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上美国的土地,面对满眼陌生的街景和处处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少同学估计会像被空投到新地图的玩家,有点手足无措。为了让大家少走些冤枉路,我们整理了 10 件落地后必须搞明白的事,从柴米油盐到课堂作业都有涉及,照着做准没错!
想获取更多美国本科留学干货?赶紧关注我们
1 手机卡和银行卡:留学生的 "双开门"
美国手机运营商里,AT&T、T-Mobile、Verizon 算是老大哥级别,而 Mint Mobile、Ultra Mobile 这类预付费套餐,因为性价比高成了留学生圈的常客。
小提醒:先整个临时卡过渡,等安顿下来再挑长期套餐更稳妥。
办银行卡时,记得带上护照、I-20 表格和住址证明(比如租房合同),Chase、Bank of America 这类网点多的银行比较方便。
建议:先申请借记卡(Debit Card),顺便绑上 Apple Pay 或 Google Pay,出门带个手机就行。
2 学校注册和 Orientation:入学头一关
到学校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注册(Check-in),再去参加新生 Orientation。这里能了解校园资源、选课系统、学术要求这些关键信息,要是错过了,搞不好会影响选课,甚至让签证状态亮红灯!
3 出行方式:选对工具不迷路
像纽约、芝加哥这种大城市,公共交通很发达,办张地铁卡(比如 NYC MetroCard、芝加哥 Ventra Card)就能畅行。
要是学校在郊区或小城市,那得早点把驾照提上日程(可以先换国际驾照或考 Permit)。二手车在留学生中很常见,但别忘了给车上保险,不然上路心里不踏实。
4 租房:合同里藏着大学问
在校外租房,一定要签正式合同,对 "二房东" 和那些看着就不靠谱的房源得多留个心眼。推荐去 Zillow、Apartments.com这类平台看看,或者通过学校的 CSSA 找合租伙伴也不错。
划重点:交押金前必须实地看房,确认水电、网络包不包含在内,别让隐性费用悄悄掏空钱包。
5 SSN:想打工就得办
Social Security Number(SSN)是合法打工的 "通行证",校内工作(比如 TA、RA)可以申请,校外的 CPT/OPT 也少不了它。
准备好雇主证明信,去 SSA 办公室就能办理。
6 医疗保险:别等生病才想起
美国的医疗费用可不便宜,学校的保险通常会自动扣费,也可以选校外的(比如 ISO)。
平时有点小毛病,去 CVS、Walgreens 买非处方药就行;情况紧急但不算危及生命的,去 Urgent Care 比去 ER(急诊室)划算多了。
7 时差与社交:入乡随俗有技巧
刚到美国,时差可能会让你白天困成猫,晚上精神得像猫头鹰。美式社交比较直接开放,但也得注意保持边界感,别让人觉得你没分寸。
参加社团活动、校友聚会是拓展人脉的好机会,但别因为别人都去就跟着瞎掺和,Peer Pressure 这东西得顶住。
8 安全问题:时刻记在心上
美国有些地方治安不太好,晚上最好别一个人瞎转悠,911 这个报警兼急救电话得记牢。
可以下个安全 APP,比如 Citizen 能看附近的警情,Noonlight 能一键报警,心里能踏实点。
9 花钱规划:别掉进信用坑
在美国,现金用得不多,信用卡倒是有不少积分返现活动,但可别乱开卡,不然会影响信用分!Discover 对学生比较友好,Chase Freedom 也值得考虑。
购物时记得用 Student Discount,UNiDAYS 和学生证都能派上用场,超市里 Costco、Trader Joe’s 的性价比挺高。
10 签证与学术:红线不能碰
持 F1 签证得保持全职学生身份,每学期至少修 12 学分,打工时间别超过每周 20 小时。
学术诚信这块儿可得拎清!抄袭、代写这种事一旦被发现,很可能会被开除,引用的时候一定要规范,Turnitin 查重工具得用好。
最后的小叮嘱
留学不光是来读书的,更是一个学会独立、慢慢成长的过程。遇到困难别慌,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写作中心、心理咨询室这些资源都可以用起来,和同学之间也互相照应着点。祝大家留学之路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开开心心!
如需进一步了解美国留学相关信息,欢迎点击【在线咨询】,以便给您进行精准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61号远洋大厦B座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