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主场馆,被称为“伦敦碗”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如今已经成为伦敦市内的又一地标性建筑。曾经全程参与“伦敦碗”设计施工的华人设计师陈海亮接受新华社专访时透露,“伦敦碗”设计先后经历了五次大的改动,并且最终在一些细节上依旧“不是很完美”。
出生于海南的陈海亮2006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学校,目前是一位英国皇家注册建筑师。在过去四年多时间里他全程参与了“伦敦碗 ”项目的从概念设计到工程完工的工作。在谈到7月27日晚上演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时,陈海亮说:“当时是非常兴奋的,因为这个项目我花了四年半的时间在做,从开始到结束这是非常非常慢长的过程。刚开始做的时候非常兴奋,有很多的想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很多的挣扎啊、挫败感啊。”
据陈海亮透露,他口中的“挫败感”更多的是来自项目预算上的限制。由于此次“伦敦碗”项目在预算上是捆绑的,承建商必须和设计师一起完成项目,奥组委不会继续追加预算,因此一些最初的设计预想都没能得到实现。
“刚开始的第一个方案其实我挺喜欢的,第一个方案是有一个能活动、能伸缩的屋面(顶棚),但是由于预算特别多,包括奥运之后的营运、维护、维修等等问题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后来这个方案还是没有被采纳,”陈海亮说。
陈海亮称由于受到预算的限制,他们甚至一度考虑将“伦敦碗”设计成没有顶棚的场馆,不过由于考虑到伦敦多雨的天气而最终放弃。“但是我们的屋面也不是百分之百覆盖的,覆盖率大概是在60%-70%之间,”陈海亮说。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体育场)外面包裹的帆布,这层在刚开始设计的时候一直有的,而且刚开始设计的时候是有目的的。因为我们在做风动实验的时候,包围的帆布能够降低体育场内的风速,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这不光只是装饰的一种效果。但是由于预算原因,去年差一点这个就被取消了,当时感觉好像是光秃秃的没穿好衣服一样。但是很幸运,最后这个保留下来了,”陈海亮说。
“伦敦碗”的设计先后共经历过五次大的改动,期间还有无数小的调整,但陈海亮表示即使这样,最终完工的“伦敦碗”依旧给他留下了些遗憾。
“(遗憾)肯定还会有,包括你看到最后外面帆布包的效果,有些地方我也不知道是由于最后时间(有限)还是其他方面原因,其实还不是很完美,最后我们设计的意图也并没有完完整整地体现,特别是一些小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