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就业 | 注意!国考报名即将启动!3.81万名额,这些就业路径别错过!
2025.10.15
浏览
来源:
济南新东方前途出国
摘要:国考招录季如约而至!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正式发布公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将全面启动,本次计划招录规模达3.81万人,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优质职业机会。
国考招录季如约而至!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正式发布公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将全面启动,本次计划招录规模达3.81万人,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优质职业机会。
核心时间节点
报名与笔试时间已明确,考生需精准把握关键时段,避免错过报考:
网上报名时段: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逾期报名通道将关闭。报考者需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6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6)完成注册、职位选择、信息填报等操作。
公共科目笔试时间:11月30日,笔试将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及部分指定城市同步举行,具体考场安排需以准考证信息为准。
留学回国人员报考政策
针对留学回国人员的报考需求,公告给出详细指引,保障相关群体报考权益:
职位选择范围:留学回国人员可依据自身学历、专业等条件,报考符合要求的各类职位。其中,2024 年1月1日至面试前取得国(境)外学位且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可报考仅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职位,享受与国内应届毕业生同等报考资格。
额外材料要求:报考时,除需按规定提交《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中要求的基础材料外,还需在面试前向招录机关补充提交学位证书及教育部门出具的学历认证材料。学历认证流程可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官网查询,建议提前办理,避免影响面试资格审核。
留学回国人员多元就业路径
国考是留学回国人员进入体制内、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但除国考外,国内还有多条适配留学生背景与优势的就业路径,可根据自身职业规划灵活选择:
一选调生计划:党政机关储备人才通道选调生项目是专门为毕业生设计的人才培养计划,核心目标是选拔高素质人才到基层锻炼,作为未来领导干部后备力量重点培养,主要分为中央选调和地方选调两个层次。其中,地方选调中的定向选调对留学生尤为友好——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市将海外知名高校纳入定向选调范围,为留学生提供了直接进入党政机关工作的快速通道。
二事业单位:专业对口的公共服务平台事业单位(涵盖科教文卫等领域)是仅次于政府机关的公共部门,岗位与留学生专业适配度高,如高校教师、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科研院所研究员等。这类岗位招聘灵活度高,部分单位针对高层次人才采取 “免笔试” 模式,直接通过 “面试 + 试讲 / 专业实操” 考核能力,更注重留学生的学术背景、专业技能与国际视野,适合希望在专业领域深耕、追求工作稳定性的留学生。
三央企国企:国际化发展的优质舞台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凭借平台广阔、待遇稳定、福利完善的优势,成为留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加速,海外市场拓展、跨境业务管理、国际品牌运营等岗位需求持续增长,留学生的语言优势、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国际视野在此类岗位中极具竞争力,既能获得稳定的职业保障,又能充分发挥自身海外经历优势。
四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人才引进计划是各地为吸引高层次人才设立的 “快速入职通道”,直接绕过统一笔试环节,通过面试、专业评审等方式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尤其适合35岁以下(部分城市放宽至40岁)、具备“高学历 + 高技能”特点的留学生,如博士学历持有者、省级以上奖项获得者,或符合地方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此类岗位多为事业编制或国有企业正式岗位,薪资待遇高于同地区同类型岗位,部分城市还会提供人才公寓、子女入学优先权、配偶就业协助等全面保障,降低留学生回国就业的生活压力。
无论是报考国考,还是选择其他就业路径,建议留学生及广大求职者提前做好以下准备:
一、信息梳理:登录国考专题网站、各地人社部门官网、目标单位招聘平台,仔细研读招考公告、岗位要求与政策细则,明确自身条件与岗位的匹配度,避免盲目投递;二、材料准备:提前整理学历证书、学历认证报告、获奖证明、实习经历证明等材料,尤其留学生需确保学历认证流程尽早完成,避免因材料缺失影响报考或求职进度;三、能力提升:针对目标岗位需求,强化专业知识储备与实操能力,同时注重面试技巧训练,充分展现自身优势与职业潜力。
随着国考大幕正式拉开,新一轮求职大战也已同步开启。每一份岗位机会的背后,都承载着大家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前途君在此衷心祝愿所有求职者:无论是冲国考,还是角逐其他就业赛道,都能精准定位、高效备考,最终顺利找到心仪的岗位,在理想的职业舞台上开启全新篇章!
【资讯】中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地图:哪里是985/211与中外合办的高地?
【资讯】留学选专业新方向:聚焦国内17类新兴职业
【专业】四大工科专业全景对比:从核心课程到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