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是指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模式,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一、定义与模式
定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是一种由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共同参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教育模式。该模式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国际视野。
模式:国内导师作为学生的主要指导教师,而国外导师则作为合作导师,为博士生提供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支持。
二、特点与优势
资源共享:联合培养博士生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的资源,包括教学设施、科研设备、图书资料等。
学术交流:通过与国外导师及其他学者的交流,联合培养博士生可以了解国际前沿研究的最新进展,建立国际合作关系,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科研能力提升:联合培养博士生可以学习并掌握前沿的研究方法和技能,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综合知识与技能。同时,在国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联合培养博士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学位与就业:联合培养博士项目通常不涉及学位授予,而侧重于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但联合培养的经历可以为博士生未来的学术生涯和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申请与要求
申请条件:以国家留学基金委与莫斯科大学互换奖学金项目中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为例,申请者需为全日制优异在读博士研究生,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且年龄不超过35岁。同时,申请者还需达到《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外语合格条件》规定的俄语水平。
申请材料:申请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时,通常需要提交包括《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单位推荐意见、有效身份证复印件、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至高学历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学习计划(外文)、国外合作导师简历、国内导师推荐信、在籍证明以及成绩单复印件等在内的申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