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东方前途出国workshop学员 樊征远
二零一一年四月三日,那个阳光洒落满窗台的早晨,我紧张地守在电脑前,用颤抖的手打开邮箱,那一刻,我闭上眼,心里默默地祈求命运的青睐,却又不敢奢望意外的喜悦。缓缓地睁开眼睛,当我看到那一个令我心跳不止的Congratulations,我知道,高中三年夜以继日的奋斗终于有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答案,一个我甚至不敢奢望的答案。能被Amherst这样的学校录取,在我看来,是一件出乎意料的极其幸运的事情,幸运到让我不敢相信。
Amherst College在麻省阿姆斯特市,是美国文科本科排名属一属二的学校。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条件非常好,这里的学生成绩优异,酷爱运动,就业非常好。虽然学校很好,但校园里很少能见到亚洲人和黑人,中国人在此读书的也极少,因为学费太贵了,是同处一市的公立大学麻省大学的一倍还多。可能是家庭条件好的关系,学生的气质优雅,身材极佳,其中原因,从学校运动场上奔跑的众多学生的身上可以看出,他们都非常热爱运动,所以,这里的胖子要比其他大学少很多。
平心而论,我不敢说我的能力真的够得上Amherst的标准,我只敢说自己三年的努力对得起自己的内心。拿到Amherst的录取,我发自内心地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在我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一如既往地给予我理解、支持和鼓励;我要衷心感谢新东方这个敬业的团队以及周容老师这位的“无所不能”的哆啦a梦,是他们在最关键的时刻指点我引领我踏入美国名校。我要感谢我的母校郑州外国语学校,感谢关心我的校长、老师和帮助我的各位学长学姐。如果没有留学路上这些良师益友的帮助,我也许永远不会走完这一段风景绮丽却并不轻松的征程。
中学六年转眼之间已成记忆。回首过去六个春夏秋冬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脑海中不时浮现出些许的自豪与欣喜,但更多的却总是各种各样的坎坷与曲折、失误与遗憾。每道回忆的痕迹,都足以刻骨铭心。对于这场绵延六年的马拉松,我虽费尽心思地追溯回想,收获的却只有凌乱斑驳的记忆碎片。然而,脑海中深深烙下的却是那一路走来浴火重生一般的心路历程。漫漫留学路考验的,似乎不是学术水平的优劣、做题的技术的高低以及人生经历的丰富与否,而是意志的韧度与强度。这一段回忆赐予我的,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一种成长与真实。
谨以此文纪念我已经历的那一段仿佛凤凰涅槃般的日日夜夜,留给我正在流逝而未曾荒芜的青春岁月。
一、我的留学梦
临海,凭风,碧水,青天。
繁华的维多利亚湾外,一座小小的观景码头上,我在苍凉的海风中久久伫立,双目凝望着大海,感受着香港,这个凝聚着我多少汗水与泪水、拼搏与渴望、欣喜与惆怅的地方。广袤的海面波澜不惊,却孕育着海风的刚劲与自信,浪花的幻灭与新生,一如我平静的面庞,难以掩盖内心的波涛汹涌,感慨万千。
伫立在海边,看碧涛万顷,群鱼沉浮,成群的鸥鸟疾飞在水天苍茫之中,令人思绪开阔,心路畅达。渺小的人与这无尽的宇宙融为一体,而人的身影却因胸中涌动的梦想与激情变得与山河比肩般高大。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毛泽东的苍茫大地沉浮谁主,无怪乎源自于这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激越当中。凝视着长空中那奋飞的身影,我的思绪如浪花一样沉浮。
我坚信:插上梦想的翅膀,心灵才能在希望的天空中翱翔。
从小,我就是一个充满了梦想的人。童年、少年时期无数美好而令人怀想的幻想与追求,如同一枚枚缤纷的贝壳,点缀在我记忆的长河中,任岁月年华的流水冲刷,其光泽不但未黯淡,反而更加鲜亮,永远透过回忆的层层涟漪泛起幸福的光华。
只是,我从未想过,留国这个改变我人生轨迹的梦想,竟是如此地缘起偶然。
中考前九年中的我,从郑州市名校伊河路小学升入全市最好的外国语初中。九年中,我稳稳地保持着令人羡慕的成绩和各种各样的荣誉光环:年级中名列前茅的成绩,学生会主席的职务、校乐团副首席的荣誉,各种数学、英语竞赛的证书,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称赞……我明白自己是中国现行教育制度下的一个既得利益者,也从未想过要抛弃这种既得的优势而筚路蓝缕开始一段崭新的奋斗征程。我梦想着在高中三年中披荆斩棘,冲破重重考试的关隘,冲进清华北大的校园。
那是三年前的五一假期。我们郑州外国语学校在中考前组织初三年级前200名学生去参观清华。在这次参观之前,清华在我心中一直有着神圣的、无法超越的地位。但当我们在清华听几位学长的演讲时,我才突然发现,有那么多清华的学生热切地渴望去美国的名校读研究生。从他们的介绍中,我第一次意识到了中国大学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差距。什么叫做美式教育?它是由自由交流构筑起来的享受型教育。课堂上没有安静的听课,没有昏昏欲睡的氛围,没有严肃的老师,有的只是热烈的讨论和激情的交流。校园中严谨又不失激情,学术又充满乐趣。我心中十几年来的从未动摇过的信念第一次被撼动了。我一直在思索,我们高中三年苦苦奋斗究竟是要追求什么?如果清华北大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是不是需要调整前进的方向,选择一条最近的道路,直达梦想的终点?
