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保护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澳大利亚凭借丰富的农业资源、先进的林业管理技术及优质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农业和林业领域留学生的热门选择地之一。昆士兰大学作为澳大利亚 “八大名校” 成员,其农业和林业专业依托深厚的办学积淀、前沿的科研实力与产业联动优势,在学界与行业内均享有良好声誉。对于计划赴澳深造的学生而言,深入了解昆士兰大学农业和林业专业的核心信息,是判断其是否契合自身留学目标的关键。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该专业的各方面情况,为学生呈现其真实实力与发展潜力。
一、办学历史与院校背景
1.办学历史
昆士兰大学的农业相关教育起源可追溯至 1910 年,当时学校在理学院开设农业科学基础课程,初期聚焦热带作物种植、土壤改良等方向,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农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20 世纪 30 年代,随着昆士兰州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需求的凸显,学校将林业相关课程纳入教学体系,逐步形成农业与林业协同发展的学科格局。
1955 年,昆士兰大学正式成立农业与环境科学学院,将农业和林业专业整合其中,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与科研方向。20 世纪 80 年代后,该专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开始在热带农业技术、森林生态修复、可持续林业管理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形成 “热带特色、科研驱动实践” 的专业特色。如今,昆士兰大学农业和林业专业已成为澳大利亚农业与林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尤其在热带农业与森林生态保护方向具备鲜明优势,培养了大批投身农业技术研发与森林资源管理的专业人才。
2.院校背景
昆士兰大学坐落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布里斯班市,是澳大利亚 “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成员、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以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工程学等学科见长。学校在农业和林业领域的发展始终与澳大利亚热带农业产业、森林资源管理需求紧密结合,依托昆士兰州丰富的热带农田、热带雨林资源,构建了 “产学研” 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
从院校资源来看,昆士兰大学每年投入农业和林业相关领域的科研经费超过 2 亿澳元,这些经费广泛用于实验室升级、科研项目开展、学生实践补贴等方面。此外,学校与澳大利亚农业与水利部、昆士兰州林业委员会、国际农业科技企业(如拜耳作物科学、澳大利亚农业科技公司 Nufarm)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科研与就业渠道。
二、教育资源
昆士兰大学农业和林业专业的教育资源涵盖师资队伍、科研设施、实践平台等多个维度,为学生打造了优质的学习与研究环境:
1.师资力量
该专业所在的农业与环境科学学院共拥有超过 220 名全职教师,其中 90% 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且多数教师具备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或国际科研经历。例如,部分教师长期参与澳大利亚热带作物育种项目,推动香蕉、甘蔗等作物品种改良;部分教师专注于热带雨林生态保护研究,参与过亚马逊雨林、东南亚热带雨林的国际合作项目,能够将行业前沿动态与实际案例融入课堂教学。
教师团队的研究方向覆盖广泛,包括热带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生态系统管理、森林资源规划、林业碳汇研究、热带森林生态保护等领域。据学校统计,该专业平均每位教师指导 4-6 名研究生,师生互动频繁,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职业规划,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指导,例如帮助学生对接热带农业科研项目、推荐林业企业实习机会等。
2.科研与实践设施
1)实验室资源
学院拥有多个高水平专业实验室,如热带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森林生态监测实验室、精准农业技术研发实验室等。其中,热带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配备基因测序仪、细胞培养设备等先进仪器,学生可在此开展热带作物抗病性研究、基因编辑实验,尤其在香蕉枯萎病防治、甘蔗产量提升等研究方向具备优势;森林生态监测实验室设有气象观测站、林木生长动态监测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热带雨林生态数据,为学生开展森林生态研究提供支持。
2)实践基地
学校拥有面积超过 3000 英亩的实验农场与林场,这些基地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域,包括热带作物种植区(如香蕉、甘蔗、芒果种植园)、热带雨林保护区、经济林培育区等。学生可在实验农场参与热带作物种植管理、农业技术测试等实践活动,例如在甘蔗种植区,学生可参与精准灌溉技术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治等实操;在热带雨林保护区,学生可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林木生长监测、生态修复等工作,将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场景。此外,学校还在昆士兰州北部设立热带农业研究站,为学生提供热带农业实地研究与实践的平台。
