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骥超是北京大学电子学系本科毕业生,2010年来到港科大,攻读计算机工程学的硕士学位。从内地顶尖学府到港科大这样的国际一流大学,薛骥超感受到了两种不同研究理念的冲击,“不得不承认,北大有造诣颇深的教授,科研水平也是内地学府中的翘楚,教学水平或许比港科大优秀,但,北大科研领域的国际化程度与港科大还有差距。”
薛骥超觉得,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港科大的教授队伍值得称赞,每位教授都有在国际顶尖学府学习和研究的经历,一些教授在国际学术界享有一定声誉和威望,他们研究的课题更多是对各个领域基础理论更为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方向比应用科学的研究更有挑战性,需要投入的热情和精力更大,但得到成果的周期更长、难度更大。”
薛骥超说,他曾和在北大读研的同学们有过交流,北大研究生的课题往往是某些项目、技术的解决方案,导师会给予充分的理论指导,但在港科大,学生接触到的课题更抽象,教授们不会给予更多的支持,需要学生们凭借个人能力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对从北大走出的薛骥超来说有些难以招架,“这实在是很痛苦的过程,在这里读完硕士,我恐怕不会再继续深造。”
此外,港科大设有奖学金3000多种,多为香港或国际企业、基金会、社会贤士捐赠,每年5000港币到3万港币不等。申请奖学金的学生只要在学分、社会活动等方面达到最低要求,基本都可获得奖学金。但实际上,像郭志磊、温浩然这样能够拿到全额奖学金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是内地学子。科大早些年在内地招生时以全额奖学金作为吸引生源的筹码,近两年,直接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内地学生人数在减少。
编辑推荐:
世界各国大学及专业排名
出国留学必须避免的八大错误
疑难解答:留学专家一对一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