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H-1B签证制度可能迎来重大转折——一项引入“加权选拔”机制的新提案已通过白宫审核,未来中签可能不再全靠运气,而是与工资水平等因素挂钩。不过请注意:该提案目前仅完成初步审批,尚未生效。接下来,它还需在《联邦公报》上公布,并进入公众意见征询阶段,才有可能最终落地。
政府表示,此举旨在推动企业提供更高薪酬,增加优质人才的留美机会,尤其有利于高薪岗位,同时可有效抑制ICC(印度咨询公司,常被称作“印度皮包公司”)滥用抽签机制。但也有人担忧,应届毕业生和经验较少的申请人中签难度可能会增大。
事实上,“薪资加权”并非首次提出。早在2020年特朗普执政期间,类似提案就曾进入公众视野,但因程序与合法性质疑被搁置。如今它重回讨论焦点,迅速引发留学生广泛关注:有人焦虑自己是否将彻底失去留美机会,也有人积极备战,瞄准高薪岗位。
🔥深度解读:如果H-1B按薪抽签,谁赢谁输?
📊 回顾2026财年,美国移民局共收到超过34万份有效H-1B注册,中签率约35%,创近四年新高。这一方面得益于“一人一抽”政策的严格执行,另一方面也源于移民局对虚假注册的持续清理。
而一旦“薪资加权”制度落地,H-1B抽签将不再是完全随机,高薪申请人中签几率将显著提高。
⚠️ 低薪与低增长行业或面临更大压力
目前虽未明确是否按行业或地区设定工资门槛,但若政策实施,无论专业和岗位,工资水平将成为中签关键。例如:
即便在现行制度下,这些专业通常仅一年OPT,抽签机会只有一次。新规若执行,其留美路径将更为艰难。
🚀 技术岗成最大赢家,高薪成“签证通行证”
与此相反,计算机、数据科学等技术岗位因行业需求大、薪资竞争力强,将成为最大受益者。例如:
若实施“加权抽签”,高薪申请人可能享受多次抽签机会或更高权重。常见算法可能包括:
技术岗不仅起薪高,晋升也较快。例如SDE岗位通常两年可晋升至下一职级,工资随之跃升,进一步巩固其签证优势。
✅ 新政同时打击ICC滥用,利好真实求职者
这一变化也有助于遏制ICC公司通过低薪、多注册手段操纵抽签结果,让真实就业、高能力的留学生获得更公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