3)合作资源
昆士兰大学与澳大利亚及全球的 150 余家农业企业、40 余个林业管理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如澳大利亚农业科技公司 Nufarm、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东南亚热带农业研究机构等。这些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岗位,例如,学生可在实习期间参与热带作物品种改良项目、热带雨林生态修复工程等,积累行业实践经验。据统计,该专业 92% 以上的本科生在毕业前能获得至少一次行业实习机会,其中 30% 的实习岗位位于热带农业或林业相关国际机构。
三、教学模式
昆士兰大学农业和林业专业采用 “理论奠基、热带特色、实践强化” 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与行业适配性,尤其突出热带农业与森林生态保护方向的特色优势:
1.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与实践课程三部分构成,各部分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知识与能力培养体系,同时融入热带农业与林业特色内容:
1)核心课程
农业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热带农业生态学》《热带作物栽培学》《农业经济学基础》《土壤科学与改良》等,重点围绕热带作物生长规律、热带农业生产管理展开;林业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热带森林培育学》《森林资源管理》《林业政策与法规》《热带雨林生态保护》等,聚焦热带森林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框架,掌握热带农业与林业领域的核心原理与发展规律。
2)选修课程
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与职业规划,选择跨学科或细分领域的选修课程。例如,农业专业学生可选修《有机热带农业认证与管理》《热带农产品国际贸易实务》《精准农业技术应用》;林业专业学生可选修《森林碳汇计量与评估》《热带木材可持续利用》《森林防火技术》。此外,学生还可跨学院选修环境科学、地理学、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的课程,拓宽知识广度,培养跨学科思维。
3)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在总学分中占比超过 35%,包括农场实习、林场实践、科研项目参与、热带地区实地调研等。其中,本科阶段学生需完成至少 200 小时的实践活动,包括为期 8 周的热带农场或林场实习,并提交实习报告;研究生阶段则要求参与至少 1 项科研项目或产业合作项目,部分项目需前往昆士兰州北部热带地区或东南亚热带农业 / 林业基地开展实地调研。例如,研究生可参与 “东南亚热带雨林生态保护” 国际合作项目,前往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开展森林资源调查与生态修复实践。
2.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
教师在课堂中引入大量澳大利亚本土与国际热带农业、林业案例,如分析昆士兰州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东南亚热带雨林生态修复政策等,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在《热带农业经济学》课程中,教师会以澳大利亚香蕉产业应对市场波动的案例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讨论热带农产品市场风险管控策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与行业分析能力。
2)项目式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项目式学习,例如,学生团队需为昆士兰州某热带农场设计一套 “生态农业发展方案”,从土壤评估、热带作物选择、种植技术确定到市场推广计划制定全程参与,最终向农场负责人与专业教师进行方案展示与答辩。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培养了其解决热带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科研融入教学
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便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生阶段则要求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尤其侧重热带农业与林业方向。例如,本科生可参与 “昆士兰州芒果抗病品种培育” 项目,协助完成品种筛选、病害检测等工作;研究生可围绕 “热带雨林碳汇计量”“热带作物节水技术” 等方向开展独立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可通过学术会议或期刊发表。
四、文化传统与校园环境
1.文化传统
昆士兰大学的校园文化以 “创新探索、多元包容、服务社会” 为核心,这种文化在农业和林业专业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1)创新探索精神
学校鼓励学生在热带农业和林业领域开展技术创新与实践探索,每年举办 “热带农业与林业创新设计大赛”,学生可围绕热带作物种植技术改良、热带雨林资源高效利用等主题提交创意方案,杰出方案有机会获得资金支持进行落地测试。例如,2023 年某学生团队提出的 “利用甘蔗渣生产有机肥料” 方案,获得大赛资助并在昆士兰州南部农场进行试点应用,有效提升了农业废弃物利用率。
