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计划申请香港研究生的学生而言,前一年 5-8 月的准备期是奠定申请优势的关键阶段,需围绕 “背景提升” 和 “目标定位” 两大核心任务展开,为后续申请筑牢基础。
背景提升方面,学术成绩是核心竞争力。若本科 GPA 尚未达到目标院校要求(如港大、港中文热门专业通常要求 3.5+/4.0),需利用这段时间通过重修低分课程、选修高学分专业课等方式提升 GPA,同时确保当前学期课程成绩稳定。语言成绩准备也需提上日程,雅思需达到 6.5(单项不低于 6.0)或托福 90 以上,商科、文科等语言要求较高的专业,建议冲雅思 7.0 或托福 100。若计划考 GMAT/GRE,需制定系统复习计划,商科专业 GMAT 建议目标分数 650+,理工科 GRE310+,每周至少保证 20-30 小时复习时间。
实践经历补充同样重要。缺乏相关实习经历的学生,需重点寻找与目标专业匹配的实习机会,如申请金融硕士可投递银行、券商的投行、研究岗实习,申请计算机硕士可关注互联网企业的研发、算法岗,实习时长建议不少于 2 个月,积累项目经验和行业认知。此外,参与学术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或参加专业竞赛,能进一步提升申请竞争力,尤其对申请研究型硕士的学生而言,科研经历是院校重点考察的内容。
目标定位环节,需结合自身背景筛选院校和专业。通过香港八大院校官网,梳理目标专业的课程设置、录取要求、历年录取案例(如 GPA、语言成绩、实习经历等),初步确定 “梦校 - 匹配 - 保底” 三档院校,每档选择 2-3 所。同时,联系目标专业的在读学长学姐,了解专业真实就读体验、就业情况及申请侧重点,避免因信息差错过适合的项目,也防止盲目投递超出自身背景的院校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