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很多招生官不愿意招收中国学生。在文化和教育体制差异的隔阂下,美国的招生官很难了解每一个中国孩子的情况。招生官想找的不是那种埋头苦读,别的什么都不干的学生,而它们对于很多中国孩子的看法洽洽就是这样。
C.对国际学生来说,奖学金也有很多的限制。大部分学校不会给予国际生任何助学金。除非学生特别出色,不然收到奖学金的机会也不大。
中国孩子怎么找到自己的兴趣
中国的孩子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找不到自己课内及课外的兴趣。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自己或者孩子找到学科所爱呢?
A.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家长可以让孩子频繁的的做250字到500字的写作练习。写作的命题可以从一个包罗万象的题库里面选题。这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他们一直批判性的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拥有独立思维的孩子更能够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擅长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B.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i. 阅读练习——特别是对于某个话题的自主阅读训练。意识到自己收集信息的方式,和看待世界的视角。
ii. 性格测试——考察孩子是一个严格遵守计划的人还是拖延症者;是梦想家还是实干家;擅长沟通还是擅长列出待办事项清单。
iii. 反思自己——问自己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挖掘自己的兴趣。
例如“我觉得哪些东西很有趣,为什么喜欢研究这些话题?还能从哪些方面研究这个话题?我为什么不喜欢这个活动?是方法不对?还是我不擅长这个活动需要的技能?”就像是家长引导孩子一样。
C.在课外的兴趣培养中,要强调持续性
美国高校的招生办公室在审阅申请者课外活动清单的时候,看中不是课外活动的数量,而是质量。这里的质量不是指大量的国际竞赛或在众多学生会中担任主席,而是学生在自己非常具体的兴趣领域里持续的参与和努力,并做出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