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幕,硝烟散尽!无论你是志在必得,还是想多铺一条名校之路,香港本科申请都迎来了黄金筹备期!
但请注意: 高考成绩只是你的“入场券”。在港校激烈的竞争中,真正决定你能否脱颖而出的,是那些能深度展现你的独特性、全球视野与学术潜力的“软实力”材料!今天,新东方欧亚教育为您梳理如何在港校申请中脱颖而出!
2.高中学历证明:高中毕业证(最终入学必备,已毕业务必拿到!)或在读证明(未毕业学生申请时用,毕业证后补)。
3.成绩证明:
高考成绩单:官方出具的正式成绩单,这是内地普高生申请港校的基石!
高中三年完整成绩单:中英文版,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
(如有国际课程成绩如AP/SAT/AL等,按体系要求补充)
4.语言成绩:雅思(普遍要求6.0-6.5) / 托福(80+) (看清专业小分要求!)。
当这些基础材料稳稳在手,真正的“软实力”较量才正式拉开帷幕! 如何在众多高分学霸中,让你的故事被招生官记住、让你的潜力被最好展现、让你的高光时刻闪闪发光?以下三大策略,就是你的破局关键:
英文个人陈述(PS):
如何用全球视野点燃招生官的兴趣
一份出色的PS绝非简历翻版,而是展现深度思考与全球格局的舞台。谨记“灵魂三问”,并用国际视角作答:
(一)突出国际经历与文化实践
如果你有海外交流、国际志愿者活动、跨国竞赛等经历,一定要在 PS 中重点呈现。若是参加国际交换项目,分享在海外课堂中接触到的前沿学术观点,以及这些经历如何拓宽你的认知边界。
(二)关联学术兴趣与全球议题
将你的专业选择与全球性问题紧密结合。比如,申请计算机科学专业,可提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上的应用前景;若申请社会学专业,阐述你对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文化冲突与融合现象的研究兴趣。通过这种方式,体现你对专业领域的深度思考,以及希望用所学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力量的抱负。
(三)展示跨文化思考能力
分享你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跨文化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例如,描述你通过阅读国外文学作品、观看国际电影,如何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或是在与国际友人交流过程中,对文化多样性的新认识。这能让招生官看到你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和敏锐洞察力。
1.数量与来源:
数量: 一般需要两封。
推荐人来源: 可以来自校内老师(特别是核心课程任课老师或班主任)、校内升学指导老师、过往重要活动(如科研、竞赛、实习、夏校、志愿项目)的指导老师或负责人。
2.推荐信必备内容:
每一封推荐信必须清晰包含以下信息:推荐人的姓名、职务/职称、有效联系方式(电话、邮箱)、工作单位地址、亲笔签名(或电子签名)
3.如何与推荐人有效沟通?
✅提前联系:提前与老师/导师沟通,礼貌说明你的申请需求(目标学校、专业)。
✅提供充分资料,包括:
你的个人简历 (CV)
你的成绩单
你的获奖证书、重要活动证明等关键材料
你的个人陈述 (PS) 草稿或申请动机简述
4.提交方式(按学校要求操作!)
网推(Online Recommendation):目前多数院校采用线上推荐方式,申请人需先在申请系统提交推荐人信息,推荐人将直接通过在线平台填写并递交推荐信,操作便捷高效。
纸推(Paper Recommendation):部分院校仍要求纸质推荐信。申请人需将推荐信打印后由推荐人手写签名,通过邮寄方式递交给学校。虽然流程相对繁琐,但仍是部分机构的指定提交方式。
核心:学科竞赛证书、科研项目证明/成果、夏校结业证/成绩单。
重要:国际交流/志愿者项目证明(体现跨文化能力)、与专业相关的实习证明。
酌情:文体艺奖项、重要领导力经历(如学生会主席、社团创始人)。
避免:大量参与但无实质贡献或与申请专业无关的普通活动证书。
申请材料的准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自我展示。英文PS是你面向世界的演讲台,推荐信是业内人士为你颁发的能力认证,精选的附加材料则是你辉煌战绩的勋章墙。用好这三把“金钥匙”,你才能在港校申请中真正 “被看见”!
如果大家对此类问题有疑惑,欢迎大家扫描下图二维码,在线咨询专业老师。
声明: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