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篇
留学留学!咱们就先从入学开始吧!
入学
严进宽出vs宽进严出
首先在入学方面,中国高校偏重严进宽出,而意大利更通行宽进严出。
在国内,除极特殊情况外,学生进入大学的唯一途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高考制度,不过一旦成功入学,绝大多数学生就可以安稳度日,顺利在四年期满的时候拿到学士学位证书,完成学业了!
而在意大利读大学,入学并没有那么困难,对中国留学生高考分数的要求也并只要符合基本标准就ok了。除了高考成绩方面的要求外,很多大学会有自主命题的入学考试,不过因为有中意两国政府间的留学项目框架,所以并不会刻意为难中国留学生。甚至早年来意大利留学,基本可以百分百入学。听说像都灵理工样在国内好歹也算是211,985级别的名校,入学考试负分仍然可以顺利注册入学。
虽然近几年意大利院校在入学考试上,特别是语言考试上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客观来讲,在意大利想读名牌大学比起在中国还是容易太多了!
不过在意大利普遍存在延迟毕业的情况,基本三年制的本科平均要读个四,五年才能毕业,甚至很多学生中途辍学。
课程
全面发展 vs 重点培养
国内的大学不管你是什么专业,一定会有的科目总是有政治(马哲,毛概,邓论),体育,军理等等。这些科目虽然不要求深入学习,但会占去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不会在毕业步入职场时,对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有什么重大帮助,但这就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在意大利,大部分学校,除了英语以外,基本不会强制你去学习和本专业关系不大的其他课程,当然也给你足够的自由去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只是不作为必修而已。这一点小小的差别,在小编个人看,是意大利高等教育的一个优势之处。
考试
笔试 vs 口试
意大利的口试考试制度是世界闻名的!这对于从小笔试考到大的中国学生,可能是最大的一个不适应了!
在国内的高校,大部分科目的考试仍然都是通过笔试完成的,但在意大利,基本很少能遇到只有笔试的考试!即使是纯理论的课,理工科类的课,很多也要在笔试通过后再来一轮面试,这轮面试里甚至可能调整你笔试中的分数。
虽然这样的操作表面上看更公平公正,减少了考试抄袭高分通过的可能,但巧舌如簧的意大利人也是有可能各种钻空子的。
抛去考试制度的利弊,但就中国留学生的现状来说,意大利的口试制度还是比单纯笔试更好的,因为毕竟作为外国人,全部考试都要意大利文完成那么想要顺利毕业就要难上加难了!
重考
挂科 vs 再考
挂科说白了就是考试没有通过,在中国是个挺不长脸的事儿,甚至如果一个学期挂的科多了,可能会被辅导员谈话。
但在意大利这种压力是非常小的,你何时通过考试也是相对自由的,你只要跟着上完全部课程,绝不强制立马考试,甚至有很多老师会推荐你晚一点儿考试,以便把作品准备的更好。
就算是一次考试没合格,也完全不会有负担,只要下个考试季再去考就好了,直到考过为止。这个设置的优点是增大了自主安排时间的灵活性,缺点是可能导致主观能动性差,懒癌晚期的学生拖延考试,迟迟不能毕业。
槽点1: 点名
在意大利上大学错过的一个国内大学的有趣经历就是——点名!
那可是国内大学每堂课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一般名字起的别致的同学们,这时候最提心吊胆,因为江湖上有两种老师: 一种是喜欢避开生僻字的名字点名的老师,一种是专门喜欢认识生僻字的老师,全看缘分。
当然你名字起的普通也不见得就安全,因为最近看网上新闻,国内已经发明了各种奇葩点名的方式,还有摇奖一样的点名软件,实在是想见识见识呢。
在意大利,是基本不存在这种壮观的点名现场的,只有部分老师会准备点名册让大家签到,这种老师一般会对最低出勤率有一定的要求,而大部分老师甚至根本就不在乎考勤。
槽点二: 毕业没有学士服也不戴学士帽
真相是,意大利人有他们独有的庆祝装扮!那就是月桂制作成的花冠——Corona d'alloro!
这个传统来自古罗马时期,原型是献祭给太阳神阿波罗的桂冠,慢慢的用来表彰在各自领域杰出的人才,最后演变成今天别具风情的意大利学士帽了!
其实,看惯了就觉得很特别也挺好看的!不愧是Made in Italy,品味永远在线!
生活篇
其实在生活方面,对中意大学生活区别最简单的概括就是,圈养和放养!
住宿
租房 vs 宿舍
圈养和放养在住宿方面体现的最明显!
在国内,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是住在学校宿舍的,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离食堂,教室都很近!
