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聊到美国本科申请,尤其是像藤校的申请,总是不断的鞭策自己刷托福和SAT,把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刷高分,但是往往很多这样的学霸也不一定都能收获到梦校录取。那么成功的申请除了优异的标化成绩,究竟需要给招生官展示什么内容呢?
在我们讨论规划之前,我们应该先去了解大学是如何审阅每一个申请者。
大部分对申请比较了解的学生一般都会清楚一个最普通的拆分方法,即标化-活动-文shu-推荐信。但是绝大多数top20学校其实会对这个审核流程把控地更为严谨,采用Holistic admissionreview(全面审核)。从初步筛选,到全面的审阅,到“上桌”讨论case by case,再到最终的决定。那招生官到底看的是什么?我们这里分为学术板块和非学术板块。
首先,学术板块分为课程,GPA,标化成绩。课程并不代表GPA,而是你的课程难度和体系(IB体系,AP体,A-LEVEL体系)。此外,美国大学对普通高中的体系也很透彻,对于参加高考,甚至学校排名很优秀或者高考成绩很出色的的普通高中,美国学校对他们的认可度也是很高的。其次是GPA和标化考试,即TOEFL,SAT等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三门学术审核项一定是审核的第一道门槛。
那么非学术项目有哪些?
第一点是课外活动,你投入了多少,有多大的影响力等等。第二点是老师的推荐信,如果在一封推荐信里我只看到这个学生学习认真,积极回答问题,这并不能算是一封好的推荐信。一封完美的推荐信是与我们的申请材料相辅相成的,比如说你有十个亮点,通过你的个人陈述可以表现3-4个亮点,其余的则可以通过推荐信来体现你的个人优势。最后一个部分是学生的文书,申请top20的文书需要通过美国的思维方式体现自己的潜力之外,还需要让学校看出来我能为学校带去什么。在线咨询
接下来我们了解了大致的录取审核模式之后,我们需要去尊重规则,梳理规划季需要完成什么内容。首先,学术一定是第一重要的,那在标化都基本达标的情况下,招生官看中的就是你的活动经历。在common application申请系统中会有方方面面的考察因素,比如领导力,创造力,社会责任感等等,以及你在这项活动中的投入产出比。
那么活动规划的意义在哪里?
首先是领导力的培养,我们需要通过活动描述展示给招生官我们有这个能力,并且能够积极的影响他人;第二是个人素质的提升,在你做活动的期间,你会遇到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那对自己整体的成长,发展以及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创造性的能力都是很大的提高;最后是投入度与责任感,你如何去完美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并力所能及地为社区做贡献。当我们能够把以上个人素质具象化的表现出来,这就是活动规划的意义。
除此以外,在重视打造活动列表的同时,学生也应该注意活动的延续性,比如你是否是为了应付学校学分做了两个月的义工,还是从九年级到十二年级一直坚持在公益活动上的时间投入。以及你对校园和社区的贡献度,有没有尝试影响身边的人或者尝试推动一个更好的社区。
因此,不要只是在刷分这件事儿较劲,合理安排申请季的时间,在保证在校成绩的前提下多多充实自己的活动列表,快让你的申请表脱颖而出吧!
参与多维度免费留学评估
【免费在线服务】
如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 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
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