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恐怖袭击发生后,专家原本预计美国人会远离城市,高楼大厦将成为历史。结果恰恰相反,有更多的美国人选择搬到城市居住。在高楼大厦中生活和工作的需求飙升,开发商又开始争建世界上最高的大楼。
然而,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我们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城市不受“城市规划军事化”的影响?为了加强业主和官方当局对特定街区或建筑的控制,人们采取了戒备森严的安保措施。我们全都希望我们的城市是安全的。但我们不希望城市的美景、活力和市井气息在这一过程中被摧毁。
在了解这一问题为数不多的几名安全专家中,纽约市警察局前副局长迈克尔·希恩或许是最知名的一位。在他的著作《一举击破:如何在不使我们自己变得恐怖起来的前提下击败恐怖主义》中,他写到:“在纽约警察局任职期间,我把相当多的时间用在了驳回关于在曼哈顿建立各种安保设施的请求上。”
希恩于2006年离开了纽约警察局,在此后的几年里,曼哈顿变得到处都是水泥路障。
联合国大会上月开幕时,曼哈顿东区的许多重要建筑和地标性建筑都被印有“纽约警察局”的巨大水泥路障所包围。纽约本应是一个时尚自信的城市;可现如今,纽约看上去就像个堡垒,而设置路障导致的交通大拥堵令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曾经以完善的规划和好客的民风而著称的华盛顿特区目前也变成了一座戒备森严的堡垒城市。自1995年俄克拉何马市爆炸案发生后,华盛顿便开始采取令城市变得丑陋的安保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没有带来安全感,反而令人感到更加担忧。《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弗雷德·希亚特在专栏文章中将这些措施称为“首都的碍眼物”。用锁链连接的围墙、充满敌意的安保岗亭、护柱和水泥路障令标志性街区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当某国元首或重要人物在某处逗留时,附近主要干道便会采取封闭措施,即便对行人也不开放。
芝加哥市市长理查德·戴利成功拒绝了一些最具破坏性的安保建议,但他无法阻止联邦政府毁掉名家设计的联邦大楼门前的那块景色秀丽的公共区域,联邦政府先是设立了水泥路障,后来又设置了巨大的花岗岩护柱。联邦政府花费数百万美元,只是让公共空间变得更丑陋,而花费的都是纳税人的钱。
好消息是,普通民众、专业设计师、规划师和建筑师联合发出的反对声音正在迫使联邦政府作出改变。国家首都规划委员会的报告提出了一些使建筑变得既吸引人又安全的战略。这份报告列举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华盛顿的罗纳德·里根大厦和国际贸易中心,尽管设立了严格的安保措施,但这座建筑在一个美丽的露台上开办了一个热闹的美食广场,并且提供免费的无线网络,从而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本地居民。
出人意料的是,这些新建的大型建筑或许是最为安全的,因为它们在设计和建造过程都尽可能地使用了最高规格的防护标准。
编辑推荐:
必备:出国留学能力评测
各国最容易就业的留学专业
经典案例:留学成功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