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陈述的主要结构是什么呢?
个人陈述的主要结构包含专业动机和兴趣,专业优势(通常包含理论与实践),未来的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目前相当多的学校还要求个人陈述中包含具体的择校理由和专业的兴趣。
专业兴趣可以是受某个人或某段经历的启发,也可以是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地对专业产生的兴趣。专业优势可以阐述自己学习方面的能力,比如擅长哪些科目,哪些技能,课堂或者课外做了哪些相关的学习与研究。实践部分也可以着重介绍1-2段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和收获感想,与申请专业联系越紧密越好。如果有国外交流和短期工作的经历,也可以简单提及。总之,在个人陈述里,需要证明自己有相应的能力和决心去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另外,结尾的规划部分也不能忽视,要描述一下自己对未来的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
个人陈述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呢?结合多年文书的写作的经验,我总结了几个最常遇到的问题。
1.不要牵扯太多和其他材料重复或者与申请专业无关的信息,比如具体学过的课程,获得的分数,录取委员会从你的成绩单上就可以看到了,在个人陈述中不必赘述。另外,在个人陈述中,引用名人名言也并不能使你的文书增色,反而浪费了宝贵的篇幅。
2.个人陈述需要重点明确,逻辑清晰,而非面面俱到。与简历不同,个人陈述需要突出的是你的申请动机和个人能力,要尽量挑选重点来进行展示,无关紧要的信息并不能让录取委员会看到你的闪光点,过分冗长的个人陈述只会让录取委员会感觉你的逻辑性不够强。
3.不要过分夸大事实,要有真实的经历为背书撰写个人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