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踏上澳大利亚的留学旅程,既充满期待,也可能因陌生的流程感到紧张。作为位于南半球的多元文化国家,澳大利亚在入境规则、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国内存在差异,提前做好准备能让整个行程更顺畅。本文广州前途小编从行前必备清单、入境流程、落地适应及安全健康四个核心维度,为你梳理实用攻略,帮你快速融入澳大利亚留学的学习与生活。
一、行前必备:证件、保险与行李,逐项核对不遗漏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是顺利赴澳的基础,需重点关注证件完整性、保险有效性及行李合规性,避免因细节失误耽误行程:
1. 证件与文件:核心材料随身携带,备份双保险
核心证件(必带原件):
护照:有效期需超过入境日期6个月以上,确保签证页无破损;
学生签证:打印电子签证页(或存在手机备忘录),入境时需出示;
Offer与CoE(电子录取确认书):打印纸质版,部分航空公司或海关可能抽查;
OSHC凭证:海外学生医疗保险是签证强制要求,需携带购买凭证(电子或纸质)。
备份要求:
复印2份核心证件,一份与原件分开存放(如行李箱和随身包各放一份),一份留给国内家人;
将所有证件拍照或扫描,上传至云端(如百度云、Google Drive)或发送至个人邮箱,方便丢失后找回。
辅助材料:
学历公证书(高中或本科毕业证、成绩单的公证件)、语言成绩单(雅思/托福原件),部分院校报到时需核验;
贵重物品发票(如电脑、相机),若入境时被海关询问,可证明物品为个人所有而非全新商品。
2. 保险与健康:OSHC不可少,药品携带需合规
强制保险(OSHC):
覆盖范围:包含基础医疗(如看诊、处方药)、住院治疗、救护车服务,牙科、眼科等项目需额外购买补充保险;
注意事项:保存好保险公司联系方式,后续就医时需提供OSHC卡号。
健康准备:
病史记录:若有慢性疾病(如哮喘、高血压),需让医生开具英文病史说明,注明正在使用的药品通用名及用途;
药品携带:处方药需保留原包装,附医生处方或英文说明信,部分管制药品(如含麻黄碱的感冒药)需提前在澳大利亚海关官网申请许可,避免被没收;
常用药:可携带少量感冒药、过敏药、肠胃药,需用英文标注药品名称和用途,避免携带散装或无标识药品。
3. 行李打包:重量合规,禁带物品提前排查
重量限制:
国际航班:通常允许托运1-2件行李,每件不超过23公斤;手提行李1件,重量不超过7公斤(具体以航空公司规定为准,如国泰航空、澳洲航空可能有差异);
澳大利亚国内航班(如从悉尼转机至墨尔本):多数航空公司仅允许托运1件行李,重量不超过20公斤,超重需额外付费。
禁止与申报物品:
禁止:植物种子、新鲜水果/蔬菜、盗版书籍/电子产品、管制刀具等,违者可能面临罚款甚至拒绝入境;
需申报物品:食品(如牛肉干、月饼)、传统中药(如燕窝、人参)、木质制品(如梳子),不确定是否需申报时,建议勾选入境卡上的“申报”选项,由海关工作人员检查,避免因漏报被处罚。
必备物品:
转换插头:澳大利亚通用三极插头(八字形),国内两孔电器需搭配转换头,可提前在淘宝购买“澳标转换插头”;
应季衣物:澳大利亚季节与国内相反(12-2月夏季、6-8月冬季),若夏季入境可带短袖、薄外套,冬季需准备毛衣、羽绒服(南部城市如墨尔本冬季较冷);
少量现金:兑换100-200澳元现金,用于机场购买电话卡或短途交通,大额消费可使用信用卡(建议带Visa或MasterCard);
个人用品:便携洗漱包、充电宝(需随身携带,不可托运)、眼罩耳塞(长途飞行使用)。
二、入境流程:申报+清关,按步骤高效通过
澳大利亚海关对入境物品检查严格,按流程申报、配合检查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1. 入境卡填写:如实申报,不确定就勾选“是”
领取方式:飞机降落前,乘务员会发放中英文对照的入境卡,可向乘务员索要中文版本;
填写重点:
个人信息(姓名、护照号、航班号)需与证件一致;
“是否携带食品、植物、动物制品”栏目,若携带了需申报物品(如零食、药品),务必勾选“是”,隐瞒申报可能面临至高1.1万澳元罚款;
不确定物品是否需申报时,可参考澳大利亚边防局官网(https://www.abf.gov.au/)查询,或直接勾选“申报”,由海关判断。
2. 清关与安检:选择对应通道,配合检查
通道选择:
绿色通道:无任何需申报物品,直接通过安检;
红色通道:有申报物品,需将物品交给海关工作人员检查,若物品合规可正常带入,违规则可能被没收。
行李检查:
海关可能随机抽查行李,若携带药品需主动出示处方或说明信;
若被海关询问,如实说明物品用途即可,避免紧张导致沟通误解。
3. 落地衔接:接机与住宿对接提前确认
接机服务:多数院校会为国际学生提供免费接机服务,需提前1-2周在学校官网预约,告知航班号和抵达时间;
