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之写作无非是构思,成文,完善三步。但是每一步都有不少值得说道的方面。
从构思方面来讲,需要将自己的过往经历以及自己作为一个青年学者的身份进行素材上的挖掘与思索。越多的素材与越充裕的时间自然会带来先期准备。但是先期准备也是需要一个目标和准头的,这就涉及到对题目意图的准确判断以及对题目中关键词的深入剖析。可以说,对题目理解的越是深刻,申请者越是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并行文。
行文成文方面,堆砌自己的素材是最徒劳无功的行为。文书讲的是以小见大,从单一经历入手引出深刻的思索与叙事。而开展论述时,结构上要合理,叙事议论要有逻辑,一切提及的内容必须有头有尾形成闭环。全文之中虽然“我”是绝对的中心,但重点在于使用文字建立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自己并呈现给招生官,而非无重点的为了讲故事讲体验而挥霍字数。
那么这样的一个“我”要在文章中做到、呈现什么呢?现援引美国七姐妹女校中Smith College的招生部门副主席Audrey Smith女士的一段话:
“Those (essays) that I remember best… are those that show the ability to make meaning from everyday situations, demonstrate a sense of humor, reflect a commitment to the community and, most of all, demonstrate the joy the student finds in learning.”
这段话意味深长,但可以看出的其中一点是:文书重在体现由作者深刻思考带来的意味深长。加拿大文书通常篇幅不长,这更需要学生挑选最有力的素材做最为精悍、引人入胜的阐述。
于成文后,也需要对文稿进行不断的修改提高。如时间充裕,甚至可以暂放文书几日,等到再次拿起文书之时往往会产生更多的修改提高的新的想法。此外,有经验的文书导师将会是这整个过程中最值得你依仗的人,为你提供专业的反馈修改意见以及语法句法上的校对指导。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