2)多元包容氛围
昆士兰大学拥有来自全球 130 多个国家的学生,农业和林业专业的国际学生占比约 30%,形成了多元文化交流环境。学院定期组织 “国际农业与林业文化周” 活动,学生可分享不同国家的农业传统、林业管理经验,例如东南亚学生介绍水稻种植文化、非洲学生分享热带草原林业管理模式,促进跨文化理解与协作。
3)服务社会理念
昆士兰大学农业和林业专业长期秉持服务社会的理念,学生经常参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森林保护志愿活动。例如,学生团队会走进昆士兰州农村地区,为农户提供热带作物种植技术指导;参与布里斯班周边热带雨林的养护工作,清理外来入侵物种、种植本土树种,助力当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与 “澳大利亚农村帮扶计划”,为偏远地区农场提供技术支持。
4)校友文化
该专业拥有庞大的校友网络,校友分布在澳大利亚及全球农业与林业领域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学校每学期组织校友分享会,校友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分享职业发展经验,部分校友还会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推荐、职业规划指导等帮助。据统计,该专业校友在澳大利亚农业与林业领域的企业管理层中占比达 20%,在昆士兰州林业委员会、农业部门中担任重要职位的校友超过 50 人。
2.校园环境
1)地理位置
昆士兰大学主校区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布里斯班市圣卢西亚区,距离布里斯班市中心约 7 公里,交通便利。布里斯班市属于亚热带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周边环绕着大量热带农场、热带雨林保护区(如丹百林国家公园),为农业和林业专业学生的实践与调研提供了天然优势。该市治安良好,生活成本低于悉尼、墨尔本等澳大利亚一线城市,适合学生学习与生活。
2)校园设施
校园内设有专门的农业与林业图书馆,藏书量超过 50 万册,涵盖农业科学、林业工程、热带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书籍、期刊与学术论文;此外,学校拥有多个学生活动中心、运动场馆、食堂及宿舍区,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社交需求。校园内还建有农业科技展览馆,展示热带作物品种、林业技术成果及农业机械发展历程,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3)自然环境
布里斯班市周边拥有多个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如丹百林国家公园、摩顿岛国家公园等。其中,丹百林国家公园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成为林业专业学生开展实地调研的重要场所;布里斯班河畔的农业试验田,为学生提供了热带作物种植实践的空间。据统计,该校农业和林业专业学生平均每月有 3-4 次前往周边自然区域开展实践或调研活动,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热带自然环境资源。
五、申请条件
昆士兰大学农业和林业专业的申请条件因学历层次(本科、硕士)有所差异,以下为主要申请要求:
1.本科申请
1)学术成绩
要求申请者完成高中阶段课程,且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一本线以上(不同省份分数线略有差异);或完成国际课程(如 A-Level、IB、AP),A-Level 成绩达到 ABB-BBC(其中生物、化学或数学至少一门达到 B),IB 成绩达到 30-32 分;部分课程要求申请者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如生物、化学、地理等。
2)语言成绩
国际学生需提供托福或雅思成绩,托福总分不低于 87 分(听力、阅读不低于 21 分,口语、写作不低于 20 分),雅思总分不低于 6.5 分(单项不低于 6.0 分);若学生母语为英语或在英语授课院校完成至少 2 年学习,可申请豁免语言成绩。
3)申请材料
包括个人陈述(阐述对农业或林业专业的兴趣、相关经历及未来规划,需体现对热带农业或林业领域的认知)、高中成绩单、推荐信(1-2 封,其中 1 封需来自科学学科教师)、课外活动经历证明(如农业相关科研实践、环保志愿活动、植物培育项目等)。
4)附加要求
部分细分方向(如热带森林生态保护)要求申请者提交 1 份与专业相关的短文,介绍自己参与过的生态保护或农业实践经历,展示对专业的热情与实践能力。
2.硕士申请
1)学术背景
要求申请者拥有本科阶段相关专业学位(如农业科学、林业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均分不低于 75-80 分(根据本科院校背景有所差异,985/211 院校均分要求通常为 75 分,双非院校均分要求通常为 80 分);部分研究型硕士项目优先录取具备科研经历的申请者,如参与过农业或林业相关科研项目、发表过学术论文(非强制),尤其青睐有热带农业或林业研究经历的申请者。
2)语言成绩
托福总分不低于 94 分(听力、阅读不低于 23 分,口语、写作不低于 21 分),雅思总分不低于 7.0 分(单项不低于 6.5 分);部分项目接受 PTE 成绩,总分不低于 67 分(单项不低于 61 分)。
3)标准化考试
多数授课型硕士项目不强制要求提交 GRE 或 GMAT 成绩,但研究型硕士项目建议提交 GRE 成绩(数学部分不低于 155 分),以增强申请竞争力;部分跨专业申请的学生,需提交相关学科的补修课程成绩证明(如生物、化学基础课程)。
4)申请材料
包括个人陈述、本科成绩单、推荐信(2 封,其中 1 封需来自学术导师,阐述申请者的学术能力与科研潜力)、科研经历或工作经历证明(如实习报告、项目经历描述,有热带农业或林业相关经历者优先)、研究计划(针对研究型硕士项目,需明确研究方向、研究问题与初步方案,字数约 1500-2000 字,建议结合热带农业或林业特色方向)。
3.申请竞争情况
