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是创业者的摇篮,而其四年毕业率只有四分之三(同类学校,比如哈佛就有85%以上)。原因并不是斯坦福的学业不可理喻,而是很多学生都中断学业,去周边的孵化器小试一番—创业去了。文化使然,斯坦福的校友圈在美国资本圈和创业圈都颇有影响力,互相扶持,为后来开始创业的新秀开辟了康庄大道。
而斯坦福在硅谷腹地的位置也为年轻创业者接触资本,接触创业团队和新鲜信息提供了巨大帮助。如果说从一个中西部小城市里走出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毕业后第一次创业,那么他可能对于和投资人沟通、路演是个彻彻底底的菜鸟;但是,斯坦福的学生从大一开始便常年和各色投资人打照面,在毕业时已经变成了“老油条”。
脸书(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开始创业之后,便迅速离开了位于东岸的哈佛,放弃了学业,入驻硅谷。这一举动说明哈佛的创业氛围,在当时和斯坦福无法媲美;而尽管哈佛排名见长,扎克伯格在选校时选择了非最优的环境,导致开始创业时必须要放弃学业。
这和美国大学的工作方式有密切关系:几乎所有的私立大学都有一个密切的校友圈子,而在这个圈子里,大家互相勾兑资源,先行者扶持后来者。而往往老校友如果获得高位,也会提携年轻校友,或者更直接的是为学校的小金库捐钱,用于学校的拓展和运营。如果一个学校的很多校友都在从事金融行业,那么作为年轻校友在金融行业里就有巨大的无形资产。
同理,如果大多数校友都留在了当地,成为了在当地呼风唤雨的人物,甚至建立了小帮派,那对于年轻校友来讲,毕业后留在当地勾兑资源就是上上策。而校友的行为习惯会逐渐形成“一方水土”,从而继续吸引有这类志向的人才。比如,西北大学就会倾向于吸引想要在泛芝加哥地区成为职业经理人的人才,而创业型人才就会对斯坦福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