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英国HESA最新留学数据解读:2025年选校必看指南
2025.05.12
浏览
来源:
济南新东方前途出国
摘要:近日,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联合英国内政部、QS等机构发布2023/24学年留学数据,结合签证政策与就业市场动态,为留学生提供选校关键参考。
一、全球留学趋势:人数微调,结构优化
- 总量变化:
- 2023/24学年,英国高校共录取国际学生732,285人,较上一年下降3.5%,终结十年增长趋势。
- 非欧盟留学生减少1%,但中国学生仍以149,885人(含港澳台)稳居第一大生源国,占非欧盟学生总量的23%。
- 签证影响:
- 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学习签证主申请人41.7万份,同比下降11%,家属签证暴跌86%。
- 政策调整:除研究型硕士或获奖学金学生外,其余留学生不可携带家属赴英,主要影响尼日利亚、印度等国学生,中国学生受影响有限。
二、选校策略:从数据看趋势
- 地域集中,名校主导:
- 核心城市:伦敦、曼彻斯特、爱丁堡、格拉斯哥等城市高校持续吸引国际生,伦敦大学学院(UCL)以26,885名国际生领跑全英。
- 新兴选择:应用导向型大学(如赫特福德大学)因课程设置与就业资源受关注,中国学生选校不再唯排名论。
- 学科偏好:商科、STEM持续火热:
- 热门专业:
- 商科:牛津、剑桥、LSE、帝国理工、曼大、华威等校在会计金融、商业管理领域领先。
- STEM:牛津(数学/计算机)、剑桥(工程/物理)、帝国理工(计算机/电子电气)。
- 传媒与艺术:LSE、剑桥、KCL、伦敦艺术大学、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受青睐。
- 中国学生选择:58.89%攻读硕士学位,商科(35%)、STEM(30%)、社科(20%)为三大方向。
三、就业与签证:政策红利与现实挑战
- 毕业生签证延长:
- PSW签证从2年延至3年,本科/硕士/博士均可留英工作,提升职场竞争力。
- 就业市场:
- 岗位增速放缓:2024年英国顶 级雇主提供毕业生岗位仅增1.5%,远低于疫 情前水平。
- 高薪行业:
- 帝国理工工科毕业生起薪中位数达£48,000(约合44万人民币)。
- LSE国际关系专业毕业生12%进入联合国系统,牛津数学系毕业生85%获顶 级投行录用。
- 院校就业力:剑桥(全球第5)、牛津(第7)、帝国理工(第10)跻身全球前十,UCL因AI合作项目就业率提升18%。
- 政策收紧与应对:
- 签证审核趋严:需提供更详尽的资金证明,虚假材料将直接拒签。
- “三明治”课程:部分院校(如伦敦艺术大学)提供1年行业实习,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政策与成本:留学预算规划
- 费用上涨:
- 学费:牛津本科课程学费涨£10,640(约9.7万人民币),剑桥、帝国理工等校涨幅3%-5%。
- 生活费:伦敦地区每月需£1,483(涨£149),非伦敦地区£1,136(涨£113)。
- 医疗附加费:从£470/年涨至£776/年。
- 录取门槛变化:
- 放宽与收紧并存:利兹大学商学院GPA要求从80%降至75%,但医学、法律等专业增设面试环节。
五、选校建议:五维模型
- 学术实力:参考QS学科排名,结合导师资源与科研机会。
- 就业支持:选择校企合作紧密、提供实习的院校(如UCL与DeepMind合作)。
- 政策适应:评估家属陪读需求,优先选政策影响小的院校。
- 预算匹配:结合学费涨幅与生活成本,规划留学开支。
- 长期价值:关注专业与行业趋势,避免“过度教育”。
结语:英国留学进入“提质减量”新阶段,中国学生需从“排名导向”转向“价值导向”。建议结合HESA数据、签证政策与个人职业规划,选择既能提升学术能力,又能衔接职场需求的院校与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