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计划申请海外院校的学生来说,SAT和ACT考试是绕不开的重要关卡。这两项考试同为美国大学本科入学的重要参考指标,但在考试内容、形式和适用人群上有着明显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能让备考效率事半功倍。下面广州新东方前途出国小编就从考试特点、选择策略、政策变化和实操建议四个方面,为你详细解析这两项考试的异同,打算去美国留学的学子不要错过啦!
一、考试核心特点对比
SAT和ACT在结构、时长、考察重点等方面各有侧重,了解这些差异是做出选择的基础。
从考试内容来看,SAT包含阅读、文法和数学三个部分,没有独立的科学科目;ACT则由英语、数学、阅读和科学推理四部分组成,其中科学推理主要考察数据解读和实验推理能力,不涉及复杂的专业知识。
在考试时长上,SAT机考总时长为3小时;ACT笔试总时长2小时55分钟,若选择加考写作则需额外50分钟。单题答题时间上,SAT更为宽松:阅读题平均75秒/题,语法题48秒/题;ACT阅读题仅52.5秒/题,语法题36秒/题,对答题速度要求更高。
数学部分的差异也值得关注:SAT数学涵盖代数II和几何,包含部分禁用计算器的题目;ACT数学范围更广,涉及三角几何,且全程允许使用计算器。
计分方式上,SAT总分1600分(阅读和文法各400分,数学800分);ACT总分36分,为四科成绩的平均分。考试费用方面,SAT基础费用55美元,国际考生需另加约50美元附加费;ACT不含写作的费用为168.5美元,整体略高于SAT。
二、如何根据自身优势选择
选择SAT还是ACT,关键在于匹配个人能力和答题习惯,以下两种典型情况可供参考。
适合选择ACT的学生,通常具备这些特点:理科思维较强,擅长分析数据图表和实验逻辑——ACT的科学部分对这类学生来说是得分优势;答题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定位关键信息,适应ACT紧凑的时间安排;更习惯直接明了的题目,不擅长对文本进行深层逻辑分析。
适合选择SAT的学生,则可能符合这些条件:英语逻辑分析能力突出,能应对复杂文本(包括美国建国文献等)的解读,词汇量较为丰富;需要更多思考时间,SAT相对充裕的单题时间能让这类学生更从容地答题;适应模块化考试模式——SAT机考采用自适应机制,若第1模块正确率高,会进入难度更高的高分题库,有利于发挥水平。
三、2025年最新政策变化需关注
近年来标准化考试政策不断调整,了解这些变化能帮助学生更合理地规划考试安排。
首先是“Test-optional”政策的普及:目前包括哈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内的1800多所院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是否提交考试成绩,但提交高分仍能提升竞争力——数据显示,亚裔考生SAT均分1371分,远超全球平均水平。不过,“Test-blind”政策的院校(如加州大学系统)则完全不参考考试成绩,但部分保底院校可能仍要求提交成绩,需提前确认目标院校的具体要求。
其次是地区考场的限制:中国大陆学生若想参加ACT考试,需先完成GAC课程;而SAT考试则没有这一限制,报名流程相对简便。
四、实用备考建议
确定考试方向后,科学的备考计划能让复习更高效,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模考是确定方向的有效方式:用官方试题各完成一套模拟考试(SAT机考样题、ACT真题),对比两套试卷的正确率和答题感受。比如有位理科生模考时,ACT科学部分取得28分(相当于SAT1400+水平),最终专注备考ACT,取得了34分的好成绩。
备考时间轴可以这样规划:高一阶段注重夯实基础,积累词汇量,强化基础数学知识,每周保证5小时左右的语言训练;高二阶段进入针对性刷题,SAT备考侧重逻辑深度阅读训练,ACT则重点练习快速阅读和科学图表分析能力。
费用方面也需提前规划:SAT总费用约105美元,ACT约170美元(不含可能的GAC课程费),建议提前准备信用卡用于支付考试费用。
SAT和ACT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理科优势明显、答题速度快的学生,不妨优先考虑ACT;擅长英语逻辑分析、需要更多思考时间的学生,SAT可能更合适。此外,还要结合目标院校的政策要求,合理安排备考计划。
建议登录CollegeBoard(SAT官方网站)或ACT官网,尝试免费的模考资源,通过实际体验锁定适合自己的考试。备考的核心是发挥优势、规避短板,选择对的方向,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效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