寄宿家庭:若入住寄宿家庭,需在开学前7天内、当地工作时间(9:00-17:00)抵达,避免深夜或周末到达,影响对接;抵达后及时与寄宿家庭联系,确认碰面地点。
三、落地后适应:从生活到出行,快速融入本地节奏
抵达澳大利亚后,从日常出行到银行账户办理,提前了解流程能帮你快速适应:
1. 寄宿家庭:坦诚沟通,尊重生活习惯
初到注意:抵达后先向家人报平安,主动向寄宿家庭介绍自己(如饮食禁忌、作息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产生误会;
相处技巧:
保持卧室整洁,每周参与1-2次简单家务(如洗碗、倒垃圾);
如需晚归或外出,提前告知寄宿家庭;进入他人房间前敲门,尊重隐私;
遇到问题(如饮食不合口味)时,坦诚沟通,澳大利亚家庭更习惯直接表达需求。
2. 日常出行:公交卡必备,打车软件灵活选
公交卡:
各州有专属公交卡(悉尼用Opal卡、墨尔本用Myki卡、布里斯班用Go Card),可在火车站、便利店(如7-Eleven)购买并充值;
注意:上下公交车、火车均需刷卡,忘刷出站可能被收取全程至高费用,部分城市还有“每日封顶价”,刷满一定金额后当天免费乘坐。
打车软件:
Uber:覆盖澳大利亚主要城市,操作与国内类似,但高峰时段(如早晚高峰、节假日)价格可能翻倍;
DIDI:有较多华人司机,支持中文沟通,部分时段价格比Uber低;
13 Cabs:本地出租车公司,可通过电话或APP叫车,计价方式偏贵,适合无网络时使用。
3. 银行账户:选择学生账户,方便日常开支
推荐银行:国民银行(NAB)、联邦银行(Commonwealth)、澳新银行(ANZ)、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均有针对学生的优惠政策;
账户类型:
交易账户:用于日常消费(如刷卡购物、ATM取款),无手续费;
储蓄账户:适合存放闲置资金,利率较高;
学生账户:免账户管理费,部分银行还提供免费跨行取款、购物折扣等福利,开户时需出示学生证明(CoE)。
四、安全与健康:遇事不慌,掌握应对方法
在澳大利亚生活,需了解基础的就医流程和安全常识,避免遇到问题时手足无措:
1. 就医指南:GP为先,紧急情况拨000
日常看病(GP全科医生):
预约方式:通过HealthEngine网站或OSHC合作的APP预约,选择就近的诊所,就诊时需携带OSHC卡和护照;
转诊流程:若需看专科医生(如心脏科、骨科),需由GP开具转诊信,否则OSHC可能不报销费用。
紧急情况:
拨打000:可呼叫救护车、警察或消防,接通后说明所在位置和紧急情况(如“需要救护车,地址是XXX”);
急诊处理:直接前往公立医院急诊,告知工作人员有OSHC保险,确认医院支持保险直付,避免垫付高额费用。
2. 应对欺凌与歧视:依法维权,及时求助
澳大利亚法律禁止种族歧视或校园欺凌,学校实行“零容忍”政策,遇到此类情况可:
保持冷静,明确告诉对方“停止不当行为”,不与对方争吵或肢体冲突;
立即向学校老师、辅导员或国际学生协调员报告,提供事件细节(如时间、地点、对方行为);
保存证据(如聊天记录、邮件、证人联系方式),同时告知家长或寄宿家庭,必要时可联系中国驻澳使领馆寻求帮助。
3. 防诈骗:警惕陌生信息,保护个人隐私
常见诈骗手段:冒充“公检法”要求转账、陌生群聊发布“留学补贴”链接、不明电话索要银行卡号或验证码;
防范措施:不点击未知链接,不加入陌生微信群,拒接无显示号码的来电,遇到可疑情况可向学校国际办公室或当地警方咨询。
五、实用小贴士:快速适应南半球生活
时差:东部城市(如悉尼、墨尔本)夏令时(10月-4月)比国内快3小时,冬令时(5月-9月)快2小时;西部城市(如珀斯)与国内无时差,出发前可调整手机时区。
气候:北部城市(如布里斯班)年均气温27℃左右,全年温暖;南部城市(如墨尔本)四季分明,冬季(6-8月)气温可能低至5℃,需准备厚外套。
文化融入:澳大利亚近四分之一居民出生于海外,对多元文化包容度高,可主动参与学校的国际学生活动(如迎新周、文化节),结交不同国家的朋友,更快适应环境。
赴澳留学的每一步准备,都是为了让你更快拥抱这片南半球的土地。从行前核对证件,到入境时配合申报,再到落地后适应生活,看似繁琐的流程,实则是融入新环境的必经之路。遇到问题时,记得善用身边的资源——学校的国际办公室、OSHC保险公司、寄宿家庭,或是中国学长学姐的经验,都能为你提供帮助。希望这份指南能成为你留学旅程的“定心丸”,愿你在澳大利亚不仅能收获知识,更能体验不同的文化与生活,开启一段充实而精彩的时光。欢迎【在线咨询】广州前途留学顾问老师,我们老师会为大家提供详尽的介绍和解答。同学可以点击《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免费领取留学资料,如果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的【留学评估】、【费用计算】及【GPA计算】,以便给大家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