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主体 |
中外双方院校(通常由中方院校主导招生,外方院校参与审核) |
美国高校研究生院或具体院系(完全自主审核) |
招生范围 |
以中国内地学生为主,部分项目开放少量国际生 |
全球招生,无地域限制 |
语言成绩要求 |
要求更低或可豁免: - 部分项目仅需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 - 或通过中方院校内测即可; - 即使需要托福 / 雅思,分数门槛也低于直申(如托福 70 分 vs 直申 80+)。 |
严格且标准化: - 必须提交托福(通常 80-100+)或雅思(6.5-7.5+); - 部分理工科 / 商科需 GRE/GMAT,院校分数要求。 |
本科背景要求 |
更宽松: - 以 “中方院校合作关系” 为核心,多面向国内本科学生,对本科院校层次(如双非 / 双)包容度更高; - 跨专业申请的 “前置课程” 要求较灵活。 |
更严苛: - 重视本科院校背景(院校偏好 985/211 或海外名校); - 跨专业申请需满足明确的前置课程(如申商科需修过微积分、统计学)。 |
GPA 要求 |
门槛较低: - 通常要求本科 GPA 2.5-3.0/4.0(即均分 70-75+),部分项目对合作院校学生有 “内部优惠”。 |
门槛较高: - 普通院校要求 GPA 3.0+/4.0,院校要求 3.5+/4.0(均分 85+)。 |
标准化考试(GRE/GMAT) |
多数不强制要求: - 仅少数合作项目(如与美国 TOP50 院校合作)会建议提交,无硬性门槛。 |
多数强制要求: - 商科(MBA)必考 GMAT,理工科 / 文科多要求 GRE,高分(如 GRE 320+、GMAT 700+)是竞争优势。 |
文书材料要求 |
简化且本地化: - 仅需基础个人陈述(PS)、推荐信(1-2 封,可由中方导师撰写); - 无需复杂的简历(CV)或研究计划(RP)。 |
复杂且专业化: - 需全套文书:PS(凸显学术匹配度)、CV(量化经历)、2-3 封推荐信(优先学术 / 行业大佬)、RP(研究型项目必备); - 文书的逻辑性和针对性直接影响录取。 |
面试环节 |
形式灵活: - 多为中文或中英文双语面试,由中方院校组织,侧重 “沟通能力” 而非学术深度; - 部分项目无面试。 |
标准且严谨: - 多为英文面试(视频 / 线下面试),由外方院校教授主导,侧重学术能力、科研 / 实习经历和职业规划; - 项目可能有多轮面试。 |
实习 / 科研经历要求 |
不做强制要求: - 仅作为 “加分项”,无相关经历也可申请,对经历的 “含金量”(如是否名企 / 核心课题)要求低。 |
核心竞争力之一: - 院校重视高质量经历(如名企实习、SCI 论文、科研项目),无相关经历难以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