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应急类
若落地时间晚、或暂无精力去超市采购,建议带够 “过渡期” 生活用品,够用 3-7 天即可:
清洁护理:牙刷 + 小号牙膏、旅行装洁面乳 / 洗发护发品、洗脸巾(美国部分超市难买便携款)、常用护肤 / 彩妆小样;
衣物与防护:2-3 套换洗衣物(含贴身衣物,兼顾室内外温差)、小包装消毒湿巾 + 消毒棉签(刚入住时清洁桌面、手部)、创可贴(应对搬家或日常磕碰);
实用小物:指甲刀(美国同类产品价格高、手感差)、单人刀叉筷子套装(环保且适配中式饮食习惯)、洗碗巾(国内性价比高,2-3 条足够用很久)、5-6 支铅笔 + 中性笔(签字、记笔记高频使用)、U 盘(存重要文件备份)、转换插头(国内电器需适配美国 110V 电压)、防水文件夹(后续分类收纳学术、医疗等文件);
便捷工具:床上小桌板(选木质折叠款,占行李空间小,网课、看书时超实用)、多双拖鞋。
美国难买/价高类
这类物品在国内购买性价比高、且不占行李重量,建议适量多带,避免后续 “高价代购” 或 “凑活使用”。
眼镜与护理:隐形眼镜(按使用周期多备 3-6 个月的量)、2 副框架眼镜(若近视,避免一副损坏后无备用)、常用眼药水;
药品相关(遵医嘱,合规携带):体温计、感冒冲剂(如感冒灵,缓解初期症状)、布洛芬(止疼退烧,日常备用)、消炎类药品(如头孢,需确认成分合规,且携带医生处方)、胃痛缓解药(适应美式饮食初期易用到)、个人处方药(需带完整处方单,避免海关误解);
其他实用品:便携水壶(随身水壶更卫生)。
可有可无类
这类物品美国本地购买便利、性价比高,或携带成本高(易碎、笨重),建议按需少量带,避免 “占空间却用不上”。
首饰与鞋子:可带 1-2 件常用首饰、1-2 双舒适鞋子,美国本土品牌款式多、折扣频繁,后续易买到心仪款;
家纺用品:床单、枕套等,除非已知新家床品尺寸(如单人床、双人床),否则不建议带 —— 美国超市家纺品类全,尺寸适配本地床型;
装饰类:马克杯可带 1 个(有纪念意义或惯用款),但别多带(易碎且占重量);护肤香氛:护手霜、浴盐、香氛等,美国本地品牌好用不贵,无需额外携带。
严禁携带类
以下物品要么不符合美国海关规定,要么本地易买,带了不仅没用,还可能被没收、甚至影响入境!
电器类:吹风机、卷发棒(美国电压为 110V,国内 220V 电器无法兼容,且本地二手市场常见,新的也易购买)、厨房电器(如电饭煲、电煮锅,美国超市或中超可买适配款);
食品类:肉类(如腊肉、香肠)、家乡特产(如肉松、蛋黄酥),美国中超 / 亚超均有售卖,且海关对肉类查禁严格,易被扣留;
调料类:酱油、醋、辣椒面等,中超可轻松买到,无需占用行李空间。
留学生活小秘诀
学业生活双丰收
除了行前准备,提前了解美国校园与生活节奏,能更快融入,让留学时光更有价值。
学业提升
多找教授沟通:每周固定的 Office Hours 别错过,教授更希望学生提问,不仅能解决学业疑问,还能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后续推荐信、学术资源都可能受益;
参与校内活动:关注图书馆、院系举办的知识分享会、学术讲座,拓展专业视野;若压力大,可利用学校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及时调节状态;
培养合作能力:除了课内小组作业,课余可组队参与 Team Projects(如科研课题、校园活动策划),既能锻炼倾听与批判思维,还能积累人脉,甚至获得未来内推机会。
生活适应
探索本地文化:别只把留学当 “拿文凭”,多出门感受当地生活 —— 在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可体验多元文化;在 College Town,带学生卡去博物馆、美术馆(常享学生折扣),结交本地朋友,会有意外收获;

提升生活技能:留学不止是学习,更是 “学会生活”—— 学做几道家常菜、掌握简单的修修补补(如换灯泡、组装家具)、甚至学换汽车轮胎,这些能力能让你更独立,也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