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絪,女,知名学者,北京大学英语教授,在1930年代曾经到英国留学。文革开始后遭到“批判”和“斗争”,1966年8月24日被红卫兵抄家及侮辱,8月25日在北大教工宿舍燕东园家中服毒自杀。享年60岁。
1905年生于浙江山阴,幼年在长沙、上海生活。1927年与后来的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昭抡结婚。1931年毕业于沪江大学。1934年留学英国牛津大学,1936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7年,在巴黎大学进修。抗战爆发后回国,任教于重庆大学。1946年赴哈佛大学进修。1948年回国,先后在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和香港任教。1950年,任教于燕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改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曾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俞大絪与曾昭抡是民国知名学者,20世纪40年代末两人滞留香港,蒋介石欲劝说他们去台湾,被他们拒绝。俞大絪对英国语言文学有很高的素养和深入的研究。在1931年曾研究过约翰·曼斯菲尔的作品,1943年又研究英国当代诗歌倾向。
俞大絪与丈夫曾昭抡
从事英国语言文学教学近30年,曾开设过英语选读、英国小说等课程,主要从事高年级英语教学。晚年集中精力编写教材,培养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开课,进行个别辅导,耐心指导、严格要求,认真批改作业,使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她运用多年英语教学经验和英国语言文学素养,潜心编写全国统编教材《英语》第五、六册,受到各方重视和好评。
俞大絪是中国最好最流行的一套英语教材《英语》的作者之一。那部教科书常常被人们称为“许国璋英语”。那套教科书的一二年级部分是许国璋先生写的,三年级部分是她和吴柱存写的。吴柱存教授曾是她的学生,后来成为她在北大的同事。
“文革”期间,俞大絪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于1966年8月25日含冤辞世。
参与多维度免费留学评估
【免费在线服务】
如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 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
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