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东方前途出国美本部总监 冯云】
申请美国名校的过程,就像马拉松赛跑。很多人向着同一个目标跑,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时间去了解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潜力。有人可能会中途放弃,有人一直坚持到最后。在中途由于了解自己能力而放弃的人,也有可能寻找到另一个方向,并获得成功。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走到他最初预定的目标终点,并享受那种别人无法享受到的成功的喜悦。我的学生小燕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马拉松式”申请经历的孩子。
小燕的父母是非常有心的人,他们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出国的事情,他们也做了很多功课。除了早早地向我们咨询,他们还查找了一些美国院校,了解申请大学的基本要求,安排孩子参与社团活动或一些技能考试。他们所做的这些都为小燕以后获得美国顶尖院校的录取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接受了小燕父母的委托之后,我们便启动了申请工作。首先要做的是,确定选择哪些学校申请,以什么方式申请。小燕的父母把他们考虑的院校名单给我看,并且表示希望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早决定,因为他们特别在乎地理位置和学校的知名度,而且小燕托福成绩基本达到冲刺顶尖学校的要求了。但在我们讨论选校的时候,她的赛达(SAT)成绩只有1500多分,一般来说,有经验的顾问可能都不会同意这样操作申请的。但我因为不知而无畏,居然就对她能在10月份的赛达考试中争取到2000分有信心,于是,我们就决定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早决定(EARLY DECISION)。学校确定了之后,需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写作文书。由于小燕在国外读过一年高中,又翻译了不少小短文,按理说写这些命题作文应该不是难事。但当我鼓励她直接用英文写作的时候,却发现她虽然性格开朗,却是口头自信,笔下谦虚的女孩。她纠结了好久,也只给我回复了寥寥数语,她无法做到在指定的题目中巧妙地陈述自己的优点和想法。因为她要备考赛达(SAT),我又不便催她,可是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了,于是我把她发过来的所有材料仔细研读,寻找她身上的亮点,等她考完试,马上找她沟通,经过反复引导,她终于找到了写作的感觉。
文书写好了,表格填好了,要开始打包了。小燕的父母把她所有发表过她的文章的书刊都拿来,希望一起打包寄走。我建议他们不要寄,因为根据我所了解的美国大学的招生审阅流程,招生人员是没有时间一篇篇查阅这些书刊的。但小燕的父亲坚持认为这对她的申请有利,她母亲非常认真地和她一起把包裹整理好,我拗不过他们只好同意他们寄出了。
材料寄出后,就是等待。早决定(ED)的申请从11月1日提交,到12月15日获得录取结果,需要等待的时间并不太长,但在这期间需要保证所有材料能送到招生办公室。小燕的赛达(SAT)成绩却迟迟不出,不禁有些着急了。我自己刚好有过托福考试成绩从540考到640的时候,成绩迟迟不下来的情况,所以,判断她的SAT成绩,可能真的如我们预期的一样,达到2000分,因为上涨幅度过高,所以,考试委员会需要更多时间仔细评审。这给小燕带来了一些信心和希望。为了避免因为成绩送不到导致申请失败,我们分别给赛达考试机构(COLLEGE BOARD)和哥伦比亚大学写信沟通。在等待期间,我们继续其他学校的申请准备。
因为上一年度我有申请文理学院成功的经历,所以,我建议他们考虑文理学院。几年前,大家对美国文理学院知之甚少,但小燕和她的父母的确都是非常聪明,非常有见识的人,他们不像别的中国学生和家长那样排斥,而是立即去做功课,很快我们就沟通好了4所文理学院,加上之前沟通的6所综合大学,总共10所院校,并且决定如果ED失败,马上申请。
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结果终于下来了,在我的意料之中,给了WAITING LIST的通知,难得的是小燕心态非常好。我分析,原因有几种可能:1. 成绩到达学校稍晚;2. 材料寄送过多(书刊不该寄);3. 在校成绩方面与其他学生比,可能低一点。4. 义工活动方面有所欠缺。
虽然我分析的原因不一定正确,但我们最起码要在后面的申请避免这几个问题。所以,后面的申请我们越做越顺, 最后,获得了威尔斯利学院(又称卫斯理学院)、瓦萨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和福特汉姆大学等的录取。
经过这次美国大学申请的历练,小燕也不断审视自己,慢慢地了解到底什么院校可能更适合她并在其中做出了选择。小燕到了美国大学之后,适应得很好,如今她已经大三了,马上又到了下一个人生选择的关键点,根据我对她的了解,她下一步的目标是斯坦福大学或者是跨国公司的工作。在这里,我衷心祝愿她顺心如意!
最后,提醒大家:申请美国名校的过程,就像马拉松赛跑。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的发现并了解自己的能力,挖掘出自己的潜力。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真正拥有胜利果实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