那时的我正终日埋头于中招考试前的紧张复习中。一张张纷飞而来的试卷如同雨点般迷蒙了我的视线。一摞摞高高垒砌的书墙如同大山一样压在我的心头。一张张严肃的脸庞期盼的眼神都是那样语重心长。我无形中变得很小很小,美国大学,一组梦幻般的光影,像一座远方海中的灯塔,让我透过了升学的暴风骤雨,隐隐约约地眺望见了前方一丝朦胧的光明与希望。
一个多月后,中招的烟云终于尘埃落定。刹那间一切压力、作业、书本、考试在这一个快乐无比的暑假中消失殆尽,如同肆虐的暴风雨骤然停止,转瞬之间,已是晴空万里,风和日丽。在心情放飞的同时,我在思考这些年的学校教育到底带给了我什么?是考试后一个个的分数,还是也许以后再也用不到的习题?为什么考试的结束短暂的自由能带给我如此欢畅淋漓的轻松?教育应该是这个样子吗?学习应该是这个样子吗?能不能有一种更人性化的教育,与实践结合很紧的,充满乐趣的享受型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对青春年少富有创造力的我们不再是摧残,而是一种吸引和磨砺。我这时才真正睁大眼睛眺望我前方的道路:此时的我,正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迷茫而又激动。也正是在中考刚刚结束时,我们学校的毛校长借给我一本书,《从十大名校看美国式精英教育》。阅读着这本书,我开始了解哈佛的追求真理,普林斯顿的严谨治学,斯坦福的学术自由,哥伦比亚的通识教育,麻省理工的学以致用,康奈尔的兼容并包……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的窗口,也点燃了我对去美国读大学的渴望。
我最开始思考的是美国的教育究竟适不适合我,我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下已经学习了整整九年,还将要学习三年。虽不能说是根深蒂固,至少也是颇有心得。中国的教育都是以考试为衡量标准的,因此我每次的重要的考试基本上也都能发挥得很好,无论是小升初考试,还是中考;而出国以后,大学对学生的评价却远远不会仅限于考试,那我还能像在国内那样优秀吗?思考之后我认为国外的评价方式更趋向于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成绩,而是更加全面,更加现实,如果我不能在国外的大学中锻炼得优秀,那我也就同样无法在社会上做一个优秀的人。
常常忆及Robert Frost的诗,The Road not Taken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I took the ones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如同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我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冲动,竟大胆地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留学之路。放弃我过往种种所得,从新的起点,为未来开拓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在郑州这样一个不甚开放的地方,这个抉择可谓冒险。高考的升学现实已将我们这些中原学子紧紧地“钉”在了分数的框框内,让几乎每个学生的思想都难越雷池一步。然而,美国大学诱惑性的气息跨越辽远宽阔的太平洋从地球另一侧飘了过来,让我这个热血少年心潮难平。几经犹豫,几经彷徨,几经思索,几经斟酌,终于,我被这个“诱惑”征服了。
我在刹那间找到了自己的梦之所在。这是一种难以放弃的追求,是一种难以褪色的风景,是一种难以抑制的渴望。我的心在它的召唤中呐喊——这是心灵放飞的地方。
梦想,给我的心插上了翅膀。
二、我的留学路
我是一个充满梦想的人,但我决非一个随意对待梦想的人。我既然选择,便唯有认真对待。
随后发生的故事重复着中国本科赴美留学生高中阶段的相似而又不尽相同的轨迹。我明白,我选择了一条并不轻松的求学道路。一旦在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踏出了第一步,我便别无选择。而此后的征程,无论多么崎岖,我必须咬着牙走下来,哪怕双脚鲜血淋漓,哪怕四野雨骤风急,纵使摔倒一千次,我也要在第一千零一次挣扎着爬起来。
