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留学生拿着海外学历准备考公考编时,都会碰到一个问题:公考目录里的“中文专业名”和学历认证上的直译名称可能对不上。
明明学的是相关方向,却因为这一字之差,在报名初审时就被挡在门外。但其实这里藏着一个关键操作——留服专业名称复核。今天就业中心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件事,帮你避开这场“名字乌龙”导致的淘汰危机。
什么是专业复核?
所谓专业复核,是留服中心专门为解决中外专业名称差异问题设立的补充核查机制。很多留学生申请学历认证时,并非学历不被认可,而是认证结果里的“专业名称”和国内岗位要求对不上。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国外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名称,和我国的学科目录本就存在差异;而学历认证时多采用直译的方式,往往会出现专业名称听起来不错,却和国内岗位“不对口”的情况。
举例:
在澳洲读"Marketing Communication",认证结果可能是“市场营销传播学”,但公务员目录里只认可“新闻传播学类”,这样一来,你就没法报考原本对口的岗位,处境会很尴尬。
这时候,专业认证复核就能派上用场。通过它可以申请更合理、更贴合国内认知的专业名称,像改成“新闻传播学(市场营销传播学)”,或者直接申请调整为更大类的“新闻传播学”。复核通过后,留服中心会重新出具认证书,新的专业名称就可以用于报名考试或求职。
常见问题答疑
Q:回国后哪些环节需要留服专业名称复核或者留服认证?
•求职,中大型企业HR会要求留服认证
•落户
•报考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入职、高等教育学位报考
•人才补贴或其他当地留学生优惠政策
Q:学位证书丢失,还能申请认证吗?
如证书丢失,可向颁证院校申请补发证书后再提交认证申请。
如颁证院校无法补发证书,则应提供证书副本或院校官方出具的学位授予证明(通常由学生注册部门或教务部门出具)。同时,申请人还需提交学习期间完整官方成绩单。
Q:双学位课程怎样填写认证申请?
如果两个学位体现在同一张证书上,仅需要提交一份认证申请,认证结果中将依照证书进行写实性表述;如果两个学位各自颁发证书,申请人可根据需求分别提交认证申请。
Q:复核后名称仍不符怎么办?
尝试联系招考单位,提供课程说明或导师推荐信辅助审核。
Q:细分专业无国内对应名称怎么办?
可归类至上级学科,并备注研究方向,如“教育学(国际教育政策分析)”。
Q:复核的有效时间期限是多久?
对于留学生而言,复核的有效时间期限通常是从正式收到学历认证结果之日起的12个月内(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
热门考公专业
——财会类专业
财会类专业涵盖会计、审计、统计学、财务管理和税收学等细分专业
——管理类专业
管理类专业包括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等细分专业
——法学类专业
法学类专业涵盖各类法学细分领域,包括法学理论、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程序法学等
——计算机类专业
计算机类专业是随着社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而兴起的热门专业。这些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
——新闻传播类专业
新闻传播类专业包括新闻学、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以及国际新闻与传播等细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