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飞机当天就要用
-
三合一充电线
出关排队两小时,手机一没电,打车软件都打不开。一根 1 m 长的三合一线(Lightning+Type-C+Micro-USB)重量只有 55 g,却能把 iPhone、耳机、充电宝一次喂饱。澳洲便利店单买一根要 18 澳元,属于飞来横财。
-
纸质《疫苗接种记录》
虽然多数学校已接受电子版,但机场海关偶尔抽查纸质原件。把翻译件和原件订在一起放随身包,省去现场找打印店的 20 澳元和 30 分钟。
-
折叠水杯
机场饮水机凉水多、热水少。带一只可压缩硅胶杯,安检时卷起来只占半个手掌位,落地后接热水冲速溶汤,立刻把长途飞行的疲惫拉回人间。
二、一周找不到替代
4. 近视备用镜+隐形眼镜药水
澳洲配镜流程慢:验光 3–5 天,镜片 7–10 天,基础款镜框+镜片 200 澳元起步。多带一副旧度数备用,可在新眼镜到手前避免“雾里看花”。隐形眼镜药水 500 ml 在澳洲售价 22 澳元,液体超限?托运即可,申报即可。
5. 中式菜刀 180 mm
Kmart 也有 25 澳元一把的“通用刀”,可切南瓜如拉锯。带一把轻量中式菜刀,塑料刀套包裹放托运行李,切肉切菜一把搞定。注意:一定托运,且用保鲜膜缠紧刀锋,避免开箱检查划伤。
6. 迷你电饭煲 1.2 L
单人份,功率 350 W,宿舍可用。二手市场 40 澳元仍要碰运气,而电商同款 80 元人民币即可入手。傍晚下课回宿舍 20 分钟就能焖出一锅腊肠饭,省去外卖 15 澳元/顿。
7. 常用药小盒
感冒灵、藿香正气胶囊、布洛芬、创可贴、抗过敏药,一共不到 200 g。澳洲药房虽便利,但一盒感冒灵 12 片装 18 澳元,且不含中药成分。药品需申报,把说明书和购买发票放一起,海关 10 秒放行。
三、用一次就值回票价
8. 真空压缩袋 6 只装
羽绒服、毛衣、床单塞进去,手卷排气即可省 30% 空间。回程还能用来压缩纪念品,让 23 kg 箱子多装 5 kg 奶粉。
9. 便携式烘干衣架
墨尔本冬季湿冷,衣服两天不干。折叠烘干衣架功率 150 W,宿舍浴室就能用,15 分钟热风把小件衣物吹到 80% 干,省去投币烘干机 4 澳元/次。
10. 文具组合:网格拉链袋+彩色索引贴
澳洲文具贵:A4 透明拉链袋 3 澳元一只,索引贴 8 澳元 120 片。淘宝 20 元包邮的组合套装,一个学期整理讲义、分门别类全靠它,复习效率肉眼可见。
11. 多币种零钱包
硬币在澳洲使用率高:公交卡充值、自助洗衣、超市推车都要硬币。一个 20 cm×10 cm 的零钱包,内衬五个分隔,可把 5 分、10 分、50 分硬币快速分类,结账不尴尬。
12. 行李秤挂钩
登机前最怕“超重一公斤补 450 元”。一只 100 g 的便携式挂钩秤,出发前称重、回国装手信再称重,心里永远有数,机场柜台再也不心虚。
四、海关申报与打包顺序
• 食品:所有含肉、蛋、种子类禁止,茶叶、红枣可带,需申报。
• 药品:处方药附医生信,非处方药保留原包装盒。
• 刀具、液体:全部托运,刀锋用硬纸板包三层。
打包顺序:重物先放箱底(电饭煲、菜刀),衣服卷成圆柱填缝隙,真空袋压在最上层。随身包留 2 kg 余量,以防机场抽检重新分配重量。
把这 12 件小物塞进箱子,只占 2.5 kg,却能在初到澳洲的 30 天里省下至少 400 澳元。与其到了当地再买,不如在出发前就让行李箱替你提前布局。祝你落地一天,就能不慌不忙地开始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