据昆士兰大学招生办公室数据,近年来该专业本科阶段的录取率约为 20%-25%,硕士阶段的录取率约为 18%-22%,其中热带农业技术、热带森林生态保护等特色细分方向竞争更为激烈。在申请成功的学生中,约 70% 拥有农业或林业相关的实践经历或科研经历,本科阶段均分达到 80 分以上的国际学生占比超过 60%,有热带农业或林业实践经历的申请者录取率比普通申请者高 15%-20%,这一数据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学术能力、实践潜力及热带领域适配性的重视。
六、就业前景
昆士兰大学农业和林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尤其在热带农业与森林生态保护领域具备明显优势,就业率与薪资水平表现良好,在行业内拥有一定的认可度:
1.就业方向
1)农业领域
毕业生可进入农业科技企业(如拜耳作物科学、Nufarm、先正达)从事热带作物品种改良、农业技术研发、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尤其在香蕉、甘蔗、芒果等热带作物相关岗位具备优势;进入政府农业部门(如澳大利亚农业与水利部、昆士兰州农业厅)从事农业政策制定、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监管等工作;进入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从事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全球粮食安全政策研究等工作,尤其在东南亚、非洲等热带地区农业合作项目中具备优势。
2)林业领域
毕业生可进入林业企业(如澳大利亚林业集团 HVP Plantations、国际林业公司 Södra)从事热带林木培育、森林资源管理、木材加工技术研发等工作;进入政府林业部门或自然保护区(如澳大利亚林业委员会、昆士兰州国家公园管理局)从事热带雨林生态监测、生态修复项目管理、森林防火等工作;进入环境咨询公司(如 AECOM、Arcadis)开展热带森林碳汇评估、林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等业务,尤其在热带雨林生态保护相关项目中需求旺盛。
3)科研与教育领域
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之后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如在大学担任农业或林业专业教师,或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热带农业研究中心等机构开展热带作物遗传育种、热带雨林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研究项目。
2.就业率与薪资水平
据昆士兰大学就业报告显示,该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后 6 个月内的就业率约为 88%,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约为 92%,其中热带农业技术、热带森林生态保护方向毕业生就业率比其他方向高 5%-8%。薪资方面,澳大利亚本土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约为 6 万 - 6.8 万澳元 / 年,硕士毕业生平均起薪约为 7.2 万 - 8 万澳元 / 年;在国际组织或跨国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薪资水平更高,平均起薪约为 8.5 万 - 9.5 万澳元 / 年。
具体薪资因岗位类型与工作地区略有差异,例如,在昆士兰州农业科技企业从事热带作物研发的硕士毕业生,起薪可达 7.5 万 - 8.2 万澳元 / 年;在澳大利亚林业委员会从事热带雨林管理的毕业生,起薪约为 7 万 - 7.5 万澳元 / 年;在 FAO 东南亚办事处从事热带农业项目管理的毕业生,年薪约为 9 万 - 10 万澳元。
3.案例参考
某学生本科毕业于昆士兰大学热带农业科学专业,在校期间参与了 “昆士兰州甘蔗抗病品种培育” 科研项目,并在 Nufarm 公司完成实习,负责甘蔗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测试工作。毕业后入职该公司热带作物研发部门,担任技术研发助理,月薪约 5800 澳元,入职 1 年后因参与的 “抗枯萎病甘蔗品种” 项目成功落地,晋升为研发小组副组长,月薪提升至 7200 澳元。
另一学生硕士毕业于该校热带森林生态保护专业,研究方向为热带雨林碳汇计量,在校期间参与了 “东南亚热带雨林碳汇评估” 国际合作项目。毕业后通过学校推荐进入澳大利亚林业委员会,负责昆士兰州热带雨林资源监测与碳汇项目管理工作,年薪约 7.3 万澳元,工作 2 年后被选派至 FAO 非洲办事处,参与非洲热带森林生态修复项目,年薪提升至 9.2 万澳元。
七、国内认可度
昆士兰大学农业和林业专业在国内的认可度较高,从学术交流到就业市场均展现出良好适配性,尤其在热带农业与森林生态保护领域,为回国发展的毕业生提供了稳定的职业支撑:
1.学术认可度
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普遍认可昆士兰大学的学术实力,该校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热带农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多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科研、学术研讨与师生交换活动。例如,昆士兰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热带农业研究所共同设立 “热带作物遗传育种联合实验室”,双方科研团队围绕香蕉、甘蔗等热带作物抗病性研究开展合作,学生可参与跨校科研项目,共享实验资源与学术成果。