为了留国,我从忙碌的高中生活中挤出时间,奋战在TOEFL和SAT的战斗中;为了留国,我尽最大的努力学好学校的课程,保持高中三年的GPA;为了留国,我开始挤出自己的课余时间,投身于各种课外活动,从学生会到模拟联合国,从康奈尔大学的夏季学院到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既在有意识地锻炼着自己的能力,也在为自己的申请准备着原材料;我开始走南闯北地学习、考试、参见活动,从北京到天津,从上海到香港, 从芝加哥到纽约……我常常说,我高中三年经历的风浪和获得的提高,比我之前十几年加起来的都要多。《哈佛日记》的作者张杨在谈到自己在哈佛读硕士的经历时,说,“人生到处是风景,我们一起去欣赏。”的确,高中三年的留学道路,虽曲折艰辛,却充满着战天斗地的激情与美不胜收的风景。
清晨。
天刚蒙蒙亮,打着哈欠从温暖的被窝中一跃而起,看到表针已指向五点五十分,遂告诫自己万万不可怠慢。以军训的速度迅速穿着洗漱完毕,一咬牙,扯上书包,狂奔下楼,飞身踏上自行车,一路风驰电掣般狂飙到学校。清晨凉爽的微风打在脸上,骑着车在开发区的大道上飞驰,耳畔的MP3里叽里呱啦地响起VOA新闻或是巴朗的段子,伴着尚未退去的哈欠,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冲到学校,看看手表,离跑操开始居然还有宝贵的五分钟,我如获至宝一般抽出口袋中的单词本再把昨天刚背的生词再复习一遍。然后,在运动员进行曲的激昂中,冲进跑操的庞大队伍中去。
课间。
下课的铃声刚刚打响,趁着同学们说笑歇息的间隙,见缝插针,拿出“红宝书”争分夺秒地瞟上几眼。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要是这些词不背下来,考试就彻底没戏。所以尽管看了那些冤家般的单词一百个不痛快,但玩了命也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背下来,到后来索性连不痛快的功夫也没了,翻开一页新的单词便摩拳擦掌,不与之大战三百回合誓不罢休。此刻耳畔的喧嚣嘈杂仿佛不复存在,只有二十六个字母千奇百怪而又似曾相识的几千种排列组合在我脑海中闪电般地迸发、碰撞、变幻。同桌笑着推推我,说你最近越发刻苦了。我嗯一声,心不在焉地点点头,说你别推我,再让我看几个词。同桌长叹一声说醒醒神吧,上课铃响了好半天了,老师刚才一直盯着你呢……
傍晚。
下午自习课后的课外活动大课间,成了我绝好的“压榨”对象。往日那个大课间为各式各样活动风风火火满校园奔走忙得满头大汗的我已只属于记忆中的昨天。而现在,出现在校园中的是另外一个以百米冲刺速度奔向食堂的身影。为了不让聊天耽误自己一分钟的时间,我孤独地避开众人的视线,总是选择那个最偏僻的角落,风卷残云般的用最能填饱肚子的饭菜迅速解决战斗。有时躲在角落里看食堂中央那些聊的热火朝天的同学,心中不禁涌起一种孤寂的悲凉。回想起上个学期和班上十几个好兄弟围坐在晚饭桌前高谈阔论的肆无忌惮、开怀大笑的畅快淋漓,如今我这不食人间烟火的孤寂便越发显得寥落。我知道这份寂寞不仅仅来自于这顿孤独的晚餐,自从我在这个被高考氛围充斥的校园里选择留学的那一刻起,它就在我的心中最脆弱的地方深深扎下了根。偶尔悲从中来不能自已时,我会带着一点忧郁地望着窗外出神。亘古不变的血色残阳在我的瞳仁中坚定地燃烧,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雄鹰在九天之上画出的那道悲壮的痕迹,我知道它和我感受着同样的寂寥,因为我们都选择了周围没有人涉足的轨迹。不耐孤寂,大事难成,世间冷暖,大抵如此。
晚自习。
静到掉根针都能听见的教室里,我风卷残云一般把大课间剩下的最后一点学校功课扫荡干净。看着自己以前要花一晚上认真钻研的数理化现在竟被如此轻率地敷衍了事,我在心中把自己骂了无数回,尽管学到拼命的我明白这不是偷懒而是迫不得已。有时马不停蹄伏案奋战了两节课,抬头一看周围仍是一片鸦雀无声,前后左右的课桌上,同样的高高摞起的书卷,同样的埋头学习的同学,同样的一脸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同样密密麻麻布满各色笔迹的试卷和习题集,我不禁心中热血沸腾,遂俯身提笔,重新投入紧张激烈的战斗。我明白我们都同样飞奔在梦想的跑道上,虽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却有着同样的坚定与执着。也许,青春的天空,本来就应该以这种淋漓尽致的形式书写。
