灌输。向内不断地学习,向外有效地沟通,这是他们思维与知识的宝藏、未来发展的坚固基石。
潜能——教育的本质就在于“让每个孩子成为自己”,看见孩子的个体需要,鼓励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发现自我的“潜能”。激发内在的生命力,让“生命之泉”源源不断,增加他们未来的教育和职业机会。
品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进取心、竞争力、责任心、荣誉感,这是孩子们发挥自我价值的核心力量。他们关心个人品格的塑造,凡事必全力以赴做到最好,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通过领导他人、服务他人,对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而这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品质。
哲学家康德在《论教育》中说“人只能通过教育而成为人”。
哈罗与威斯敏斯特公学的孩子们,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命方式”与“生命价值”,得到一种不断成长的向上力量,并带着这种生命的力量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