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女神校LSE宣布:2026年学费上涨!
从官方给出的2026年学费明细中,不得不承认,几乎所有专业学费上调,而且涨得不只一丁半点~
▍2026年学费上涨的专业
- 金融与会计:学费达到新高
会计与金融、金融学专业的学费上涨尤为显著,增加了6500英镑(涨幅约22.3%)。
如果按三年制本科总学费计算,2026届学生相比2025届将需多支付20500英镑(约合人民币20万元),学费成本大幅上升。
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经济学专业的学费上涨了5900英镑(17.4%),虽然涨幅较低,但其学费已接近4万英镑,成为LSE学费较高的专业之一,接近帝国理工学院的学费水平。
- 数据与统计:稳步上涨,学术严谨
数据科学、数学与统计学及商务专业的学费均上涨2900英镑。
- 中间梯队:低调的学费增长,扎实的学科
法学、管理学、数学与数据科学、数学与经济学、数学与经济学(数学方向)、经济学与数据科学、金融数学与统计学专业的学费统一上涨1700英镑。
- 人文社科:温和的学费上涨
学费上涨1500英镑的专业包括:精算科学、精算科学(含实习年)、人类学与法学、经济学与经济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含经济学)、地理学(含经济学)、国际关系、国际社会与公共政策(含经济学)、哲学与经济学、哲学与逻辑与科学方法、哲学与政治与经济学、政治与经济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心理与行为科学、社会学。
- 经典人文学科:缓慢的学费调整
学费上涨1400英镑的专业包括:经济史、经济史与地理、地理学、历史学、历史与政治、国际关系与中文、国际关系与历史、国际社会与公共政策(含政治方向)、语言与文化与社会、政治学、政治与哲学、社会人类学。
总体来看,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热门商科和经济学专业的学费上涨幅度较大,而部分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涨幅相对较小。
近年来,人们常说LSE是G5院校中最“亲民”的一所。然而,随着申请热度、知名度和认可度的不断提升,LSE的“身价”也是水涨船高。
那么,申请LSE的难度究竟如何呢?让我们继续深入了解。
▍LSE女神校的历届申请录取比如何?
- 排名实力:“社科领域”隐形guan军
在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LSE位列全球第56位; 在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LSE名列第50位。
LSE的学科特异性是其排名的主要原因。LSE专注于社会科学领域,不像理工科院校那样容易发表大量论文和获得高引用率,而这些因素是影响排名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领域,LSE的表现堪称ding尖。在QS学科排名中,LSE的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传媒学和哲学专业均位列英国di一。社会政策、心理学、会计与金融、数学、法律、人类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也常年位居英国前列。
- 强势专业申请数据总览
图源:tableau
在2024/25学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共收到了28,239份申请,最终发出了4,612份录取通知书,录取率大约为16.33%。最终,有1,842名学生选择入读LSE。
相比上一年的数据,申请人数从26,445人增加到了28,239人,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数也从4,324份增加到了4,612份。尽管如此,录取率基本保持不变,从16.35%略微下降到16.33%,录取比例依然维持在1:6左右,没有显著变化。
以下是申请人数最多的十大热门专业:
图源:tableau
根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最新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本科阶段的申请热度持续攀升,有7个专业的申请人数突破了1000人。
其中,经济学专业以3,731份申请量继续蝉联zui受欢迎专业的桂冠,较去年实现了逆势增长,展现出其作为LSE优势专业的强大吸引力。
法律专业稳居第二,而会计与金融专业则位列第三,形成了稳定的“三强争霸”格局。管理专业的申请量也突破了2000人,与其他热门专业拉开了显著差距。
从录取率来看,热门专业竞争异常激烈,除心理与行为科学(PBS)录取率为23.34%外,其他热门专业的录取率均低于平均值(16.33%)。
- 中国学生申请LSE数据总览
根据官方报告,24/25年申请LSE的中国大陆学生共有3822人,最终发放554份录取通知书,录取率为14.5%,略低于全球平均录取率。最终有215名学生成功入读。
近三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学生申请数量逐年下降,但今年发放的Offer数较大幅度上涨,offer率整体还是增幅趋势,反映出LSE对中国学生群体的青睐度持续提升。
5. 中国学生偏爱的热门专业
中国学生申请人数最多的十大专业:
图源:tableau
中国申请者的热门专业与全球排名相比,仍存在一些差异。
尽管经济学排名di一,管理、会计与金融、心理与行为科学(PBS)等热门专业也仍未能进入榜单,中国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理科专业,例如数学、数据科学和统计学等更受欢迎。
从录取率来看,中国学生在部分专业的录取率不仅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甚至更高!
要获得理想院校的青睐,没有捷径,夯实语言和学科基础,提高自己的学术竞争力是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