而在意大利,虽然也有一小部分学校有宿舍,但大部分的所谓宿舍都是控制在大区学生机构手中的,一定是成绩优异并且经济条件满足要求的少数同学才有机会入住,所以大部分同学都是在外面租房的。
租房和住宿舍各有千秋!租房最起码自由,没有熄灯,没有断网,也没有关门时间,还可以随便养宠物,虽然贵是贵了点儿,但也算是必须开支。
住宿舍的好玩儿之处在于,有一群和你一样或文艺或2B的队友,可以一起疯四年!一起逃课,一起通宵,一起联机打游戏,一起半夜上厕所!还可能遇到那么一个来自东北的室友,能把你们全寝室带成东北人!
室友的感情是很珍贵的,大部分在毕业之后都会保持密切联系,甚至经常见面聚会。
当然在意大利室友也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他们往往是你在异国他乡求学期间最亲密的人,毕业之后,就算你们分开不同的城市,也还是会经常相聚的。
吃饭
食堂 vs 自煮
怎么解决吃饭也是判别圈养和放养的重要考虑因素!
国内上大学,大部分的吃饭都是在食堂解决的!价格合理也卫生方便,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点外卖,也会到外面去各种胡吃海喝,但最传统经典的吃饭场所还是食堂。
每次下课以后冲进食堂,要几两米饭,然后这个菜,那个菜的一顿抢,同学们围成一桌一起吃饭,再一起回宿舍,所谓三点一线的生活,不是圈养还能是什么呢?
在意大利虽然有食堂,但很多同学还是会选择自己做饭或者到外面吃,学生群体也成为当地中餐馆的忠实顾客!
自己在家做菜的宝宝绝不在少数,毕竟一个中国胃受不了顿顿西餐!这就导致,很多出国前没摸过菜板的孩子们,等到毕业回国都已经是精通各大菜系的小厨神了!可见放养也是有放养的好处的!
办事
辅导员 vs 秘书处
放养和圈养还体现在很多制度层面!在国内上大学,你一般会从属于N个小团体,最小的单位估计是宿舍,宿舍里有宿舍长; 然后是班级,班里有小班长;之后是年级,年级会有个大班长; 大班长的背后就是国内圈养体系的设置——辅导员!
辅导员除了关心你的课业,也关心你的衣食住行,身心健康,还会帮你联系实习,介绍工作,这样一位全能的老师可以说对离开家乡在外读书的学子们相当实用,不过这个配置在意大利没有!
你完全不用担心交什么表格超过了截止日期,因为宿舍长,小班长,辅导员都会帮你想着!但在意大利就不一样了,一切只能靠自己!自己去官网找新闻,去fb群组找更新,一个不小心错过就只能怪自己了。
意大利的教授们基本是只在上课和答疑时间尽自己的义务,你的私人问题他们并不关心。除了他课程有关的东西,你问他也没有用。比如申请个学生证,需要个成绩单证明什么的都是要找意大利放养体系的设置——秘书处的!
一些学校的秘书处是友好服务型的,但你要是运气不好遇到斗智斗勇型的,真的每次去办事都会像一场小型战争!
课余
学生会社团 vs 放飞自我
在国内,大学校园的课余生活有很大一部分被社团活动占据!大一新入学,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会乱报一顿社团,什么话剧团,记者团,摄影团,也有各种学生会的职位等着你去挑战,外联部,宣传部,文艺部各种热闹!这些活动就基本可以霸占了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了!所以说,即使是课余,你也仍然是在学校的小圈圈里圈养着的。
当然,慢慢的你肯定也会认识很多社会上的朋友,走出校门也学会了夜不归宿!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和宿舍或者班上的同学们一起逛街,逛博物馆,约饭。
当然,在意大利高校也有学生社团,不过普遍政治味儿比国内浓,特别是纯学生会的部分,基本都是在跟校方对着干!各种改革这改革那!作为中国留学生,最主要还是语言的因素,所以大部分的同学除了关注下中国留学生自己的组织或者汉语角之类的活动外,很少会真正加入意大利的学生会。
但身在国外的你们,还是比国内有更多接触开放文化的机会的,可以随随便便小假期就出个国,大学下来整个欧洲也走得差不多了!还可以偶尔去看看戏,听听演唱会,也可以到街上游个行,示个威,保护下地球呀,反对下种族主义呀神马的!毕竟因为校内的活动少了,校外的空间就显得更大了,放养的优势也会慢慢显现出来。
不过,比起国内的圈养,国外的新生活还是有很多安全隐患的,特别是对于刚出国好奇心重的同学,小编这里还是提醒一下,没有了学校的"圈",在外行事还是要多多注意安全的!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啦~
如果您对意大利留学感兴趣的话,就快来联系我们吧~
有更多惊喜等着你哦~
》》小语种学习网站《《

点击查看>>欧亚留学申请指南
扫描下方二维码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进一步咨询。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