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
前几天有一个6年级的妈妈很焦虑地找到我,问我:“孩子在读国际学校,现在恰逢小升初,到底要不要转回公立校体系?”
我问她,当初为什么会想去国际学校,现在又为什么会想从国际学校转回来?
妈妈说,原本是不想让孩子走她的老路在应试体系里挣扎,但是看到身边的公立校的家长们都在忙着带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参加各种考试和比赛,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团团转,她一面觉得这不是她希望孩子经历的人生,一面又不由自主地焦虑了起来。
孩子在国际学校成绩名列前茅,过得快乐且自信,但是她总觉得,这一切都是虚的,就像泡沫一样一戳就破。
这种“既不想进应试赛道,又怕跟不上主流节奏”的心态,其实也代表了很多精英家庭面临抉择时的矛盾心理。这背后其实反映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的碰撞,也反映出了家庭间不同的价值观,没有对错,只有适合。因此,我无法替任何家庭做出选择,只能摆事实讲道理,告诉大家这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究竟通往何方,但路在脚下,也只有走的人自己知道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
国际学校是一个更为多元、更为包容的社会。在这里,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水平“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会被放在和学术能力一样,甚至更甚的位置上。孩子们在艺术的领域自由探索,在团队合作时相互帮助侃侃而谈。国际学校的孩子往往都是自信而骄傲的,他们懂得与他人相处的智慧,也明白如何探索自己的内心;他们想法频出,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他们没有被要求一定要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做自己自然总是快乐的,但这当然不是没有代价的。
总会有一些国际学校妈妈想把孩子转回公立校体系,问及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MYP体系下,孩子到底学得好不好没有衡量标准”
“师资完全靠碰,遇到好的老师也不知道下学期还教不教”
“课堂重方法论,少理科基础的铺垫,孩子虽然学会了做实验做项目,但理科知识必须靠课外补”
“送孩子去国际学校,确实也是不想让他在这个年纪就失去自由被管的死死的,但是国际学校的管理也的确是有点宽松了”
……
其实她们所说的这些原因,正是在选择国际学校的那一刻,就应该明白不能强求的。公立校的优势就在于其“稳妥”:严格的管理、稳定的师资、对基础学科的重视,单一标尺的应试体系是公立校被家长们诟病的一点,但也正是因为有了标准,才能够量化;能够量化,才能最为高效地管理、培养。
所以这些妈妈真的是在体会了国际教育之后感受到孩子更适合公立校体系吗?并不是,她们依然十分犹豫:
“在国际学校里培养出的个性,进了公立校会不会被条条框框给框起来?”
“孩子在国际学校里算优秀的,但进了公立校肯定比那些小学霸差远了,到时候孩子能不能跟的上都不好说,自信心肯定会被打击到……”
如果家长直到进了国际学校还在纠结这些问题,那就是还没有完全想清楚,要给孩子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舍有得,有得有失。关键是要明白,孩子最终能否摆脱所谓的“标准”的审判。
有的家长期望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就好,有的家长支持孩子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探索,有的家长自己有各路资源让孩子未来不愁,但凡不认可单一的衡量标准,并且有能力、有心力能坚定地让孩子个性化发展,国际学校自然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未来还期望孩子能进“世界名校”,如果还需要以孩子的“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如果还抱有“结果导向”的思维,即使是走国际学校也必定不会轻松,甚至需要家庭投入更多。只要想掐尖,不管走国内教育还是国际教育,都注定不是一条轻松的道路。托福、SAT、文理科、活动竞赛,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下,孩子们真的能逃脱一切衡量标准吗?
国际学校开放申请了,具体可在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
走公立校还是国际学校,是每个想把孩子的送出国的家庭在小升初阶段无法逃避的艰难抉择,但一旦做出决定,最好能够贯彻到底。我见过不少中途公转私、私转公的例子,中途进行体系转换对于孩子而言更为痛苦。而一旦确定了孩子未来想去世界名校,不管是选择公立校还是国际学校,家庭要付出的都绝对不少。
出国留学一年要花多少钱?点击下方图片
【免费在线服务】
如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 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
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