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海博认为自己毕业后回国应该会有不错的薪资待遇和工作机会,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海博直接毕业回国就业,可能与土博之间的优势正在大幅缩小,极大可能难以满足心理预期。最近和身边在海外读博的朋友们交流,发现不少人都在持观望态度,今天我们就来剖析有四个直戳灵魂的问题,看看到底是博士就业竞争激烈,还是真的脱不下的长衫?澳洲留学咨询
本期内容非常适合未来意向申请博士的学生、博士生、准博士,欢迎大家点赞收藏,提早规划和行动,从成为到成就!
第一, 海博是不是无法洗白第一学历的“案底”?
A学长本科就读于某知名双非一本,本科毕业后选择到QS前50的学校就读硕士。硕士毕业后继续回国找工作无果,于是联系硕导跟随其读博。今年A学长毕业,回国找教职投了一圈却发现简历压根无人问津。转战企业却发现合适的方向屈指可数,大多数企业可能也无法满足预期。用A学长的话说,双非本的“案底”+国内学术圈无人脉+32岁以上,这三条让自己几乎和合适的岗位无缘。
第二, 海博论文拼不过土博?
B学姐本科毕业于211高校,硕士毕业于Top985,然后入读QS前30高校的博士。B学姐的科研成果非常突出,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累计发表SCI 10篇左右,基本都是中科院分区下的1区2区。然而即便如此,面临学科内日益增长的子刊正刊,B学姐的条件也只能是选择普通211入职,好一点的985压根不敢考虑。B学姐坦言,现在海外博士如果不自我push,那极有可能成果压根拼不过国内博士,而且国内很多课题组在科研水平上压根不逊色于海外的组,博士产出子刊已经越来越常见。所以如果想通过读完海外博士回来直接走人才引进可能难度很大。于是B学姐选择在海外入职博后,积攒几年实力再回国。澳洲留学咨询
第三,35+真的是职场圈的魔咒吗?
C学长本硕均毕业于国内的双一 流,因为本科期间曾入伍参军,回来后又重新申请的硕士。硕士毕业后由于担心自己年龄较大,而此时海外博士的限制相对较少,所以选择了QS前10的高校全奖入读。在博士期间C学长非常勤奋,每天第一个到工位,最后一个走,所以成果非常可观。然而C学长在回国找工作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超龄,不少高校的人才引进或编制岗位都要求32-35岁,就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基的申请年龄男性也是35岁,所以C学长均已超龄,在国内甚至连东部地区的一本都难以入职。在看似无奈之下C学长选择海归归海,到国外入职博后,希望以后通过人才引进的形式引进回国。因为目前各单位仍然将海外博后算为工作经历,所以年龄上会相对放宽到40岁,并且薪资待遇和各种福利也会相应提升。澳洲留学咨询
第四,回国晋升职称拼不过本校本硕博?
D学姐本硕均就读于美国的高校,博士申请到了香港大学并配有港政府奖学金。本以为以自己的海外境外经历加科研成果回国晋升职称会非常容易,然而入职后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D学姐在讲师评副教授这一环节卡了三、四年才成功上岸,然而同一批入职的一些本校博士生早已经通过各种方式顺利上岸。D学姐认为,如果真地打算海外博士毕业后回国,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有相关的人脉,或如何在海博期间积累人脉。澳洲留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