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东方东京公司正式成立,彼时日本留学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
五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历程,发现中国学子的留学选择已悄然转变——从最初的“性价比优先”逐渐迈向“长远规划”,而日本留学的图景也变得更加多元、清晰,展现出更成熟的价值导向。
#01中国学生的选择正在变得 ⌈更加聪明⌋
据日本出入境在留管理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在日本国内持有“留学”在留资格的人数已突破40万人大关(具体为40万2134人)。其中,中国(大陆)学生依然是最主要的群体,以14万1496人位居榜首,占全体留学在留人员的35%。
然而过去五年,日本留学最显著的变化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而是选择逻辑的深刻转变。中国学生们的选择方式已经焕然一新,体现在三个层面:
选校标准变了:选校时,不再只盯着“东京大学”“早稻田”,一桥大学、千叶大学等“实力派”院校进入视野,学生们开始懂得,合适的比有名的更重要。
专业选择理性了:选专业时,从“随大流”到“看就业”,IT、护理、环保等日本急需领域成为新宠,背后是学生对未来就业的务实考量。
规划时间提前了:规划时,从高三“临时起意”到高一“早早布局”,超过60%的学生在高中前半段就开始准备。留日深造不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期规划的结果。
这些微妙变化,勾勒出一个更加理性的留学图景。
#02为什么冲向日本?这 4 个理由让人心动
当留学选择越来越多,日本凭什么持续吸引中国家庭?
“近而不贵”的务实之选三小时的飞行距离,一年10-15万的总花费,让日本成为性价比比较高的留学目的地。但低成本不意味着低品质——日本拥有15所全球前500强大学,教育质量经受住了时间考验。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等在工程、医学、人工智能、人文社科等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
“融入不难”的安心之选相似的饮食文化、随处可见的汉字,让初到日本的学生少了许多隔阂。这种文化上的亲近感,大大缩短了适应期,也让远在国内的家长多了一份安心。
“出路明确”的智慧之选日本社会面临严峻的老龄化挑战,这反而为留学生创造了机遇。2024年日本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8.1%,掌握中日双语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独具优势。
同时,日本高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众多知名企业(如丰田、索尼、松下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进退有度”的灵活之选独特的“研究生”制度(预科),为留学生提供了缓冲带。这种先学习后考试的模式,降低了风险,也让留学之路走得更稳。
另外,日本的本科阶段不需要中国高考成绩申请,这为许多有留学梦想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
日本本科留学,日文/英文项目怎么选?语言学校过渡还是直申?《2025日本本科留学全攻略手册》来啦!
✔️日文/英文项目对比
✔️语言学校or直申指南
✔️前途塾境内外课程全解析
#03做好三件事,日本留学之路更顺畅
无论孩子处于哪个求学阶段,成功的日本留学都建立在三个核心支柱上:前瞻性的时间规划、扎实的语言能力、以及综合性的择校策略。
时间规划:赢得主动权的关键日本留学周期长、环节多(语言考试、联系教授、校内考等),早规划的本质是为试错和提升留出宝贵时间。
本科申请:建议高一/高二启动日语学习(目标N2),高二暑假备考EJU,高三参加考试。切忌高三临时起意。
硕士申请:关键在大三。核心是确定研究方向、撰写研究计划书、联系教授。这个过程耗时且不确定,提前1-2年准备是常态。
语言能力:决定选择范围的钥匙语言能力直接决定能申请什么样的学校,以及未来学习和就业的广度。日语是基石:文科/商科硕士通常需N1高分;理工科也需N2。水平越高,选择越多,融入越快。
英语是加分项:托福/雅思成绩不仅是申请英文项目(SGU)的必需品,也是冲击好大学日语项目的“隐形优势”。
择校策略:寻找“最适合”而非“最好”日本大学各有强项,适合的才是比较好的,这关乎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投资回报。看类型:国公立大学(学术强、学费低)适合深造;私立(就业网络强)适合直接工作。
看地区:东京圈机会多但成本高;地方国立大学(如东北大学)性价比比较高,且不少是好的名校。
看专业:选择在中日都有良好前景的“可迁移”专业(如IT、工程、经济学),为未来保留更大灵活性。
然而,每个孩子的留学之路都是独特的。面对繁杂的申请流程、择校决策和备考要求,专业的力量往往能让孩子少走弯路。
这正是我们坚持五年的意义。自2020年扎根东京以来,新东方东京公司用1800多个日夜的深耕,帮助数百名学子成功走进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学府——这些真实案例,印证了我们服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