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想申请英国研究生的同学,都有“跨专业”的想法——可能本科专业不感兴趣,想转向更适合自己的领域,又怕英国院校不接受。其实英国研究生对跨专业申请的包容度不低,但能不能成功,关键看你选什么领域、怎么补背景。今天广州前途小编就梳理可跨专业的方向、限制较多的领域,还有实操的准备方法,帮你理清思路。
一、这些领域,跨专业申请机会多
如果你想跨专业,优先考虑这三类领域,它们对本科背景的要求更灵活,只要做好基础准备,成功率较高:
1. 商科与管理类:多数专业不卡背景,部分需数学基础
可申专业:市场营销、管理学、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专业更看重你的综合能力,而非本科专业;
申请要求:不用强制本科是商科,但若能在文书里展示相关能力——比如做过市场调研实习、参与过商业案例分析比赛,或者自学过基础的商业知识,会更有优势;
注意点:金融、会计、金融工程这类专业要谨慎,它们通常要求本科有数学、统计或经济学基础,比如学过微积分、线性代数,没相关基础的话,申请难度会大很多。
2. 社会科学与传媒类:侧重综合素养,跨专业友好
可申专业:教育学、翻译、传媒(比如新媒体、传播学)、公共政策、社会工作等,这些领域更看重你的语言表达、文化理解和共情能力;
申请优势:比如你本科是英语专业,想跨申教育学,只要有过家教、支教这类和“教育”相关的经历,就能体现适配性;本科是理工科,想跨申传媒,若能展示自己的文字写作、视频剪辑能力(比如运营过公众号、拍过短片),也有机会;
成功率:这类专业的跨专业申请成功率在所有领域里算高的,只要材料准备到位,很少因为“本科专业不相关”直接被拒。
3. 交叉学科与新兴领域:专门为转专业设计
可申专业:可持续发展、数字媒体、创新管理、数据科学(部分偏应用的项目)等,这些是近年兴起的交叉领域,院校刻意设计成“多背景可申”,就是为了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
特点:很多项目会设置“转换课程”(Conversion Courses),比如数字媒体专业会先教基础的媒体理论、软件操作,帮非传媒背景的学生跟上进度;可持续发展专业会接受理工科、文科、商科的学生,因为这个领域需要多学科视角;
适合人群:想彻底转换职业方向,又没有相关基础的同学,这类专业是“过渡”的好选择。
二、这些领域,跨专业要谨慎
有些专业因为对“先修知识”或“实践技能”要求高,跨专业申请难度大,除非你提前补好背景,否则不建议盲目尝试:
1. 理工科与技术类:需核心课程基础,转码有特例
限制专业:计算机科学(纯技术方向)、电子工程、生物技术、机械工程等,这些专业的硕士课程会默认你本科已经学过核心内容,比如编程(C++、Python)、电路原理、生物化学;
例外情况:部分院校有“转码课程”(专门给非计算机背景学生设计的计算机硕士),比如伯明翰大学、伦敦大学学院(UCL)的计算机Conversion课程,只要你有基本的数学基础,就能申请,这类课程会从基础编程教起;
建议:如果想跨申理工科,先在国内补相关课程,比如在Coursera上学“Python编程”“高等数学”,拿到证书,再在文书里说明自己的学习过程,能提高成功率。
2. 医学与护理类:临床方向基本不接受,理论类有机会
限制专业:外科、护理(临床方向)、临床医学等,这些专业涉及直接接触患者,对专业技能和伦理知识要求非常高,几乎不接受跨专业申请;
可尝试方向:公共卫生、营养学、医疗管理这类偏理论或管理的专业,它们更看重你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对医疗行业的理解,而非临床技能,比如本科是社会学,想跨申公共卫生,只要有过健康领域的调研经历,就有机会。
3. 艺术设计类:作品集是硬门槛,无经验难申请
限制原因:视觉传达、服装设计、插画等专业,硕士申请必须提交作品集,作品集的质量直接决定录取结果,如果你本科没学过设计,也没做过相关作品,很难满足要求;
建议:如果想跨申艺术设计,先花半年到一年时间系统学习,比如报基础设计课程、做系列作品,再申请,否则光靠“兴趣”很难打动招生官。
三、跨专业申请成功,要做好这3件事
不管申请哪个领域,想跨专业成功,都需要提前准备,核心是“证明你能跟上课程,且对目标专业有热情”,具体要做这三点:
1. 补学术背景:用课程或证书证明能力
选修目标专业的基础课程:比如想跨申商科,选“经济学原理”“基础会计”;想跨申教育学,选“教育心理学”;
线上课程证书:在Coursera、edX上选相关课程,拿到结业证书,比如跨申数据科学,学“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把证书附在申请材料里;
辅修或第二学位:如果还在读本科,辅修目标专业的第二学位,比如本科是英语,辅修“市场营销”,能直接弥补背景短板。
2. 积累实践经历:用实习或项目体现适配性
相关实习:比如想跨申传媒,去新媒体公司做内容运营;想跨申人力资源,去企业的HR部门做助理;实习不用太长,1-2个月,能接触到目标专业的基础工作就行;
志愿者或个人项目:没有实习机会的话,做个人项目,比如想跨申市场营销,自己运营一个小红书账号,研究怎么涨粉、怎么写文案;想跨申教育学,去乡村做支教,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这些经历能体现你对目标专业的“主动探索”。
3. 优化申请材料:文书要讲清“为什么跨专业”
个人陈述:重点说明三个问题——为什么想跨专业(比如本科接触过相关领域,发现兴趣所在)、你为跨专业做了什么准备(课程、实习、项目)、跨专业后你的职业规划(比如读完想做什么工作),逻辑要连贯,别只说“我喜欢这个专业”;
推荐信:找能证明你“跨专业能力”的推荐人,比如教过你目标专业相关课程的老师,或实习时的领导,让他们在信里说你的学习能力、实践表现,比如“该生在市场营销实习中,表现出很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补充材料:如果有课程证书、作品集、项目报告,都附在申请里,这些是“硬证据”,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有说服力。
四、实用策略:这样选,跨专业更稳妥
除了补背景,选对“院校”和“课程类型”,也能降低跨专业难度,分享三个实用策略:
1. 优先选“跨专业友好”的院校
有些院校的商科、社科项目本身就以“接受跨专业学生”闻名,比如曼彻斯特大学的管理学、格拉斯哥大学的传媒学、利兹大学的教育学,这些项目每年都会录取大量非相关背景的学生,申请时可以重点关注。
2. 善用“转换课程”(Conversion Courses)
前面提到的转换课程,是跨专业的“捷径”,这类课程的招生要求里会明确写“欢迎非相关背景学生申请”,课程设置也会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比如从基础理论教起,安排辅导课,帮你快速适应。
3. 规避“高风险”跨专业
别选“跨度太大”的方向:比如本科是艺术设计,想直接跨申金融,两者的知识体系几乎没交集,成功率极低;
优先“领域内跨专业”:比如商科内部跨(经济学→市场营销)、社科内部跨(社会学→教育学),比跨学科(文科→理工科)更稳妥,因为这些领域的底层能力有共通性。
建议大家提前1-2年开始准备,比如现在读大三,想毕业后跨申英国硕士,现在就可以补相关课程、找实习;如果已经毕业,先花半年时间做背景提升,再申请。只要目标明确、准备充分,跨专业也能顺利拿到心仪院校的offer。欢迎【在线咨询】广州前途留学顾问老师,我们老师会为大家提供详尽的介绍和解答。同学可以点击《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免费领取留学资料,如果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的【留学评估】、【费用计算】及【GPA计算】,以便给大家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