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即将前往英国攻读本科的学生而言,提前了解当地的学习规则、生活习惯与文化差异,是顺利开启留学生活的关键。以下从签证入境、学术体系、医疗保障、生活成本等十大核心领域,为大家梳理赴英前必须掌握的关键信息,同时附上实用建议,帮助大家快速适应英国留学生活。
一、签证与入境:提前筹备,避免疏漏
1. 签证申请核心材料
申请英国学生签证(Student Visa)需提前准备三类核心材料:
CAS(录取确认函):由目标院校发放,需核对个人信息、课程名称、学制等细节,确保与申请信息一致;
资金证明:需证明有足够资金覆盖第1年学费 + 9 个月生活费(伦敦地区约 £13,300,非伦敦地区约 £10,230),资金需在银行存满 28 天且未冻结;
英语成绩:需提交雅思(通常要求总分 6.0+,单项不低于 5.5,具体以院校要求为准)或其他认可的语言考试成绩,证明具备在全英文教学环境下学习的能力。
建议在课程开始前 3 个月启动签证申请,预留足够时间应对材料补充或审核延迟。
2. 入境后必做事项
领取 BRP 卡:BRP(生物居留卡)是在英合法居留的重要凭证,需在入境后 7 天内,前往 CAS 上指定的邮局领取,领取时需携带护照、签证页及领取通知单;
警察局注册:若课程时长超过 6 个月,需在入境后 7 天内前往当地警察局注册(部分院校会统一组织,或需自行预约),注册时需携带护照、BRP 卡、住宿证明及 20-30 英镑注册费,完成后会获得注册证明,需妥善保管(如后续更换住宿或院校,需及时更新信息)。
二、学术体系:适应自主学习,严守学术规范
1. 学制与学习节奏
英国本科多数为 3 年制(苏格兰地区为 4 年制),课程设置紧凑,每周课堂课时通常为 15-20 小时,但课后需投入大量时间完成阅读任务(每周阅读量可能达 50-100 页学术文献)、撰写论文或准备小组报告,自主学习能力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例如,部分文科专业会要求每周完成 2-3 篇学术论文阅读,并在研讨课(Seminar)上参与讨论;理工科专业则需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报告,这些任务均计入最终成绩,需合理规划时间。
2. 成绩评估与学术诚信
评估方式多元:本科成绩由 “考试 + 论文 + 小组作业 + 实践报告” 等多部分组成,不同课程的权重不同(如部分课程考试占比 50%,论文占比 30%,小组作业占比 20%),需提前了解课程评估标准,针对性准备;
严守学术诚信:英国院校对抄袭(Plagiarism)零容忍,无论是直接复制文献内容、未标注引用来源,还是挪用他人作业,都将被判定为学术违规,可能面临成绩作废、停学甚至退学的处罚。建议使用学校提供的查重工具(如 Turnitin)自查论文,同时学习正确的引用格式(如 Harvard、APA 格式)。
三、医疗保障:提前了解福利,备好常用物品
1. NHS 医疗福利
申请学生签证时,需缴纳移民健康附加费(IHS),费用为每年 £470,缴纳后可在留学期间享受英国 NHS(全民医疗服务)的免费基础医疗服务,包括普通门诊、急诊治疗、部分处方药等。但需注意:
牙科治疗(如洗牙、补牙)和配镜(眼镜、隐形眼镜)需自费,且费用较高(单次牙科检查约 £50-£80),建议提前在国内做好牙齿检查和配镜;
需注册当地 GP(社区医生),生病时需先预约 GP 门诊,而非直接前往医院急诊(急诊仅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注册时需携带护照、BRP 卡及住宿证明,部分 GP 诊所可能需要等待 1-2 周才能预约首诊。
2. 常用药携带建议
可携带少量国内常用药(如感冒药、肠胃药、退烧药),但需注意:
避免携带含麻醉成分或英国管制的药品(如含麻黄碱的感冒药、某些中药),入境时需主动申报,否则可能被没收;
药品需保留原包装和说明书,方便海关检查,建议用英文标注药品用途和服用方法。
四、生活成本:合理规划预算,善用学生优惠
1. 生活费参考范围
伦敦地区:年均生活费约 £15,000-£20,000(含住宿、饮食、交通、购物),其中住宿占比zui高(单人公寓月租约 £1,200-£1,800,合租公寓月租约 £800-£1,200);
非伦敦地区(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爱丁堡):年均生活费约 £12,000-£15,000,住宿成本较低(合租公寓月租约 £500-£800)。
建议每月初制定预算,优先覆盖住宿、饮食等必要开支,避免过度消费。
2. 学生优惠福利
学生卡折扣:办理 NUS/TOTUM 学生卡(年费约 £14.99),可在餐厅、商店、电影院享受 8-9 折优惠,部分连锁品牌(如星巴克、Boots)凭学生卡也可直接打折;
交通折扣:购买 16-25 Railcard(年费 £30),可在全英火车旅行中享受 1/3 票价优惠;伦敦地区使用 Oyster 卡时,选择 “学生折扣” 模式,每日地铁消费有上限(约 £8.10),比普通卡更划算。
五、银行与财务:安全开户,警惕诈骗
1. 英国银行账户开立
建议入境后 1-2 周内开立英国银行账户,方便接收生活费、缴纳学费及日常消费,开户需准备:
学校开具的银行信(需注明学生身份、课程时长、住宿地址);
护照、BRP 卡;
住宿证明(如宿舍合同、租房合同)。
推荐选择数字银行(如 Monzo、Starling),开户流程线上完成(约 1-2 天可下卡),支持中文客服,且无月费;传统银行(如 HSBC、Barclays)开户需预约线下网点,流程较慢(约 1-2 周),但网点较多,适合需要线下服务的学生。
2. 财务安全注意事项
警惕电信诈骗:常见诈骗形式包括 “假使馆电话”(声称账户涉嫌违规,需转账验证)、“假快递通知”(声称包裹被扣,需缴费解冻),遇此类情况勿轻信,可通过官方渠道(如中国驻英使馆官网、快递公司官网)核实;
