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行业内比较靠谱的预测,今年预计有3.8万中国留学生选择新加坡,比去年多了两成多,直接刷新了往年的纪录 —— 这数字一出来,不少留学家庭的计算器都要按出火星子了。
尤其是被大家称作 “新二所” 的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2025 年放出了少见的扩招信号,申请量一下子涨了 28.2%,直接把申请竞争的热度又往上推了一把。
这股留学热背后,到底是政策给的红利、产业藏的机会,还是悄悄藏着门槛和风险?咱们慢慢捋。
1、新加坡留学热潮:为何居高不下
根据新加坡教育部 2025 年最新统计,中国留学生总人数预计会突破 6 万,其中今年新增的就有 3.8 万,同比多了 22%。能让留学热度涨得这么快,主要靠三个 “推手”:2、全球优质教育资源
新加坡国立大学(QS 全球第 8)、南洋理工大学(QS 全球第 15)常年在全球百强院校里稳坐前排,尤其在计算机、工程、金融这些热门领域,简直是中国学子的 “申请热门款”,吸引力一点不含糊。
3、欧美签证趋严的替代效应
现在美国 F1 签证等得人花儿都谢了,英国 PSW 签证名额也紧了不少,不少原本打算去欧美的学生,干脆把目光转去了新加坡 —— 毕竟 “曲线留学” 总比卡在签证上强。
4、高就业回报
新加坡公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有 86.5%(十个人里差不多九个能顺利找到工作),月薪中位数是 4313 新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 2.35 万元,这个收入水平,回老家过年都能挺直腰杆。而且当地 13 个紧缺行业还为留学生开放了额外就业加分,想靠留学找好工作的人,基本都会把新加坡列进选择。
除此之外,新加坡政府的 “智慧国 2025” 计划,在 AI、数据科学、半导体这些新兴产业上砸了不少资源,刚好和中国学生申请理工科占比 48.13% 的趋势对上了,留学的 “性价比” 又高了一层。
5、“新二所”扩招,机会与门槛并存
2025 年,NUS 和 NTU 拿出了少见的扩招力度:
NUS:研究生在读人数从 11714 人涨到 13072 人,多了 11.5%,其中计算机、电气工程专业扩招最明显;
NTU:研究生人数从 9777 人增至 10608 人,增长 8.5%,还新开了 “应用人工智能计算” 硕士项目,直接对接本地 AI 产业 —— 等于读书的时候就离工作近了一步。
但别以为扩招就好上岸,这两所学校走的是 “宽进严出” 的路子:
语言门槛放宽:NUS经济学硕士雅思要求降到了6.0,NTU 传媒类专业雅思也降到 6.0,算是给语言成绩稍弱的同学留了点空间;
学术硬性门槛提升:八成录取的同学 GPA 都过了80分,计算机这类热门专业,GRE 还得 320 分以上。如果是双非院校的学生,就得靠科研论文、跨国企业实习这些 “加分项” 来补学历的短板,不然很难突围。
为了跟上产业需求,两所学校还在加快交叉学科的布局:
NUS 新增了 “可持续发展数据科学”“智能制造” 等复合专业;
NTU 设立了 “人工智能 + 商业分析” 双学位,毕业前还得完成企业实训和行业认证 —— 等于毕业时手里多了 “就业敲门砖”。
6、拼硬实力+押准时间点
时间规划
提前批优势:NUS 提前批 8 月就开放,首轮录取率比常规批足足高了两成,热门专业要是放着提前批不投,简直像错过奶茶第二杯半价;
材料准备:推荐信别光说 “同学很优异”,得拿出真凭实据,比如参与过什么科研、干过什么亮眼的实习;个人陈述也得扣紧 “智慧国 2025” 相关专业的发展趋势,不然很容易被淹没在申请池里。
背景提升
科研 / 论文:优先参与 AI、芯片、数据科学相关的项目,要是能发表几篇有分量的论文,申请时腰板都能更硬;
实习:瞄准汇丰、星展银行、Grab、Shopee 这些新加坡本土的跨国企业,攒点本地实习经验,比只在国内实习更有说服力。
风险对冲
联申方案:可以试试 “新二所 + 港三所” 的搭配,分散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别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
备选路径:要是直接冲 “新二所” 没把握,申请新加坡理工学院或私立院校预科也算是条 “曲线救国” 的路子,总比硬撞南墙强。
2025 年的新加坡留学市场,更像一个 “机遇和门槛并存、机会与风险都在” 的竞技场。“新二所” 扩招确实释放了好消息,但也把申请门槛和内卷程度往上提了提。
想在这场竞争里脱颖而出,靠的不再是 “头脑一热就申请”,而是得精准找到自己的定位、提前做好规划,还得根据情况随时调整策略 —— 毕竟留学是件大事,盲目冲动可不行。
如需进一步了解新加坡留学相关信息,欢迎点击【在线咨询】,以便给您进行精准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61号远洋大厦B座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