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秋风落。转眼间学子们已经开学一周了。对新高一的萌新们一切都是新鲜、充满挑战的。高二学子们也站在了人生交叉口,进入了抉择之际。压力最大的无疑还是高三升学党,国内升学
or留学?怎么选不出错?
归根结底还是希望上个好大学,新高考变革下,对高中学子们的基础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这“两端”考查的力度更重,
因此学子们一定要注重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转变。
理论有了,具体如何规划?在新学期新规划开启之际,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本科规划团队针对家长们最常问到的难题,为广大升学家庭做了升学规划分享。
高中选科选的好,志愿填报不迷惘!
专业探索与生涯规划,对于整个高中阶段的学生,
尤其是高一刚入学的同学
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很多家长和学生在今天仍然认为确认专业方向,是在高考后志愿填报的才需要做的事情,何必这么早去想呢?如果你也有这个想法,可能已经和同龄孩子落下一截差距了!
新高考背景下,
高一学生将在学年结束时面临选科的抉择,高中的选科又与志愿填报时可选的大学专业和未来的职业息息相关。
如何选择对未来发展最有意义的科目,是摆在每一个高一同学面前的一道重要的选择题。
因此,我们强调专业方向的规划需要进行前置,在高一开学时就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探索和确认。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了解相关专业的选科限制、开设课程、研究方向和就业前景等信息,或是参与一些线下的专业探索活动了解现在有哪些朝阳专业,提前为新高考选科做好准备。
拒绝一考定终身,多元方式上好大学!
高中的升学路径可不止裸分
参加志愿填报这一种。新高考背景下,除了裸分统招外,还有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中外合办、少年班、三大专项
等20多种升学途径。同一高校不同升学路径之间的分差能达几十分之多。
升学方式虽多,然而都需要学生和家长提前进行规划与准备。
以近年爆火的中外合作办学申请为例,学生若是想参加24年6月的高考,并入读上海纽约大学或是昆山杜克大学这种国内顶 尖的中外合办院校,
需要至少提前1-2年开展申请准备,并在23年的10-12月递交申请材料。
上海纽约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采取综合评价招生的方式进行学生选拔,即不仅将学生的高考分数作为评估标准,也将学生在申请材料和面试过程中表现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作为重要考核因素。
但家长们都知道,英语水平、综合素质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炼成的。就我所知,许多申请上纽、昆杜的牛娃都是从高一开始准备。设置每周的英语学习目标,在寒暑期安排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作为申请素材,确保自己可以在申请文书中讲好个人故事,展现全面多元的人设,在面试环节中展现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软实力水平
我们不如试着自查一下,
自己了解几种升学政策,哪些升学方案更适合自家的娃?
建议大家一定要在高一-高二阶段想明白这件事,
在新学期中做出相应的规划和准备。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不适用。
现在已经不再是“唯分数论”的高考时代了
,为了增加更多指标来选拔人才,提高人才的多样性,“两依据、一参考”成为新高考地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常规的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之外,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也将成为升学的关键因素。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多元升学的过程中展现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个人亮点,助力其入读梦校呢?
中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分为五大板块,分别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
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培养多元文体爱好的同时,在课余时间多多参加高 含金量的公益活动、学术科研项目、社会调研实践等项目。例如:参加野生动物的野外科考保护,接触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的基础科研项目,发起改善校园引用水质的调研实践等。
9月是新学期的开始,家长、学生们也应尽早对接下来一学期的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安排高 含金量的课外活动项目,为你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加分”。
新高考
的改革也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生涯规划意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往往缺乏生涯规划意识,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没有明确认知。
可也偏偏就是在这个时刻,我们做出的抉择,往往对未来深造、就业会产生重大影响。