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近期有哪些热点资讯呢?快来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发布《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
近期,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发布《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其中教育政策调整备受关注。报告明确宣布:自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将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提升至50%!
同时,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也将由100%增至120%。这一政策调整是在2024年已将限额从30%提升至40%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非本地生招生限制。
报告特别强调,政府每年提供的15000个资助学额将完全保留给本地学生,确保本地生入读资助课程的现状不受影响。对于中国内地学生而言,这一政策意味着赴港深造的录取机会将显著增加!
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点部分为:
1. 放宽自资收生限制
• 明确维持每年15,000个资助学额给本地生,至于非本地生以自费方式在中国香港学习的非资助学额会获准增加。
• 由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授课课程招收非本地生的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
• 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由100%增至120%。
• 继续与中国内地积极探讨进一步优化自资专上院校招收中国内地学生入读学位课程的安排。
• 放宽限制,允许非本地学生(持有学生签证╱进入许可者除外)报读兼读制副学位、学士学位或研究院研究课程,鼓励他们持续专业发展和进修。
2. 与内地职专互认
继续与内地积极探讨落实香港和内地互认副学位程度学历,有助两地职专毕业生跨境求职或升读。
3. 直资学校可申请上调非本地生人数
教育局将以试点形式容许直资学校申请上调班级数目及每班学生人数,透过学生自资入读模式,加大录取持学生签证的非本地学生。
4. 增加学生宿舍供应
透过宿舍发展基金资助大学继续增建宿位,预计共可提供超过14,300个学生宿位。
▍教育部公布最新名单:港大港中文首次加入“国优计划”
近期,教育部公布了“国优计划”名单,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首次入选,成为“国优计划”中仅有的两所非内地高校。
在“国优计划”名单中的高校学生,完成计划要求的课程后无需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可直接获得内地教师资格认证,表现优异者还能留港任教。
“国优计划”全称是国家优 秀中小学教师培育计划,简单来说,就是专门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优异中小学教师而设立的项目。
这个计划主要面向两类人:
• 应届本科理工科毕业生
• 正在攻读理工科硕士学位的学生
参与计划的学生,可以学习人工智能、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前沿课程。一旦入选,他们会被直接安排到试点高校进行深造。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后,有个超级大的福利——不用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就能直接获得内地的教师认证,轻松开启教师职业生涯。
据香港教育局消息,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首批“国优计划”学生将于2025/26学年入学。也就是说,从2025年秋季入学申请(25fall)开始,就可以报名参加“国优计划”了。
▍2026秋季入学季加拿大硕士申请通道已开启
2026年秋季入学的申请季,已经悄悄拉开帷幕。McMaster University备受关注的硕士项目MEng in Computing and Software已率先开放网申系统。
加拿大硕士类型:
加拿大硕士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授课型(Course-based)、研究型(Research-based/Thesis-based)以及项目型(Project-based)。
申请要求:
• 学历要求:拥有四年制本科学历,毕业证和学位证齐全;大四在读的学生,在申请的时候先提供在读证明,毕业以后再补交毕业证和学位证;
• 均分要求:本科GPA达到75至80% 或2.5至3.0/4.0;竞争激烈的项目往往要求更高,尤其看重大三大四专业核心课程的表现;
• 直录语言要求:普遍接受IELTS或TOEFL成绩;IELTS一般要求总分至少6.5,小分不低于6.0;TOEFL的分数要求一般在86-100 分之间;有一些项目(如教育、法学)的语言要求会更高;对于语言达不到直录要求的学生,部分学校提供语言课程;
• 特殊要求:多数硕士项目不强制要求申请人有专业相关的工作经验,但是像社会学、MBA、管理等部分项目会有额外的要求;GMAT/GRE申请部分专业要求提交GMAT/GRE成绩;
申请方式:
加拿大硕士的申请,基本上是通过学校官网上的申请链接导入学校的独立系统申请。申请的项目不同,系统开放时间和截止日期都不同,需要去学校的官网仔细查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热门的项目会因为申请人数太多而提前关闭。因此,在所有申请材料都准备好的情况下,建议尽快提交申请。
▍教育部公示:2025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批复详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实施办法,教育部对2025年上半年申报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了评审,依照评议结果,共有45所高校获批,其中新批准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6个,新批准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0个,覆盖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具体如下:
如果同学们想要了解的内容,或有更多关于升读申请、职业规划、实习科研、GPA提升等问题,欢迎随时咨询北京新东方前途专业顾问,我们将及时为大家解答!

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