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9届新生画像:多元与包容的学术社区
普林斯顿大学近日公布2029届新生数据(截至7月29日),本届共录取1,409名一年级学生,另有32名转学生将在2025-26学年加入本科生社区。其中,69%的新生有资格获得经济援助,展现出学校对不同经济背景学生的支持力度。
从族裔构成来看,新生群体呈现多元特征:
亚裔美国人占比27.1%(较去年增长3.3%,达23.8%);
黑人或非裔美国人占比5%(较去年下降3.9%,为8.9%);
西班牙裔或拉丁裔占比9.2%(与去年基本持平);
国际生占比14.1%(较去年增加2.1%);
多种族学生占比7.7%(与去年相近);
白人学生占比28.5%(较去年减少2.8%);
种族身份不明学生占比8.2%。
地域分布上,新生来自美国47个州、华盛顿特区、北岛、北马里亚纳群岛,以及全球65个国家,国际化的学术氛围浓厚。专业兴趣方面,65.7%的新生倾向文学学士,27.3%对工程理学学士更感兴趣。
二、经济援助政策
普林斯顿大学在招生录取时对所有学生(包括国际生)实行Need-Blind政策——即录取过程中完全不考虑申请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支付学费的能力,仅基于学术表现。一旦学生达到录取标准,学校会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蕞高提供100%按需经济援助(学费可打折甚至全免),且毕业无需偿还。
更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宣布从2025-26学年(今年秋季生效)起实施助学金扩充计划,预计2/3的学生符合助学金申请资格,本科生平均助学金将超过8万美元。这一政策进一步强化普林斯顿在教育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方面的领先地位,确保不同经济背景的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求学机会。
三、普林斯顿的录取逻辑:分数之外,更看重什么?
作为全球TOP院校,普林斯顿大学的选拔标准一直是教育领域的关注焦点。从其官网披露的信息中,我们可以一窥其背后的录取偏好与核心考量:
1. 学术基础:扎实的课程储备
申请者需尽可能修读英语、数学、外语、实验科学和历史等核心课程,展现全面的学术素养和知识储备。
2. 综合能力:天赋、成就与贡献
除常规成绩单和推荐信外,学校更希望侧面发现学生的天赋、学术成就和个人收获,具体包括:
如何把握普林斯顿提供的学术和非学术机遇;
能为普林斯顿社区带来哪些独特的贡献;
在高中阶段如何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取得个人成就。
3. 全面发展:领导力与社区影响力
普林斯顿寻找的是能为学校和社区带来积极影响的学生。领导经历、兴趣爱好、特殊技能、课外活动、工作经历甚至承担家庭责任,都是重要的评估维度。大多数录取学生不仅是学术佼佼者,还在课堂外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
四、申请策略建议:打造真实且有潜力的个人故事
普林斯顿官方建议,申请者不必纠结于是否符合某一系列特定标准,而应聚焦于打造一份能真实展现课堂内外成就的申请材料,让学校看到:
你如何利用普林斯顿的资源实现个人成长;
你将为校园社区带来哪些独特的价值;
你在高中阶段如何克服挑战、发挥潜力。
具体而言:
突出多样性:展示你在不同领域的探索(如跨学科项目、文化活动),体现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强调影响力: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你对他人、社区或环境的积极影响(如组织公益活动、领导团队项目);
展现成长性:分享你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对策略和反思,体现韧性与学习能力。
在2025录取季,新东方前途出国凭借多年深耕高等学府申请的经验,精准把握每所院校的招生偏好,成功实现“哈耶普斯麻”大满贯(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
如果你也在规划国际教育路径,不妨尽早与专业顾问沟通,结合自身背景制定个性化申请方案,挖掘独特优势,向梦想院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