保护个人账户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避免使用公共 WiFi 进行大额转账,定期检查银行账单,发现异常交易及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
六、住宿选择:权衡安全与性价比
1. 住宿类型与适配人群
学校宿舍:适合大一新生,优势是安全方便(24 小时安保、定期清洁),且无需自行处理水电网缴费,缺点是价格较高(伦敦地区宿舍月租约 £900-£1,500),房型多为共享厨房的单人间或双人间;
校外租房:适合大二及以上学生,可选择合租公寓(Shared House)或私人公寓(Private Apartment),价格比宿舍低 10%-30%,但需自行签订合同、缴纳水电网费,且需注意房源合法性(优先选择有正规中介的房源,避免向 “二房东” 租房,防止被骗押金)。
2. 租房关键注意事项
合同条款核查:仔细阅读合同中的租期(通常为 12 个月,含暑假)、押金金额(一般为 1-2 个月租金)、退租条件(如清洁要求、家具损坏赔偿),有疑问及时向学校住宿办公室或学生工会咨询;
押金保护:要求房东将押金存入英国政府认可的押金保护机构(如 Deposit Protection Scheme),并获取押金保护证书,避免房东无故扣留押金。
七、文化适应:尊重差异,调整心态
1. 生活习惯与天气适应
天气应对:英国天气多变,“一天四季” 是常态,建议常备折叠伞、防风外套和防水鞋;冬季日照时间短(12 月下午 4 点左右天黑),容易让人产生低落情绪,可多参与校园活动、外出散步,或通过光照灯改善情绪;
社交礼仪:英国人注重隐私,避免直接询问他人收入、年龄、婚姻状况;日常交流中习惯委婉表达(如用 “Could you…?” 代替 “Please do…”),学会适应英式幽默(常带自嘲或含蓄调侃),避免因文化差异产生误解。
2. 融入当地生活的小技巧
尝试参与 “Pub Quiz”(酒吧知识问答)、社区志愿活动等,结识当地学生或居民;
关注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如英国传统节日体验、厨艺分享会),在活动中了解当地文化,同时结交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
八、打工与实习:平衡学业,积累经验
1. 合法打工要求
持有学生签证的本科生,每周可合法打工不超过 20 小时(假期可全职打工,每周不超过 40 小时),需提前申请 NI(国家保险号)—— 这是在英工作的必备凭证,申请需通过电话或线上提交,审核通过后会收到 NI 号,需在入职时提供给雇主。
注意:不可从事自雇工作(如开网店)或全职工作(超出 20 小时 / 周),否则可能违反签证规定,影响后续续签或移民申请。
2. 实习资源获取
校内资源:学校 Career Center 会定期发布实习岗位(如企业校园招聘、短期项目助理),还提供简历修改、面试辅导等免费服务,建议每周查看 Career Center 官网,及时投递感兴趣的岗位;
行业资源:关注英国行业协会(如 CBI、BCC)或招聘网站(如 Indeed、LinkedIn),部分企业会针对本科生提供 “三明治课程” 实习(即课程中间插入 1 年实习),这类实习不仅能积累经验,还可能为毕业后全职工作铺路。
重要提醒:打工和实习需以学业为前提,避免因工作影响课程出勤或成绩,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九、交通出行:选择合适方式,节省成本
1. 公共交通使用技巧
火车出行:提前 1-2 个月预订火车票(尤其是节假日出行),价格比当天购买低 50% 以上;16-25 Railcard 可叠加折扣,进一步降低出行成本;
城市交通:伦敦地铁推荐使用 Oyster 卡或带 Contactless 功能的银行卡(按次计费,每日有消费上限),非伦敦城市(如曼彻斯特、格拉斯哥)多以公交车为主,可购买周票或月票(比单次购票更划算)。
2. 自驾注意事项
若计划在英自驾,需将国内驾照转换为英国认可的国际驾照(可通过 DVLA 官网申请),且需注意英国车辆为右舵左行,初期驾驶需谨慎,建议先在空旷路段熟悉车况和路况;此外,英国部分城市(如伦敦市中心)收取拥堵费,需提前查询缴费规则,避免罚款。
十、紧急情况:牢记联系方式,冷静应对
1. 紧急电话与求助渠道
紧急电话:遇到火灾、抢劫、严重疾病等紧急情况,拨打 999;非紧急医疗需求(如轻微感冒、慢性病咨询),拨打 111(24 小时服务,可预约 GP 或获取医疗建议);
中国公民求助:保存中国驻英大使馆联系方式,若遇到歧视、证件丢失、安全威胁等问题,可及时联系使馆寻求帮助;
学校支持:多数院校设有 24 小时校园安保电话和心理健康热线,遇到校园内安全问题或情绪困扰,可第1时间联系学校寻求支持。
额外实用建议
提前加入新生群:通过学校官网、社交媒体(如微信、Facebook)找到同专业或同校区的新生群,向学长学姐咨询住宿推荐、课程准备等问题,避免因信息差走弯路;
参与 Welcome Week:开学前的 Welcome Week(迎新周)会组织校园参观、课程介绍、社团招新等活动,建议全程参与 —— 不仅能快速熟悉校园设施(如图书馆、食堂、健身房),还能结识第1批同学,缓解初到英国的陌生感。
赴英留学是一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提前掌握这些关键信息,能帮助你更快适应新环境,更从容地应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希望每一位即将赴英的学生,都能在英国收获知识、友谊与成长!
如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顾问为您解答。
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
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