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高三毕业生,同样身穿校服来到了高考考场,但他们并不进场考试,只是来为同窗呐喊加油。在执信中学考场门口,这支特殊的啦啦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队员们告诉记者,他们手中都拿到了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无需参加国内高考。
事实上,在广州市华师附中、广州市7中等考场外,“弃考生”打气团都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高考人数膨胀及留学渠道拓宽的合力拉动下,近两年全国各地留在国内升学的高三学生锐减。今年广州市招办发布的考情通报中显示,今年广州有超过2000名考生“弃考”。
学生??
国外高考更难更紧张
某校高三(9)班的小谢与十几个不参加高考的学生一样,如今手握美国某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对于社会上普遍存在“国外考试比国内高考轻松”的看法,小张反复强调,参加国外的高考同样激烈。海量的考题和高额的考试费其实会更让人紧张。
广雅中学高三毕业生张维天,如今已被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录取。他告诉记者,由于SAT(美国高考)在中国大陆没有考点,学生们都要到香港考试。为了考取一个好分数,半年内考了四次,每次亚洲展览馆考场的人流“都像春运”。
高考考场外不少家长向记者表示,为了防止高考失手,全家都作了高考和出国“两手准备”。
学校??
从“纠结”到“力挺”
以往,放弃国内高考争取出国的学生大多为“尖子生”。对于看重升学率的中学而言,为何时至今日,学校又力挺学生“走出去”呢?
广雅中学教导处主任何智透露,市教育局今年对毕业班评价标准作了修改,首度提出“按规定修满高中阶段学分并在高二下学期后(含高二下学期)出国留学,被境外知名的300所高校之一录取,每生加1.2分”。1.2分分量有多大?以往培养3个高考650分以上的尖子生加0.5分。如此一算,一名学生到国外名校留学,为母校争取的加分足以顶上约7个尖子。
有业内人士评价,此方案的实施有望改变“唯分论”的评价标准和教育理念,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和实践等综合能力。
探讨??
“弃考”生应分两类看待
随着高考“弃考”军团的越发庞大,社会上对此的讨论也越发激烈。不少人认为,走高考这座“独木桥”不仅高风险,而且不适合多元化人才的发展,“弃考”出国则可在最大程度上两全其美。不过也有人反驳,出国读顶尖学校毕竟是少数,很多“弃考”生留洋归来的职位和收入与所付出的精力财力并不成正比。
高中处校长梁锦文分析,“弃考”生应分两类看待,一类是高二或更早前提前准备,并已获得录取的尖子生,此类多数都是考生出于对自身的理性规划;另一类则是高考没考上好学校后“宁可出国,不再复读”,于是花一年的时间准备和申请,或是选择去海外读一年预科而“弃高考”。
对于有第二种选择意向的考生,梁锦文提醒,“选择‘弃考’出国,一定要考虑到海外留学四年的收效是否一定大于在国内高校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