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量子计算硕士申请:非物理背景如何用编程竞赛突围?
UNSW的量子计算硕士(Master of Quantum Computing)是全球的量子科技项目之一,通常偏好物理、计算机、电子工程等背景的申请者。但如果你本科是非物理专业(如数学、计算机、化学等),编程竞赛获奖经历可以成为关键突破口,证明你具备量子计算所需的算法思维+工程能力。
1. UNSW量子计算硕士的录取逻辑
(1) 官方要求 vs. 实际偏好
官方要求:相关理工科学士学位(物理/计算机/工程/数学)
实际录取情况(2023年数据):
60% 物理/电子工程背景
25% 计算机/数学背景(需量子相关课程或项目)
15% 其他专业(需极强数理+编程证明)
(2) 核心能力评估维度
能力维度 物理生优势 非物理如何补足
量子力学基础 修过量子力学课 自学edX量子计算入门课
数学能力 熟悉线性代数 数学建模竞赛获奖
编程能力 可能较弱 ACM/算法竞赛经历
研究潜力 实验室经历 量子计算开源项目贡献
结论:非物理背景申请者需证明“数学+编程+量子兴趣”的复合能力,而非硬拼物理知识。
2. 编程竞赛如何转化为量子计算竞争力?
(1) 竞赛类型与对应量子技能关联
竞赛类型 量子计算相关技能证明
ACM/ICPC 算法优化能力 → 量子算法设计基础
Kaggle/数据竞赛 机器学习经验 → 量子机器学习(QML)潜力
数学建模(MCM/美赛) 复杂问题建模 → 量子系统仿真能力
黑客马拉松(量子主题) 快速原型开发 → 量子编程(Qiskit/Cirq)实战
案例:
> “我的ICPC区域赛银牌(动态规划优化)证明我能处理NP难问题,这与量子近似优化算法(QAOA)的思维高度契合。”
(2) 竞赛经历在申请材料中的呈现技巧
简历写法:
❌ “2023年ACMICPC区域赛银牌”
✅ “利用图论算法优化网络流问题(ACM银牌),该思维可迁移至量子退火中的组合优化研究”
个人陈述(PS)衔接:
> “在Kaggle量子机器学习竞赛中,我发现经典神经网络在特定数据集上存在瓶颈,这驱使我探索量子神经网络(QNN)的潜力——正是UNSW的量子算法课程能深化我的领域。”
3. 非物理背景申请者的4大补足策略
(1) 量子计算知识
免费课程:
UNSW自家《Quantum Computing for Everyone》(edX)
IBM《Qiskit Summer School》
证书:
Coursera《量子计算入门》(圣彼得堡大学)
(2) 量子编程实战项目
入门级:用Qiskit实现量子随机数生成器
进阶级:复现经典论文(如Grover搜索算法)
作品集展示:GitHub仓库 + 技术博客解读
(3) 数学能力强化
重点补足:
线性代数(奇异值分解、张量运算)
概率论(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
证明方式:
数学竞赛获奖(如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本科数学课程高分(附成绩单)
(4) 科研/工业界联系
联系UNSW教授:
> “我对您课题组在‘量子纠错码’的研究感兴趣,这是我用Qiskit模拟的Surface Code逻辑门操作(附GitHub链接)。”
实习/助研:
申请国内量子计算公司(本源量子、图灵量子)的研发岗
参与UNSW线上研究项目(如Winter Research Program)
4. 作品集与文书策略
(1) 技术作品集结构建议
1. 编程竞赛证明(获奖证书+代码片段)
2. 量子计算项目(Qiskit/Cirq实现)
3. 数学能力佐证(竞赛/课程成绩)
4. 研究意向书(500字:想探索的量子方向)
(2) 个人陈述(PS)关键段落范例
开头:
> “当我次用Shor算法在模拟器中分解质因数时,原本需要1万年的经典计算被缩短到几分钟——这种震撼让我决定投身量子革命。”
衔接竞赛经历:
> “我的ICPC竞赛经历(优化算法时间复杂度)与量子算法设计异曲同工,而UNSW的‘量子软件工程’课程能帮我填补物理实现的空白。”
职业目标:
> “未来希望加入澳大利亚量子计算初创公司(如PsiQuantum),开发抗噪声的量子编译框架。”
5. 成功案例参考
案例1:计算机本科(无物理课程)
背景:ACM区域赛 + Qiskit项目
录取关键:
GitHub仓库展示“量子卷积神经网络”复现
选修《量子信息导论》(Coursera证书)
案例2:数学本科(量子零基础)
背景:全国数学建模一等奖
录取关键:
论文《量子退火在物流优化中的应用》
参加UNSW量子编程线上夏令营
6. 必须规避的3大误区
❌ 只提竞赛名次,不关联量子计算 → 需明确技能迁移路径
❌ 忽视数学基础 → 线性代数/概率论是量子计算的核心数学工具
❌ 缺乏量子实践 → 至少完成1个Qiskit/Cirq教程项目
建议
UNSW量子计算项目主任曾表示:
“我们想要的是‘量子工程师’——能写代码、懂数学、愿意探索物理的人,而不只是理论物理学家。”
你的行动清单:
1. 立即注册IBM Qiskit或Google Cirq的入门教程
2. 优化GitHub:创建1个量子算法实现项目
3. 联系UNSW在读生:咨询非物理背景申请经验
记住:编程竞赛经历是你的超能力,但必须包装成‘量子计算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