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留学已不再仅仅是"开阔眼界"的途径,而逐渐转变为一种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人生规划。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用人机构与教育部门,都在为留学生回国就业创造更多可能性。
一、国内市场:核心单位对留学生开放更多机会
近年来,留学生群体正逐步进入国内重要机构的视野。多个关键领域的公务员录用名单中,出现越来越多留学生的身影,显示出国内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正在增长。
证监会:专业匹配度高的留学生受青睐
根据中国证监会2025年公务员拟录用公示,在287名拟录用人员中,近30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占比约10%。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家的知名院校,专业集中在金融、会计、经济、法学等领域,与证监会的业务需求高度契合。
英国院校(8人):主要来自伦敦大学学院、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专业以金融、会计、经济、法学为主
美国院校(13人):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专业涵盖法学、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等
澳大利亚(2人):来自澳国立大学和墨尔本大学
新加坡(1人):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这一录用趋势反映出证监会对专业对口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表明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在国内重要机构中具有竞争力。
税务系统:多地招录留学生,来源多元化
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度拟录用公务员公示(第yi批)显示,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浙江、江苏、四川等地税务局均有录用留学生,且留学生来源呈现多元化特点:
北京:英国院校毕业生占比蕞高(5人),其次为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澳门院校
上海:以中国香港院校为主(9人),上榜的英国院校:伦敦大学学院
广东(不含深圳):留学生来源包括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新加坡等
深圳: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中国香港院校的毕业生
浙江:英国院校毕业生占比近半(8人),中国香港院校紧随其后
江苏和四川: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
税务系统的录用情况显示,不同地区对留学生的背景有不同偏好,但总体上对国际化人才持开放态度。
二、国际市场:高校积极搭建回国就业桥梁
国外高等教育机构也日益重视中国留学生的职业发展,纷纷与中国求职平台合作,为计划回国的留学生提供支持。
英国高校与中国平台合作
英国伯明翰大学与格拉斯哥大学近日联合宣布,与中国留学生求职平台JOBS海归达成合作,为即将毕业的中国留学生提供定制化就业支持。
伯明翰大学校长Adam Tickell表示,国际学生是学校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致力于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独特优势,
格拉斯哥大学校长Anton Muscatelli强调,该合作说明学校不仅关注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更重视他们向职场的过渡,希望借助这一平台为毕业生拓展更多可能性。
这种跨国合作模式为留学生回国就业提供更多资源和机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
三、给留学生的建议:做好规划,善用资源
在国内外多方为留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的背景下,留学生自身也需要积极行动:
明确职业目标:结合专业背景和个人兴趣,确定清晰的职业方向,并有针对性地提升相关技能
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参与学校和各类平台提供的就业支持服务,如求职培训、招聘信息等
提升综合竞争力:注重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这些软技能在当今职场中尤为重要
当前,留学后的职业发展路径正变得更加多元化。无论是选择回国进入核心单位,还是在国际舞台上寻找机会,留学生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明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