深夜。
回家后的活动,是伏案疯狂地背单词、写作文、读文章、做填空、看语法。只记得那一夜夜的窗外异常静谧,夜深人静的时刻,万家灯火早已化作一片漆黑,抬望眼,向窗外,唯见一轮孤寂的明月高挂天空,与我共同分担奋斗的寂寞与喜怒哀愁。
准备托福的日子可谓艰险曲折。对考试而言,最为辛苦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准备考试的过程。对考生而言,最为紧张的不是考试当天,而是眼巴巴地看着考前的时间像水一样流逝。每天深夜伏案,面对着一本面无表情的OG或是一本冷冰冰的巴朗,一门心思地扎进书本中埋头苦学,虽只有青灯黄卷相伴却毫不寂寞。而想到考试将近,自己却水平长进有限,心中便越发惶恐不安,越发像朱自清先生所言的“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而为SAT战斗的道路更加充满了备考的辛苦与奋斗的激情。因为以前接触过SAT,自以为对SAT很了解,不过等真正着手做自己的SAT题,才觉察到往日听到见到的一切理论不过是纸上谈兵。几个月来,我被五个选项中四个都不认识的填空题折磨得筋疲力尽,又总为那考点层出不穷的语法题懊恼不已。那厚厚的红宝书,被我从新翻到旧,从旧翻到破,书签上的图案逐渐被磨淡磨白,而脑海中的单词却像用竹篮盛着的水一般,虽费尽全力去填灌,却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单词的碎片从记忆的缝隙中水一般漏去而黯然神伤。
最头疼的事情还要数写申请的Essay。那一刻才真正地体会到思维枯竭的痛苦。心高气傲的我总觉得别人那一篇篇被老师引为经典的范文水平未必有多高,可真正要写起来了,却发现自己大脑中一片空白,不知从何处入手为好。多少天深夜,做完作业的我呆坐在书桌前静静地望着面前的台钟出神,看到秒针一圈一圈滴滴嗒嗒地抹去时光的脚印,极度地渴望自己能写出一篇惊天动地的大作,而思路与灵感却如同沙漠中被黄沙深埋的清泉,难觅踪迹。我曾试图从思绪的长河中撷取几片最靓丽的贝壳,却发现无数往事的光与影的碎片早已将回忆搅乱。有时偶有小小的思维火花迸溅,却被我苛求完美的追求否决而无影无踪。我的大脑似乎被作文全天候地占据了,无论白天、无论黑夜……
学校的功课也并不轻松。学业会考、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如凶神恶煞般对我的留学之路数面夹击。为了从忙碌的学校功课中挤出时间,我开始拼命地占自习与课间的时间加班加点。繁重的课业已如大石头压在我的时间与精力上,而我还必须挤开石缝,长出这株我留学梦想的小嫩苗来。每晚苦思、奋斗到深夜,看到灯光漂白的四壁,心中亦升腾出一种悲壮的成就感。我把自己想象成十年面壁的达摩,任世间花开花落,我心中信念不移。几个月的奋战,让我逐渐地感受到,留学的拼搏是一次心灵的较量,如同海明威笔下的古巴老人桑迪亚哥在海边酒馆那场与人持续了一天一夜的掰手腕,拼的早已不是臂膀的力气,而是心智的坚韧。
这是为梦想而付出的奋斗,这便是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
日历上的日子,如流水般逝去。
学校里原本结伴报名同去留学的几十个同学中,不断有人因难以继续坚持而退出,我惋惜地看着他们放弃的背影,咬咬牙,再次废寝忘食地投入到我的留学之路中。
印象中,只依稀地记得当时用颤抖的手在日记本上写下的话。当时的我,一脸的坚定,一脸的毅然决然
“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我笑着,暗暗地对自己说。
我的心仍在飞翔,我在坚持中为自己闯出一片天空。我辛苦,但我不痛苦。我参与,我奋斗,我快乐。
三、我的留学观
四月三日的深夜,我久久地伫立在窗前。仲春的天气乍暖还寒,迎面一阵凉风袭来,我心中不可抑制地升腾起一种感慨。一种荡气回肠的快感,如海浪般迎面奔涌而来。
驻足在自己厚厚的留学资料前,抚摸着砖头一样的红宝书、沉甸甸的菲斯克选校指南、花花绿绿的Essay范文集、一沓一沓的考试真题,OG、OC、巴朗、Princeton、Delta、Longman……哪一个不是凝结自己心血、汗水的珍品呢?也许别人看来它们很平凡,但对我而言,它们意味着那几年难以忘却的风霜雨雪、苦辣酸甜……