从昆士兰大学农业和林业专业毕业的中国留学生,若选择回国深造或进入科研机构,学历背景能得到充分认可。近 5 年数据显示,回国的该专业硕士毕业生中,约 30% 进入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其中部分学生凭借在昆士兰大学参与的热带农业、林业科研项目经历,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 等科研支持。例如,某中国留学生从昆士兰大学热带森林生态保护专业硕士毕业后,因在热带雨林碳汇建模领域的研究成果,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聘为科研助理,直接参与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 项目,入职 1 年便以核心成员身份发表多篇相关学术成果。
2.就业认可度
在国内就业市场,昆士兰大学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热带领域特色优势与国际视野,在农业和林业相关领域具备明显竞争优势:
企业层面:国内大型农业企业(如中化集团、新希望集团、海南橡胶集团)、林业企业(如中国林业集团、广东农垦集团)在招聘热带农业技术研发、热带林木管理、国际业务拓展等岗位时,优先考虑拥有海外知名院校背景且具备热带领域经验的候选人,昆士兰大学毕业生在这类岗位中表现突出。据招聘平台数据,在国内热带农业企业的海外人才招聘中,昆士兰大学农业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简历通过率比普通院校高 25%-30%。
近 3 年回国就业的该专业毕业生中,约 65% 进入上述类型企业,平均起薪约 18 万 - 28 万元 / 年,部分进入国际业务部门或热带项目部门的毕业生,因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与热带项目经验,起薪可达 30 万元 / 年以上。例如,某学生从昆士兰大学热带农业经济专业硕士毕业后,入职海南橡胶集团国际业务部,负责东南亚橡胶种植园合作项目对接。其凭借在昆士兰大学学习的热带农业经济分析知识与国际项目管理经验,成功推动了 “中泰橡胶种植技术合作项目” 落地,帮助企业优化海外种植园管理模式,入职 1 年便获得公司 “年度杰出新人” 称号,年薪提升至 26 万元。
政府与事业单位层面:国内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属的事业单位,以及海南、云南、广西等热带地区的农业与林业部门,在招聘海外高层次人才时,昆士兰大学的学历背景具有一定的认可度。部分毕业生通过 “人才引进计划”“选调生” 等渠道进入政府部门,享受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资金等政策支持。
例如,某毕业生通过云南省 “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进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负责热带作物研究所的香蕉品种改良项目。其运用在昆士兰大学掌握的热带作物遗传育种技术,优化了云南省香蕉种植的品种结构,推动培育出 2 个适应本地气候的抗病品种,入职 2 年便成为项目核心成员,获得单位 “青年科研骨干” 表彰。此外,国内环保组织(如自然之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国际非营利机构(如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中国办公室)在开展热带森林保护项目时,也对昆士兰大学林业专业毕业生青睐有加,优先录用具备热带雨林研究经验的候选人。
结尾
综合来看,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农业和林业专业凭借悠久的办学历史、优质的教育资源、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良好的就业前景与较高的国内认可度,具备较高的推荐价值。尤其在热带农业与森林生态保护领域,该校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与科研积累,形成了不可替代的专业特色,为有意向深耕该领域的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学习平台。
在学习层面,学校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丰富的热带农业与林业实践资源,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培养解决热带地区农业与林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大量的国际合作项目与行业实习机会,可让学生提前熟悉全球热带农业与林业发展动态,积累国际项目经验。在职业发展层面,无论是留在澳大利亚就业、进入国际组织,还是回国参与热带地区农业与林业建设,昆士兰大学的专业背景与校友网络都能为学生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其在细分领域找到理想职业方向。
当然,学生在选择时也需结合自身情况,充分考虑申请难度、留学成本(该校本科年均学费约 3.5 万 - 4.2 万澳元,硕士年均学费约 3.8 万 - 4.5 万澳元,加上布里斯班市年均生活费约 2 万 - 2.5 万澳元,全年总花费约 5.5 万 - 6.7 万澳元)与职业规划。若学生对热带农业、热带雨林生态保护有浓厚兴趣,或计划在国内热带地区(如海南、云南)、东南亚、非洲等区域从事农业与林业相关工作,昆士兰大学无疑是值得优先考虑的选择。
未来,随着全球对热带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热带雨林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具备昆士兰大学教育背景与热带领域专业能力的人才,有望在相关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推动技术创新、参与国际合作,还是助力国内热带地区产业升级,都将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如需了解出国,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免费在线咨询>>>
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在线评估>>>
声明: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