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一路顶着“学霸光环”,以状元身份考入北大,赴美国布
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先后就职华尔街、硅谷,再归国创业,用事实证明,优秀的教育背景能造就出优秀的人。
而滴滴创始人程维在高考发挥失常,跟重点大学擦肩而过,但也最终凭借努力,“低开高走”,与“高考状元”齐名,创建互联网行业巨头企业。
高考不是定局。在经历了高考过后,我们还会在今后人生中面对更多的挑战和考验,去彰显着各自的精彩。
一流院校的也有混日子的学生,普通院校也有在不断努力的人。拉开差距的,是有的人二十岁就选择安于现状,而有的人在持续的探索中让自己更优秀。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过去十年中面试了2000多人,他发现,发展好的人,一直保持着自我成长,基本没有到天花板。而张一鸣身边共事过的很多优秀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他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出的几点建议:一、保持好奇心,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能来充实自己;二、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三、不甘于平庸。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也曾发表演讲,“不是你把学校的每一科考100分就叫成功,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学习。” 教育学家艾伦·塔夫提出,70%的学习都依赖于我们自发地去完成。
因此,无论我们参加高考成功考入理想大学,或是选择出国留学,都不是为了被灌输知识,而是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也是我们面对如今变幻莫测的时代考验下,必备的生存能力。
如果说以高分考进名牌院校就万事大吉,那真的就大错特错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布鲁尼就曾发表过观点,“去哪里上大学,并不意味着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也曾采访过很多知名雇主和风险投资人,相比院校背景,求职者的个人能力、个人经验与工作的匹配度,往往更受企业雇主所关注。
据统计,雇主除专业技能外,也要考查应聘者的表达能力、应变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等“就业能力”。
这也就需要我们在进入大学后,除了专注于专业技能外,也要有意识地多参加课外活动、实习、社团等,锻炼综合软性技能。不少海外学子谈到自己的留学经历时认为,留学让他们接触到了更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更丰富的人脉、更国际化的教育体验,融入新文化的过程,是挑战,也是提升个人能力的机遇。
我们总说眼界决定高度。拓宽视野,有助于我们突破思维局限,创造更多可能。这个新的时代也赋予了青年人更多责任与使命,更多国际化青年有机会站上世界舞台,发表自己的声音,与世界保持积极的沟通交流。
全球化智库发表的《2019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中提到,我们要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青年,“最终需要的,是年轻人对民族文化有充分认识,对多元文化保持开放和尊重,能够深刻理解世界历史文化和全球议题。”
参与过联合国青年大会的学生代表回忆起自己的经历提到,“当我们的想法和成果能够被世界各地的人所认可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以前从来没有体会到的,同时也感受到与不同的人交流,思想碰撞带来的巨大能量”。
走出高考考场,孩子们在未来还将面临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提升就业能力、拓展国际视野等“人生考试”。高考不是通往成功的唯 一选择,到海外留学,接受国际化教育,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也将是帮助我们挑战人生价值的路径。
报名参与新东方国际教育展
连线优秀学子
对话优质院校
听大咖解读国际教育
人生考试不止高考
能改变你的还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