脑海中骤然闪现出不知在哪里见过的几行句子:
哭过,笑过,彷徨过;
输过,赢过,拼搏过。
扬扬嘴角,灿烂的执着;
挥手告别,曾经的惘惑……
如果说参加高考的我的那些同学,高中三年辛苦地在长长的田径跑道上跑了一场万米长跑。那么,我的留学道路正如同一场越野跑。跑道上的万米长跑固然艰辛,但方向明确,位次清晰,脚下的跑道更为平坦,耳畔还能听到观众的加油呐喊。而在留学这场越野跑中,我有时会迷失方向,需要自己用心中的指南针重新定位,确定前进的道路;有时会遇到悬崖峭壁、峰谷沟壑,需要自己用坚强的意志力搭起桥梁,跨过重重坎坷;有时会感到孤独寂寞,不知道周围有哪些人是和自己共同前进的战友;有时会感到疲惫无助,听不到观众的加油声,看不到终点那一抹炫目的红色绸带……然而,也正是这困难重重的越野跑,让我尝到了来之不易的喜悦,也看到了一路上无数美不胜收的如画风景。
为了申请美国名校付出这么多,值吗?有时,我也问自己。这个问题对我而言,回答永远是肯定的。至少,这是我的梦想,我为之拼搏过;至少,这是我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第一步。
记忆闪回到在香港走出SAT考场的那一刹那。站在香港的海风中,听到遥远的维多利亚港响起一声汽笛,远洋的客轮又要起航。我们,早已不再闭塞。走向世界,是必然的趋势。汽笛声声,激荡着我的心绪……
我数不清有多少力量与梦想激励着我们一代青年走向世界。这个信息化、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世界,容不得任何青年人闭关自守,停滞不前。地球日益缩小,而随之必须日益扩大的是我们的眼界与胸怀。在全球一体化的大潮中,在各种文明波涛汇集、冲荡、交融、澎湃的二十一世纪,在狭隘心理被全球化视角取代的今天,我毫不犹豫冲上风头浪尖,迈向世界,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中国人。
我知道,这不是结束,这是新的开始。
我的思绪回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那也是中国首批留学生走出国门、赴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时代。其中有被历史铭记的精英,也有被历史淘汰的庸碌之人。我想到了《藤野先生》中白天赏樱花晚上学跳舞的无所事事的清国留学生,我想到了《阿Q正传》中投机钻营荒唐可笑的假洋鬼子,我的心里泛出一阵警觉的寒意。这些不足为法的例子如当头棒喝,警醒着我时刻保持自己那一片纯真的理想和火热的激情。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另一群灿若繁星的形象,积极探索西方政治经济制度的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汲取西方文明精华的胡适、林语堂、鲁迅,努力学习欧美先进科学技术的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一个个不朽的名字,一座座历史的丰碑,如灯塔,如航标,激励着我在留学之路上奋然前行。
今后我的留学生活,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和信念,不言自明。
抬头凝望漆黑的夜空,寂静无语的苍穹上隐隐留下了星斗奔腾的痕迹。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了余光中咏哈雷彗星的诗句:
不甘长做黑狱的死犯
你总是突围而出,来投奔太阳
灿烂的巡礼,来膜拜火光
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
一路扬着朝圣的长旗
突然觉得这首诗仿佛就是自己这一段难忘时光的写照。诚然,冲破阻隔的岁月正如突围般毅然决然,激情燃烧的青春正如巡礼般流光溢彩,追逐梦想的脚步正如朝圣般苦心孤诣,奋斗铸就的年华正如轮回般周而复始。但有一点不同,轮回是有的,或许悲壮,却从不悲剧……
青春的梦想必然选择拼搏与奋斗,这正是心灵中激情火种的不竭能量之源。正如哈雷彗星一般,我奔跑在追逐梦想的朝圣般的道路上,并将永远这样地奔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